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kV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细则

来源:伴沃教育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力变压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QJ35 TG3960A KHHV60 GWS-ⅢA ETP-505 TQSB50/150 BYKC-1000 准确度 等级 5.0 0.2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上海电工仪器厂 北京三鑫测控公司 天津新科华电力设备公司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武汉华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1 高压兆欧表 2 变压比电桥 3 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 4 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5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6 绝缘油测试仪 7 高压试验变压器 8 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测试仪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变换分接位置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检修后(在所有分接侧)、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应在正在运行的分接头位置上进行;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应在使用的分接锁定后测量;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在经常运行的分接上下几个分接处测量。

3) 对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三相电阻不平衡率计算:

三相实测最大值最小值 不平衡率100%三相算术平均值4) 直阻测量方法:

a) 用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其接线及测量方法应符合测试仪器的技术要求。

b) 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双臂电桥测量引线的接线如下:

双臂电桥测量接线图

5)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将不同温度下的绕组直流电阻温度换算到同一温度:

RXRaTtxTta(式中:Rx –换算至温度为tx时的电阻; Ra-温度为ta时所测得的电阻; T-温度换算系数,铜线为235,铝线为225; tx-需要换算Rx的温度; ta-测量Ra时的温度)

6)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3)款时,可只按本条第5)款进行比较。 5.4.2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和收比R60/R15, 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

3) 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

4)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相近的温度下试验。

5) 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试验,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用下式换算: R2=R1×1.5(t1-t2)/10

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绝缘电阻值 6) 吸收比不进行温度换算。

5.4.3测量绕组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容量为1600kVA及以下的变电所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容量为1600kVA以上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进行此项试验。

3) 试验电压为10kV。绕组额定电压10 kV以下,试验电压为Un。以双线圈变压器为例,根据现场条件一般采用反接法进行4次测量: a) 一次对二次及地; b) 一次对地; c) 二次对一次及地; d) 二次对地。

并用4 次测量得到的电容量来校验测量数据及接线的正确性。

4) 测量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被测绕组的tgδ值与历年的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一般不大于30%); b) 20℃时被测绕组的tgδ值不大于0.8%。

5)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相近的温度下试验。

6) 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试验,不同温度下的tgδ值一般可用下式换算:

tg2tg11.3t2t110式中tgδt 、tgδ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tgδ值 5.4.4 测量电容型套管的tgδ和电容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容量为1600kVA及以下的变电所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容量为1600kVA以上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进行此项试验。 3) 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及变压器顶层油温。

4) 试验方法、类别及试验标准按《套管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 5.4.5 绝缘油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绝缘油试验方法、类别及试验标准应符合《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

3) 绝缘油击穿电压试验标准如下:

投入运行前不应低于40kV;运行中不应低于35kV;

4) 投入运行前的绝缘油tgδ(%)标准为:90℃时,不应大于1;运行中的绝缘油的

介损tgδ(%)标准为:90℃时,不应大于4 。 5)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何一项数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大于150×10-6;H2含量大于150×10-6;C2H2含量大于5×10-6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

b) 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0.25ml/h(开放式)和0.5 ml/h(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10%/月则可认为设备有异常。

6) 绝缘油其它详细试验项目见《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

5.4.6测量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 及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

1) 测量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测量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采用2500V兆欧表(对运行年久的变压器可用1000V兆欧表)测量;夹件引出对地的可单独对夹件进行测量;连接片不能拆开的可不进行。

3) 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

4)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运行中铁芯接地电流一般不大于0.1A。 5) 测试结果与以前相比无显著差别。 5.4.7测量绕组的直流泄漏电流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必要时。

2) 1600kVA以上变压器定期进行此项试验;试验前首先对被试品充分放电。 3) 110 kV绕组,试验电压为40 kV。 35 kV绕组试验电压为20 kV。6~10 kV绕组,试验电压为10 kV。

当施加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5.4.8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 3) 试验所需电源容量按下式计算:

P = ωCxUs2×10-3 kVA 式中:ω——电源角频率 Us——试验电压(kV)

Cx——被试品的电容量(μF) 4) 试验接线图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2---保护电阻; RC---阻容分压器;CX---被试品;G---球间隙;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5) 限流电阻按照0.2~1.0Ω/V选取,保护电阻按1.0Ω/V选取。球隙的放电电压应调整到试验电压的1.1~1.15倍。如果在试验中需要测量电容电流,可在试验变压器高压线圈尾端接入毫安表和与它并联的短路保护开关。

6) 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前,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值及其它的试验项目试验应合格。如新补充油的变压器,应在注油二十四小时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进行交流耐压时,非被

线端交流试验 额定电压 最高工作电压 kV kV 电压值 (kV) 全部更 换绕组 110 126.0 200 部分更 换绕组 170(195) 中性点交流试验 电压值 (kV) 全部更 换绕组 95 部分更 换绕组 80 试侧绕组应短接后接地。 7) 油浸变压器交流耐压标准如下:

