检验医学与临床2O15年5月第12卷第1O期Lab Med Clin,May 2015,Vo1.12,No.010 ・l475・ (1)传统护理模式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增加了交叉感染率; (2)患者在放疗后免疫力较低,加上心情抑郁增加了感染的发 [6] 江志兰,刘子厚,刘雪梅.老年肿瘤患者放疗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206—208. 生;(3)激素和抗菌药物等滥用。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 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同时 能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7] 徐菱霜.情绪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探讨 [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371-372. [8] 刘炳兰.肺癌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的循证护理LJ].医药 前沿,2O14(20):292-294. [9] 李小春,余芳,李云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 (32):3929—3931. [1]金璋,王海英,沈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 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 (20):2704—2706. [10]王云绮,沙莎,江长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心理 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13—15. [11]王月红.观察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焦虑、抑郁 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9):68—68. [2]柏兴华,臧爽,苏兰若.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 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 2O12,9(27):141-143. [12]王晖,卢菁.人性化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4(2):225—226. r-13 ̄丁敏.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J].医学信息,2014(22):358—358. (收稿日期:2O14一u 12 修回日期:2Ol5-02—15) [3]高瑞英,盖红波.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对策 口].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41. [4]龙会兰.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23 25. [5]冯建霞.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 绪的影响L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133—134.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 陈庆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长沙【摘要】 目的41OOOO)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2O13年1月至2O14年6月该院诊治的1l2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5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过程中易错、易 漏问题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 理人员易漏、易错问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舒适度、满意度 则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PCI患者护理效果, 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5.10.0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 9455(2O15)10 1475-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该 手术能够显著减轻冠状动脉的狭窄,且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对 4O~85岁;(3)稳定性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高血压、糖尿病 及高脂血症患者均入选;(4)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与研 究人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具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者休克等并发症患者;(3)肝、。肾 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已得到医学界及广大患者的认可[1]。尽 管PCI相对其他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患者面临疾患、手 术风险、手术费用、术后服药长期性等多种因素时,不可避免地 产生一定压力,而术前焦虑不仅会影响到手术质量,还能影响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2]。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 功能损伤;(4)介入治疗禁忌证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 27例;年龄53~75岁,平均(61.7±6.8)岁;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3例;年龄5O~72岁,平均(6O.4±6.3)岁。两组患者 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PCI治疗患者进行护理,能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规范舒适的 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有利于术后恢复l3]。为 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PCI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过程如下。 效果,对本院112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 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1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前由主管医师及护士向患者 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并讲解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住院 期间的情况。患者面对疾患通常具有恐惧、焦虑的情绪,这些 负面情绪会加大患者的压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此时,护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 行PCI的1l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 5O例;年龄50~75岁,平均(61.3土6.7)岁。纳入标准:(1)所 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年龄 理人员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告知患者积极 乐观的心态对疾病治疗及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加强医护人员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5月第12卷第10期 I ab Med Clin,May 201 5,Vo1.12,No.010 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耐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 惑,从而促进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因此,对患者进行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是疾病得以顺利治疗的前提。 1.2.2术后l~3 d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做 好相应记录,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预防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 1.2.3术后4~6 d护理在做好以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 患者的沟通及交流,合理指导患者术后用药,并保证患者睡眠 充足。无并发症的患者,可指导并鼓励其在床边、病区内适量 运动 。 1.2.4 加强家庭支持 由于患者术前及术后都离不开家人的 照顾,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及鼓 励,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及家庭的温暖 ]。 1.2.5出院前及出院后护理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并对患者 的心理状况做评估。根据患者总体情况,合理指导患者出院后 用药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积极适应术后生活;对患者饮食做 出合理建议,以易消化、低脂低能低盐、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以 少食多餐、多饮水、适量运动为原则,预防便秘及其他并发症的 发生;出院后患者进行相应的定期随访,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 调查 。 1.3评价指标(1)护理工作中易漏、易错问题的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换岗迟到、迟做检查、迟服药以及迟抽血等常见护理 问题[7]。(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 或血肿、尿潴留、低血压及拔管综合征等;(3)患者术后卧床时 间、住院时间;(4)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舒适度主要包括 腰背酸痛、腹胀、切口疼痛等。评分采用患者主诉的疼痛程度 来判定,即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 痛,7~1O分为重度疼痛 ]。患者满意度则需要对患者进行问 卷调查,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满分是lO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 量资料采用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 分比表示,比较采用Y 检验;以a一0.05为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工作易漏、易错问题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 理工作中换岗迟到1例,迟做检查2例,迟服药2例,迟抽血l 例,对照组分别为9、10、9、7例,两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 血或血肿3例,尿潴留2例,低血压3例及拔管综合征8例,对 照组分别为14、13、12、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比较( ± 。分) 2.3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 卧床时间为(16.53--4-2.7)h,住院时间为(6.13--+-2.20)d,住院 花费为(3.17-4--0.18)万;对照组分别为(20.12±2.4)h、 (9.21--+--2.44)d、(4.25±0.36)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两组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腰背 酸痛、腹胀及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也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 论 3.1 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PCI也具有一定创 伤性及手术风险,因此行PCI患者往往承受一定的精神压力, 担心术后恢复问题及长期服药问题,从而易产生术前焦虑及恐 惧心理。而术前焦虑及恐惧心理常引起患者失眠、肌肉僵硬或 疼痛等,而这些均不利于手术。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将护 理工作标准化及严格化,使得护理质量大大提升。