注: 括号内数值适用于不固定接地或经小电抗接地系统

油浸式变压器定期试验电压值按部分更换绕组电压值进行 5.4.9 测量绕组所有分接的电压比

1) 试验周期为分接开关引线拆装后、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 各相分接头的电压比与铭牌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差别,且符合规律。 5.4.10 校核三相变压器的组别或单相变压器极性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

2) 三相变压器的组别或单相变压器极性必须与变压器铭牌和顶盖上的端子标志一组通电侧 别 + - 1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低压侧表计指示 a+ b- + 0 + + + + 0 + + - + + - + 0 - + - b+ c- - + 0 - + + - 0 - - - - 0 - - + - - 组通电侧 a+ c- 别 + - 0 + + - + + - + 0 - + - - 0 - - - - 7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低压侧表计指示 a+ b- + 0 - - - - 0 - + + - - + - 0 + - + b+ c- + - 0 + - + + 0 + + + + 0 + + - + + a+ c- 0 - - + - - + - 0 + - + + 0 + + + +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致。

3) 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a) 采用直流法判断三相变压器接线组别的测试得出如下12组数据来确认接线组别: b) 双电压表法是将变压器的一次侧A端与二次侧a端短接,并测量UBb、UBc、UCb并测量两侧线电压UAB、UBC、UCA、Uab、 Ubc、Uca;并根据所测电压值按计算法、电压比较法、相量法来判断组别。

c) 相位表法:相位表法就是用相位表测量一次侧电源与二次侧电源之间的相位角,相位表电流线圈通过一个电阻接在二次侧;当变压器通入三相交流电源时,接在二次侧回路的电压与接在一次侧电压的相位即变压器一、二次的相位。 5.4.11测量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 试验电源可用三相或单相;试验电压可用额定电压或较低电压值(如制造厂提供了

较低电压下的值,可在相同电压下进行比较)。 3) 试验结果与前次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5.4.12测量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 试验电源可用三相或单相;试验电流可用额定值或较低电流值(如制造厂提供了较低电流下的测量值,可在相同电流下进行比较)。 3) 试验结果与前次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5.4.13有载调压装置的试验和检查

1) 试验周期为1年或按制造厂要求、大修后、必要时。有条件时进行。

2) 检查动作顺序,动作角度。范围开关、选择开关、切换开关的动作顺序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其动作角度应与出厂试验记录相符。

3) 操作试验:变压器带电时手动操作、电动操作、远方操作各2个循环。手动操作应轻松,必要时用力矩表测量,其值不超过制造厂的规定,电动操作应无卡涩,没有连动现象,电气和机械限位动作正常。 4) 检查和切换测试:

a) 测量过渡电阻的阻值。过渡电阻的阻值与出厂值相符。

b) 测量切换时间。三相同步的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及正反向切换时间的偏差均与制造厂的技术要求相符;

c) 检查插入触头、动静触头的接触情况,电气回路的连接情况。动、静触头平整光滑,触头烧损厚度不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回路连接良好。 d) 单、双数触头间非线性电阻的试验。按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e) 检查单、双数触头间放电间隙。无烧伤或变动。

5) 检查操作箱,接触器、电动机、传动齿轮、辅助接点、位置指示器、计数器等工作正常。

6) 切换开关室绝缘油试验。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击穿电压一般不低于25kV。 7) 二次回路绝缘试验。采用2500kV兆欧表,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 MΩ。 5.4.14测温装置、气体继电器、冷却装置的绝缘电阻测量和二次回路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测温装置、气体继电器、冷却装置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MΩ。

3) 测温装置密封良好,指示正确,测温电阻值应和出厂值相符。

4) 气体继电器整定值符合运行规程要求,动作正确。

5) 冷却装置投运后,流向、温升和声响正常,无渗漏;强油水冷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按制造厂规定。 5.4.15 整体密封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110kV变压器在油枕顶部施加0.035MPa压力,试验持续时间24h无渗漏。 3) 试验时带冷却器,不带压力释放装置。 5.4.16套管中电流互感器绝缘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采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MΩ。 5.4.17全电压下空载合闸试验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

2) 全部更换绕组,空载合闸5次,每次间隔5分钟;部分更换绕组,空载合闸3次,每次间隔5分钟。

3) 由变压器高压或中压侧加压,在使用分接上进行。 4) 110kV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5)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中间连接无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试验。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04 双线圈电力变压器试验记录 2) J513 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3) J526 试验记录(空白)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QJ35变压比电桥操作程序

3 TG3960A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操作程序 4 KHHV-60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5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6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7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8 BYKC-1000型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测试仪操作程序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压互感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变压比电桥 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 三倍频电压发生器 型号/规格 3121 QJ35-1 TG3960A KSP-1 GWS-ⅢA ETP-505 HJB110G3 TCD-9302 TQSB50/150 HEX4 准确度 等级 5.0 0.2 0.2 0.05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上海电工仪器厂 北京三鑫测控公司 天津新科华电力设备公司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武汉华英电气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5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6 7 8 9 10 绝缘油测试仪 标准电压互感器 局部放电测试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互感器校验仪 0.02弧度 山西互感器厂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362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试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互感器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初始值的60%。一次使用2500V兆欧表,二次使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

3) 需作器身检查的互感器,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使用2500V兆欧表,试验时间为1分钟,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测量时,应断开穿芯螺栓与铁芯的连接线。 5.4.2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 总烃 100×10-6 ;H2 150×10-6 ;C2H2 2×10-6 3) 新投运互感器的油中不应含有C2H2; 4) 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5.4.3局部放电试验

1) 试验周期为投运前、大修后、必要时。

2) 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升至工频耐受电压的80%,持续时间60s,然后直接降至规定的局部放电测量电压。

3) 110kV油浸式电压互感器在电压为1.1 Um/3时,放电量不大于20 pC。 4) 试验接线图如下:

363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局放试验接线图

图中: T---试验变压器;CX---被试品;CK---耦合电容器;

Zm---检测阻抗;M---局放试验仪

5) 出厂时有试验报告者可不进行试验或只进行抽查试验。 5.4.4 介质损耗角测试

1) 绕组绝缘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串极式电压互感器支架试验周期为投运前、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不应大于下表中规定:

温度(℃) 大修后 运行中 5 1.0 1.5 10 1.5 2.0 20 2.0 2.5 30 3.5 4.0 40 5.0 5.5 3) 支架绝缘tgδ应不大于6%。

4) 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试验接线图(以全绝缘电压互感器试验接线为例):

电压互感器介损测试接线图

364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5) 对于分级绝缘互感器及串级绝缘互感器因为绕组绝缘水平低,试验电压须查看制

造厂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后方可加压。一般试验电压为3000V;对串级式电压互感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末端屏蔽法测量tgδ值;当采用GWS-ⅢA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进行测量时,仪器高压端输出测量线的屏蔽线接A端,芯线不接(悬空),仪器低压端CX测试线的屏蔽线接X端,芯线接于二次线圈X端短接线上。对不可拆头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可采用自激法测量。利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下部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励磁升压作为试验电源。 5.4.5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20kV及以下)、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标准如下:

a) 一次绕组按出厂值的85%进行。

b) 二次绕组之间及末屏对地为2kV,可用2500V兆欧表测绝缘电阻代替。 c) 全部更换绕组绝缘后按出厂值进行

3) 串级式或分级绝缘式的互感器用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进行倍频感应耐压试验时应考虑互感器的容升电压,在高压端测量电压值,高压端电压升高允许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倍频耐压试验前后,应检查是否有绝缘损伤。 4) 试验电源频率为150Hz及以上时,试验时间t按下式计算:

t=60100/f

式中:t:试验持续时间(s) f:试验电源频率(Hz)

5) 试验电源频率不应大于400Hz,试验时间不应小于20s。 5.4.6空载电流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应在互感器的铭牌额定电压下测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空载电流与同批产品的测得值或出厂数值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3) 在下列试验电压下,空载电流不应大于最大允许电流: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1.9Un/3;中性点接地系统1.5Un/3。

4) 倍频感应耐压试验前后,应各进行一次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及空载损耗测量,两次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 5.4.7 密封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方法按制造厂规定,应无渗漏油现象。

365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5.4.8 联接组别和极性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接线变动后。 2) 联接组别和极性与铭牌端子标志相符。

3) 对于由单体互感器组成的三相互感器,应在检查单相互感器引出线极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再检查三相接线组别的正确性。 5.4.9 电压比测量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接线变动后。

2) 互感器变压比应与制造厂铭牌值相符。更换绕组后应测量角、比误差,角比误差应符合等级规定。试验接线如图:

电压互感器误差测试接线图

图中: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Px---被试互感器;

P0---标准互感器;y---负载;HEX4---互感器校验仪

5.4.10 绝缘油击穿电压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方法及标准见《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 3) 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5.4.1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压比应与铭牌标志相符。 3)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中间变压器的绝缘电阻。 4) 中间变压器的tgδ值与初始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变化。

5)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部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电力电容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366

110kV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2-YF110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05电压互感器试验记录 2) J513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3) J526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QJ35—1变压比电桥操作程序

3 TG3960A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操作程序 4 KSP-1型三倍频发生器

5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6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7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8 HEX4互感器校验仪操作程序

9 TCD—9302型局部放电测试仪操作程序

367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流互感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仪器、设备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8 9 高压兆欧表 双臂电桥 高压试验变压器 局部放电检测仪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互感器校验仪 精密电流互感器 单相升流器 电流负载箱 型号/规格 准确度等级 3121 QJ44 TQSB50/150 TCD-9302 GWS-ⅢA HEX-4 HZS2 SL2 FY98H ETP-505 5.0 0.2 生产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上海电工仪器厂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福建凯特发展公司 0.02弧度 山西互感器厂 0.05 山西互感器厂 山西互感器厂 山西互感器厂 日本Keihin .CO.Ltd 10 绝缘油测试仪 5.2试验环境条件

368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编制试验技术方案,并进行试验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接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投运前、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前对被测绕组应充分放电,测量时非被试绕组、外壳应接地,使用2500V兆欧表。