临床护理路 径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及 心理护理,使患者深入了解冠心病,并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面对手术,这对于手术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根据患者术 后不同时段分别进行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同患者的沟通,合理指导患者用 药、饮食及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 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患者舒适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从整体上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几年 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针对患者本身疾病设置的一 种严谨规范、合理实用的新型护理方案,其实施过程以患者为 中心,每一阶段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使得护理过程规范 有序,避免了护理过程的盲目性,并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合理利 用,同时遵照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本研究中的l临床护理路径既包含了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 还容纳了实用、人性化的新型护理方案,能够全程追踪记录患 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程序,这不仅保证了患者接收到所有的护理 过程,还能促进医护人员的实时沟通,避免了术前、术中及术后 等时间段出现护理人员空缺,有效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的易漏、 易错问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 的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换 岗迟到、迟做检查、迟服药、迟抽血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护理路径能保 证护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3.3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患者人院后,随即由相应 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将临床 护理路径的内容及过程告知患者及家属,使患者清楚了解护理 工作,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这使患者了解医院基本情况和疾病 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给 予患者很大的鼓励,这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的重要前提; 术后由专业人员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护理 程序,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从护理人员的角度看,保证了护理 工作的高效进行,从患者的角度看,有效达到预防并发症,促进 患者恢复的目的 。出院前后的护理,都体现出了临床护理 路径人性化的特点,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 行定期随访,这都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了保证。整个护理过程, 都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时间,保证了护理质量, 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大减低了患者医疗费 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腰痛、手术切口疼痛 等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患者 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5月第12卷第lO期 I ab Med Clin,May 20l 5,Vo1.12,No.010 ・1477・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不仅提高了护理 [7]Liu CY,Lin YN,I in CI ,et a1.Cardiologist service vol— 工作的质量,减少了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 ume,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hospital level 院时间及卧床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 in relation to medical cost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度及满意度,具有人性化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acut 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nationwide study[J].QJM, 2014,107(7):557-564. 参考文献 [8]张一梅,于波,邵玉兰,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 [1]宋蕾,杨晶,刘铮,等.临床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 中的应用[J].现代I临床护理,2008,7(12):21—25. (10):1799-18O1. [2]吕金芳.术前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 [9]Kilonzo B,O connell R.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learning 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29— needs po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3O. perspectives of both patients and nurses[J].J Clin Nurs, [3]陈影霞,黄惠玲,卢秀芬.临床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2011,20(7/8):1160 1167.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09,30(1):157—158. [1O]陈倩萍,黎桂梅,张丽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 E4]Hu X,Zhu XQ,Liu YQ,et a1.Intensive nursing care by an 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electronic followup system to promote secondary preven— (17):338—339. tion after percutaneoug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 [11]窦欣悦.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 ized Trial[J].J Card Rehab Pre,2014,34(6):396-405. 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Ol4,29(3):234 [5]易巧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 236. 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30 31. [12]王艳华,陈丽君,王晨艳,等.1}缶床护理路径在急症PCI术 [6]蹇祥玉,路海云,薛丽嫂,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 患者中的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1):77 78. 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21):卜2. (收稿日期:2014 10 18 修回日期:2015-0卜05) 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在ICU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梁泽平,商 璀△,简福霞,南 玲,艾山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症医学科, 重庆400042)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在控制重症医学科(ICU)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科2012 年l~12月收治的1 0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O13年1~12月收治的l ll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 工作模式控制ICU院内感染,干预组由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参与ICU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结果 对照组中有 39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73例,干预组发生医院感染377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44例,两 组医院感染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有855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干 预组为677例,两组使用抗茵药物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20l3年医护人员洗手率明显高于2012 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能有效降低ICU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提 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全面提升ICU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医护协作; 责任小组; ICU; 院内感染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5.10.0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15)10—1477—02 医护协作模式的飞速发展,其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中的 9.33)岁,其中男627例,女335例,APACHE lI评分11~43 作用日益明显。医护协作是一个强调知识共享和共担责任的 分,平均(22.51±5.6)分。2013年1~l2月收治的1 l19例患 过程,既包括面对面的沟通,又包括快节奏的信息互动,而且随 者为干预组,其中男673例,女446例,年龄3~82岁,平均 着时间的推移,无论组织结构如何变化,这种合作都遵循一种 (43.25±8.73)岁,APACHE1I评分8~44分,平均(23.36± 轨迹[1]。医院感染作为全球性问题,可使患者病死率增加 4.3)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35 ,给患者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沉重负担,医院感染尤 医院感染和导管感染的诊断依据为我国卫生部2001年发布的 其是外源性交叉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即使是内源性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口]。 也可以通过预防减少_2]。本科建立的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是 1.2方法 为了针对性地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并进一步规范、细化医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工作模式控制ICU院内感染,管床 护协作流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其中针对控制医院感染的 护士负责床旁监督,在发现问题后上报护士长,由护士长负责 小组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管理和控制。通过每月的护士例会讨论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 1资料与方法 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由护士长检查措施落实情况。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重症医学科(Icu)2012年1~12月收 1.2.2干预组由科室建立的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负责院内感 治的l 012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5~91岁,平均(47.55± 染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成员包括1名感 通讯作者,E mail:l54897979@qq.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