3) 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与初始值及历次数据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4)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二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00МΩ。 5) 需作器身检查的互感器,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使用2500V兆欧表,试验时间为1分钟,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测量时,应断开穿芯螺栓与铁芯的连接线。 5.4.2 测试介质损耗角tgδ及电容量

1) 试验周期为投运前、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一次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试验电压为10kV,末屏对地tgδ试验电压为2kV。

3) 测量一次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不应大于下表规定值,且与历年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额 定 电 压 (kV) 充 油 式 胶 纸 电 容 式 油 纸 电 容 式 110 2.5 (2) 2.5 (2) 1.0 注:上表数值为运行中的规定,括号内数值为大修后的规定

369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4) 油纸电容型tgδ一般不进行温度换算,当tgδ值与上一次试验值比较有明显增长时,应综合分析tg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当tgδ随温度明显变化或试验电压由10kV升到Um /3 时,tgδ增量超过±0.3%,不应继续运行。

5)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试验接线(以一次对二次及地为例):

介质损耗试验接线图

6)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主绝缘电容量与初始值或出厂值差别超出±5%范围时应查明原因;电容值可在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时测得。

7) 当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00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tgδ,其值不大于2%。

5.4.3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试验

1)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 总烃 100×10-6 ;H2 150×10-6 ;C2H2 2×10-6 2) 新投运互感器的油中不应含有C2H2 3) 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5.4.4 工频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一次绕组按出厂值的85%进行。

3) 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2kV。 4) 全部更换绕组绝缘后,应按出厂值进行。 5.4.5局部放电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升至工频耐受电压的80%,持续时间60s,然后直接降至规定的局部放电测量电压。

370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3) 局部放电试验接线图

串联法局部放电测量的试验接线图

并联法局部放电测量的试验接线图

平衡法局部放电测量的试验接线图

(图中:T-试验变压器;CX-被试互感器;CK-耦合电容器;Zm-测量阻抗;M-局放测量装置)

371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4) 110kV油浸式互感器在电压为1.1 Um/3时,放电量不大于20 pC。 5.4.6 极性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更换绕组)。

2) 检查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应与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5.4.7 各分接头的变流比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互感器变流比与铭牌标志相符。试验接线如下:

电流互感器角、比误差试验接线图

(图中:T1-调压器;T2-电流发生器;TX-被试互感器;T0-标准互感器;Z-负载箱)

3) 更换绕组后应测量比值差和相位差。 5.4.8 校核励磁特性曲线 1)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更换绕组)。 2) 继电保护有要求时进行。

3) 与同类型互感器特性曲线或制造厂提供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4) 多抽头电流互感器可在使用抽头或最大抽头测量。 5.4.9 密封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方法按制造厂规定,应无渗漏油现象。 5.4.10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与初始值或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5.4.11 绝缘油击穿电压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372

110kV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 03-YF110

2) 试验方法及标准见《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 3) 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进行。 附:记录表格:

1) J506 电流互感器试验记录 2) J513 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3)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5 HEX4互感器校验仪操作程序 6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7 TCD—9302型局部放电测试仪操作程序

373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一、试验细则

1

目的

用于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抗器及消弧线圈。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仪器设备名称 电动兆欧表 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 型号规格 3121 TG3960A GWS-ⅢA ETP-505 TQSB50/150 准确度 等级 5.0 0.2 生产厂 日本 北京三鑫测控新技术公司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3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试仪 4 5 绝缘油测试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374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的三种测试方法:

a)采用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进行测量,其接线及测量方法符合仪器测试要求。测试中,仪器先对被试品充电,读取被试品稳定后的直流电阻值; b)用双臂电桥测量时,接线图如下:

c) 若用单臂电桥测量阻值较大的绕组,则注意测量的数据应减去电桥引线的电阻值。 3)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时应记录电抗器及消弧线圈本体温度,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按下式换算:

R2=R1(T+t2)/ (T+t1)

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电阻值

T为电阻温度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4) 测量应在常用分接头的运行位置上进行。

5) 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相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不平衡率三相实测最大值最小值100%三相算术平均值375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6) 直流电阻与相同温度下的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相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7) 如直流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已超过规定,制造厂说明了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可与相同温度下的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5.4.2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和收比R60/R15, 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

3) 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

4) 油浸式电抗器或油浸消弧线圈,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相近的温度下试验。

5) 油浸式电抗器或油浸消弧线圈,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试验,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用下式换算:

R2=R1×1.5(t1-t2)/10

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绝缘电阻值 6) 吸收比不进行温度换算。

5.4.3测量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 及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

1) 测量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的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的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采用2500V兆欧表(对运行年久的电抗器可用1000V兆欧表)测量;夹件引出对地的可单独对夹件进行测量;连接片不能拆开的可不进行。

3) 进行器身检查的电抗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

4)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电抗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与以前相比无显著差别。 5.4.4测量绕组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为10kV。

3) 由于电抗器的外壳直接接地,故现场测量时采用交流电桥反接法进行测量。为避免绕组电感和激磁损耗给测量带来的误差,试验时需将绕组各相短路。 4) 测量接线图:

376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电抗器介质损耗测量接线图

5) 测量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被测绕组的tgδ值与历年的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一般不大于30%); b) 20℃时被测绕组的tgδ值不大于0.8%。

c)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相近的温度下试验。

d) 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试验,不同温度下的tgδ值一般可用下式换算:

t2t1tg2tg11.310式中tgδt 、tgδ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tgδ值 5.4.5 测量电抗器电容型套管的tgδ和电容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及被试品顶层油温。

3) 试验方法、类别及试验标准按《套管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 5.4.6 绝缘油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绝缘油试验方法、类别及试验标准应符合《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 3) 绝缘油击穿电压试验标准如下:

投入运行前不应低于40kV;运行中不应低于35kV;

4)投入运行前的绝缘油tgδ(%)标准为:90℃时,不应大于1;运行的绝缘油的介损tgδ(%)标准为:90℃时,不应大于4 。

5) 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何一项数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大于150×10-6;H2含量大于150×10-6;C2H2含量大于5×10-6测得的氢、乙

377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

b) 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0.25ml/h(开放式)和0.5 ml/h(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10%/月则可认为设备有异常。

6) 绝缘油其它详细试验项目见《绝缘油试验作业指导书》。 5.4.7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 3) 试验所需电源容量按下式计算:

P = ωCxUs2×10-3 kVA 式中:ω——电源角频率 Us——试验电压(kV) Cx——被试品的电容量(μF) 4) 试验接线图如下: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2---保护电阻; RC---阻容分压器;CX---被试品;G---球间隙;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5) 限流电阻按照0.2~1.0Ω/V选取,保护电阻按1.0Ω/V选取。球隙的放电电压应调整到试验电压的1.1~1.15倍。如果在试验中需要测量电容电流,可在试验变压器高压线圈尾端接入毫安表和与它并联的短路保护开关。

5) 绕组应两端短接进行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如下表,试验时间为1分钟;

378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线端交流试验 额定电压 最高工作电压 kV kV 电压值 (kV) 全部更 换绕组 110 126.0 200 部分更 换绕组 170(195) 中性点交流试验 电压值 (kV) 全部更 换绕组 95 部分更 换绕组 80 注: 括号内数值适用于不固定接地或经小电抗接地系统

油浸式电抗器、消弧线圈定期试验电压值按部分更换绕组电压值进行

5.4.8电抗器测温装置、气体继电器、冷却装置的绝缘电阻测量和二次回路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测量测温装置、气体继电器、冷却装置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MΩ。

3) 测温装置密封良好,指示正确,测温电阻值应和出厂值相符。 4) 气体继电器整定值符合运行规程要求,动作正确。

5) 冷却装置投运后,流向、温升和声响正常,无渗漏;强油水冷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按制造厂规定。 5.4.9 整体密封检查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在油枕顶部施加0.035MPa压力,试验持续时间24h无渗漏。 3) 试验时带冷却器,不带压力释放装置。 5.4.10套管中电流互感器绝缘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采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MΩ。

3) 装在消弧线圈内的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测绝缘电阻。 5.4.11 电抗器阻抗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

2) 与出厂值相差在±5%,与三相或三相组平均值相差在±2%范围内。 3) 如受试验条件限制可在运行电压下测量。 附:记录表格

1) J512交流耐压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379

110kV电抗器及消弧线圈预防性试验 04-YF110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TG3960A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操作程序 3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4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5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380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油断路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3301 QJ44 KJTC-III HR-1 KHHV-60 TQSB50/150QJ23a GWS-ⅢA 准确度 等级 5.0 3.0 0.2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上海电工仪器厂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天津新科华电力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力设备厂 上海电工仪器厂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1 高压兆欧表 2 兆欧表 3 双臂电桥 4 高压开关测试仪 5 回路电阻测试仪 6 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7 高压试验变压器 8 单臂电桥 9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381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绝缘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断口和有机物制成的提升杆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不应低于下表中的规定。

绝缘电阻值 (MΩ) 大修后 运行中 5000 3000 3) 使用500V或1000V兆欧表测量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 MΩ。 5.4.2测量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直流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直流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5.4.3测量非纯瓷套管和多油断路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20℃时多油断路器的非纯瓷套管的tgδ(%)值见下表:

电压等级(kV) 充 油 型 油纸电容型 充 胶 型 胶纸电容型 胶 纸 型 110 运行中 1.5 1.0 2.0 1.5 2.0 110 大修后 1.5 1.0 2.0 1.5 2.0

3) 20℃时非纯瓷套管断路器的tgδ(%)值如下;

382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电压等级(kV) 充 油 型 油纸电容型 充 胶 型 胶纸电容型 胶 纸 型 110 运行中 3.5 3.0 4.0 3.5 4.0 110 大修后 3.5 3.0 4.0 3.5 4.0 4) 在分闸状态下按每支套管进行测量。测量的tgδ(%)值超过规定值或有显著增大时,必须落下油箱进行分解试验,此时测得的套管的tgδ(%)值,应符合《套管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中所规定的数值。对不能落下油箱的断路器,则应将油放出,使套管下部及灭弧室露出油面,然后进行分解试验。 5) 带并联电阻断路器的整体tgδ(%)可相应增加1。 5.4.4少油断路器的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每一元件直流试验电压为40 kV。 3) 泄漏电流一般不大于10μA。 4) 试验接线图如下:

油断路器泄漏电流测量接线图

5.4.5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断路器在合、分闸状态下分别进行断路器对地、断口及相间交流耐压试验。时间1分钟,试验电压按DL/T593规定值;72.5kV及以上者按DL/T593规定值的80%。

383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3) 对于三相共箱式的油断路器应作相间耐压,其试验电压值与对地耐压值相同。 4) 试验接线见下图: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5) 进行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2kV。耐压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5.4.6断路器提升杆的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按DL/T593规定值的80%。

3) 耐压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分段进行,分段数不应超过3段,加压时间为5min。 4) 每段试验电压可取整段试验电压值除以分段数所得值的1.2倍。 5.4.7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应用不小于100A直流电压降法测量,电阻值及测量方法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3) 主触头与灭弧触头并联的断路器,应分别测量其主触头与灭弧触头导电回路的电阻值。 4) 试验接线图

384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5.4.8 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值、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和tgδ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并联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3) 并联电容器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见《电容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5.4.9 断路器的动作特性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在额定操作电压(气压、液压)下进行。

3) 断路器的合、分闸时间和合、分闸速度以及断路器触头分、合闸同期性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0 操动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采用突然加压法进行试验。

3) 操动机构分、合闸电磁铁或合闸接触器端子上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电压额定值的30%~65%间。

4) 在使用电磁机构时,合闸电磁铁线圈通流时的端电压为操作电压额定值的80%(关合电流峰值等于及大于50kA时为85%)时应可靠动作。 5.4.11断路器本体和套管中绝缘油试验

应按《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对灭弧室、支柱瓷套等油路相互隔绝的断路器,应自各部件中分别取油样试验。 5.4.12 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电流互感器试验的方法和标准见《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07 断路器试验记录 2) J513 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3)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操作程序 4 KHHV-60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操作程序

385

110kV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5-YF110

5 HR-1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6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7 QJ23a直流电阻电桥操作程序 8 KJTC-Ⅲ高压开关测试仪操作程序 9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386

110kV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6-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 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空气及磁吹断路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仪器设备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电动兆欧表 兆欧表 回路电阻测试仪 高压开关测试仪 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双臂电桥 准确度 等级 5.0 3.0 0.2 0.2 型号规格 3121 3301 HR-1 KJTC-III KHHV60 TQSB50/150 QJ44 QJ23a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院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天津新科华电力设备公司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上海电工仪器厂 上海电工仪器厂 8 单臂电桥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387

110kV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6-YF110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绝缘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磁吹断路器断口和有机物制成的提升杆的绝缘电阻值,在常温下不应低于下表中的规定。

绝缘电阻值 (MΩ)

3) 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磁吹断路器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以及空气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线圈(大修后)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 MΩ。 5.4.2测量直流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测量磁吹断路器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以及空气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线圈(大修后)的直流电阻,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5.4.3空气断路器支柱瓷套管及提升杆的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直流试验电压为:40 kV

3)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在高压侧读取1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一般不大于10μA。 5.4.4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空气断路器仅在大修后进行。

2) 断路器在合、分闸状态下分别进行断路器对地、断口及相间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时间为1分钟。试验电压按DL/T593规定值的80%。

388

大修后 运行中 5000 3000 110kV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6-YF110

3) 试验接线见下图: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4) 进行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2kV。耐压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5.4.5 磁吹断路器提升杆的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按DL/T593规定值的80%。

3) 耐压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分段进行,分段数不应超过3段,加压时间为5min。 4) 每段试验电压可取整段试验电压值除以分段数所得值的1.2倍。 5.4.6测量空气断路器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应用不小于100A直流电压降法测量,测量方法及大修后的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运行中的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允许比制造厂规定值提高1倍。

389

110kV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6-YF110

3) 试验接线图如下:

5.4.7 测量灭弧室的并联电阻值、并联(或均压)电容器的电容量和tgδ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并联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3) 并联(或均压)电容器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见《电容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5.4.8 断路器的动作特性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在额定操作电压(气压、液压)下进行。

3) 磁吹断路器的合、分闸速度以及断路器触头分、合闸同期性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4) 空气断路器主、辅触头分、合闸配合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 空气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及合分时间连续测量3次均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6) 空气断路器同相各断口及三相的分、合闸同期性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制造厂无规定时,则相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5ms;分闸不同期不大于3ms;同相断口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3ms;分闸不同期不大于2ms。

5.4.9 操动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操动机构大修后。

2) 采用突然加压法进行试验。空气断路器在额定气压下测量。

3) 操动机构分、合闸电磁铁或合闸接触器端子上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电压额定值的30%~65%间。

4) 磁吹断路器在使用电磁机构时,合闸电磁铁线圈通流时的端电压为操作电压额定

390

110kV空气及磁吹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6-YF110

值的80%(关合电流峰值等于及大于50kA时为85%)时应可靠动作。 5.4.10 空气断路器其他试验项目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测量分闸、合闸和重合闸的气压降;断路器操作时的最低动作气压;压缩空气系统、阀门及断路器本体严密性;低气压下不能合闸的自卫能力试验。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附:记录表格

1) J507 断路器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HR-1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3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4 KHHV-60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操作程序 5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6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7 QJ23a直流电阻电桥操作程序

391

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8-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KJTC-III HR-1 QJ44 TQSB50/150 QJ23a 准确度 等级 5.0 0.2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上海电工仪器厂 西安实达电力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力设备厂 上海电工仪器厂 1 高压兆欧表 2 高压开关测试仪 3 回路电阻测试仪 4 双臂电桥 5 六氟化硫气体检测仪 6 高压试验变压器 7 单臂电桥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392

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8-YF110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采用500V或1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不低于2ΜΩ。 5.4.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测试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测量在合闸状态下进行;采取100A直流电压降法测量,试验接线图如下:

3) 敞开式断路器的测量值不大于制造厂规定值的120% 。 5.4.3断路器断口间并联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tgδ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393

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8-YF110

2) 对瓷柱式断路器和断口同时测量,测得的电容值和tgδ与原始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大修时,对瓷柱式断路器应测量电容器和断口并联后整体的电容值和tgδ,作为该设备的原始数据。)

3) 罐式断路器必要时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和标准可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4) 电容器应符合《电容器试验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5.4.4测量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其电阻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罐式断路器除外)、大修后。

2)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阻值变化允许范围不得大于±5% 。 3) 合闸电阻的有效接入时间按制造厂规定校核。

4) 罐式断路器的合闸电阻布置在罐体内部,只有解体大修时才能测定。 5.4.5 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操动机构分、合闸电磁铁或合闸接触器端子上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电压额定值的30%~65%之间;

3) 在使用电磁机构时,合闸电磁铁线圈通流时的端电压为操作电压额定值的80%(关合电流峰值等于及大于50kA时为85%)时应可靠动作; 4) 进口设备按制造厂规定。 5.4.6 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在SF6气体额定压力下进行,交流耐压或操作冲击耐压的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 3) 试验接线图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394

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8-YF110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4) 罐式断路器的耐压试验方式:合闸对地;分闸状态两端轮流加压,另一端接地。 5) 对瓷柱式定开距型断路器只做断口间耐压。 5.4.7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试验电压为2kV,耐压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5.4.8 断路器的速度特性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制造厂无要求时不测。 2) 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5.4.9 断路器的时间参量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断路器的分、合闸同期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相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5ms;相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3ms;

b) 同相各断口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3ms;同相各断口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2ms。 5.4.10 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1 压力表校验(或调整)、机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整定值校验、机械安全阀校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压力表校验(或调整)、机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整定值校验、机械安全阀校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对气动机构应校验各级气压的整定值(减压阀及机械安全阀)。 5.4.12 SF6气体密度监视器(包括整定值)检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SF6气体密度监视器(包括整定值)检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 5.4.13 测量断路器内SF6气体的湿度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断路器灭弧室气室,大修后不大于150ppm,运行中不大于300ppm。 3) 不与灭弧室相通的气室,大修后不大于250ppm,运行中不大于500ppm;

(注:上述ppm值均为体积比) 5.4.14 SF6气体泄漏试验

395

110kV六氟化硫断路器预防性试验 08-YF110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年漏气率不大于1%或按制造厂要求 5.4.15 液(气)压操动机构的泄漏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泄漏试验按制造厂规定,应在分、合闸位置下分别试验。 5.4.16 油(气)泵补压及零起打压的运转时间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油(气)泵补压及零起打压的运转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7 操动机构在分闸、合闸、重合闸下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下降值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操作压力(气压、液压)下降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8 闭锁、防跳跃及防止非全相合闸等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9液压机构及采用差压原理的气动机构的防失压慢分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按制造厂的规定。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07 断路器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KJTC-Ⅲ高压开关测试仪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5 QJ23a直流电阻电桥操作程序 6 HR-1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396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预防性试验 09-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六氟化硫组合电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 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高压开关测试仪 双臂电桥 回路电阻测试仪 六氟化硫气体检测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单臂电桥 型号规格 3121 KJTC-III QJ44 HR-1 TQSB50/150 QJ23a 准确度 等级 5.0 0.2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上海电工仪器厂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西安实达电力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力设备厂 上海电工仪器厂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397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预防性试验 09-YF110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 GIS说明

因GIS各元件是封闭在一个金属的外壳内,对母线、各刀闸、开关、电流互感器等设备进行测试时,应通过进出线套管或打开接地开关导电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活动接地片,从接地开关导电杆加入测试信号。 5.4.2 测量主回路的导电电阻值

利用两接地刀闸在接地头处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对主回路的导电电阻值进行测量,用同一种方案测量每个回路,确保每一个回路(刀闸)及接头均被测到。测试时,各开关、刀闸应在相应位置。其测试结果按制造厂的规定。 5.4.3 测量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采用500V或1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不低于2ΜΩ 5.4.4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测试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测量在合闸状态下进行;采取100A直流电压降法测量。

3) GIS中的断路器按制造厂规定。

5.4.5断路器断口间并联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tgδ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GIS中的SF6断路器试验方法和标准可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3) 电容器应符合《电容器试验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5.4.6 测量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其电阻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罐式断路器除外)、大修后。

2)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阻值变化允许范围不得大于±5%。 3) 合闸电阻的有效接入时间按制造厂规定校核。

398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预防性试验 09-YF110

4) 罐式断路器的合闸电阻布置在罐体内部,只有解体大修时才能测定。 5.4.7 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操动机构分、合闸电磁铁或合闸接触器端子上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电压额定值的30%~65%之间;

3) 在使用电磁机构时,合闸电磁铁线圈通流时的端电压为操作电压额定值的80%(关合电流峰值等于及大于50kA时为85%)时应可靠动作; 4) 进口设备按制造厂规定。 5.4.8 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在SF6气体额定压力下进行,交流耐压或操作冲击耐压的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3) 试验接线图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4) 试验时不包括GIS中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但在投运前应对他们进行试验电压值为Um的5min耐压试验。 5.4.9 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试验电压为2kV,耐压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5.4.10 断路器的速度特性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制造厂无要求时不测。 2) 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399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预防性试验 09-YF110

5.4.11 断路器的时间参量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断路器的分、合闸同期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相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5ms;相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3ms;

同相各断口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3ms;同相各断口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2ms。 5.4.12 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3 压力表校验(或调整)、机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整定值校验、机械安全阀校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2) 压力表校验(或调整)、机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整定值校验、机械安全阀校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对气动机构应校验各级气压的整定值(减压阀及机械安全阀)。 5.4.14 SF6气体密度监视器(包括整定值)检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SF6气体密度监视器(包括整定值)检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 5.4.15 测量GIS内SF6气体的湿度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断路器灭弧室气室,大修后不大于150ppm,运行中不大于300ppm。 1) 不与灭弧室相通的气室,大修后不大于250ppm,运行中不大于500ppm。

(注:上述ppm值均为体积比) 5.4.16 SF6气体泄漏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年漏气率不大于1%或按制造厂要求。 5.4.17 液(气)压操动机构的泄漏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泄漏试验按制造厂规定,应在分、合闸位置下分别试验。 5.4.18 油(气)泵补压及零起打压的运转时间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油(气)泵补压及零起打压的运转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19 操动机构在分闸、合闸、重合闸下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下降值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机构大修后。

400

110kV六氟化硫组合电器(GIS)预防性试验 09-YF110

2) 操作压力(气压、液压)下降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20 闭锁、防跳跃及防止非全相合闸等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5.4.21液压机构及采用差压原理的气动机构的防失压慢分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按制造厂的规定。

5.4.22 GIS中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按制造厂规定,或分别按《电流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电压互感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KJTC-Ⅲ高压开关测试仪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5 QJ23a直流电阻电桥操作程序 6 HR-1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401

110kV隔离开关预防性试验 10-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隔离开关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 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隔离开关。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 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回路电阻测试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兆欧表 型号规格 3121 HR-1 TQSB50/150 3301 准确度 等级 5.0 3.0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西安高压电气研究所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02

110kV隔离开关预防性试验 10-YF110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绝缘电阻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

2)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胶合元件分层电阻。

3) 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 MΩ。 5.4.2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试验电压按DL/T593规定值。

3) 用单个或多个元件支柱绝缘子组成的隔离开关进行整体耐压有困难时,可对各胶合元件分别做耐压试验,其试验周期和要求按《绝缘子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

4) 在交流耐压试验前、后应测量绝缘电阻;耐压后的阻值不得降低。 5) 二次回路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2kV。 5.4.3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采用突然加压法进行试验。

3) 电动、气动或液压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操作电压额定值的30%~80%

范围内。

4) 气动或液压应在额定压力下进行。 5.4.4 测量导电回路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应用不小于100A直流电压降法测量,电阻值不大于制造厂规定值的1.5倍。 3) 接线图如下:

403

110kV隔离开关预防性试验 10-YF110

5.4.5 操动机构的动作情况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2) 电动、气动或液压操动机构在额定的操作电压(气压、液压)下分、合闸5次,动作正常。

3) 手动操动机构操作时灵活,无卡涩。 4) 闭锁装置应可靠。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12 交流耐压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空白)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3 HR-1型回路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4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404

110kV套管预防性试验 11-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套管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套管。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GWS-ⅢA TQSB50/150 TCD-9302 准确度 等级 5.0 生产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1 高压兆欧表 2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3 高压试验变压器 4 局部放电检测仪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05

110kV套管预防性试验 11-YF110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测量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包括主设备大修)后、必要时。

2)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套管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0 MΩ;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 MΩ。

5.4.2测量主绝缘及电容型套管对地末屏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和电容值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包括主设备大修)后、必要时。

2) 因气候影响测试结果时,可在套管上加屏蔽环,以消除套管表面泄漏影响。试验时,套管对周围的支架、对地应有足够的距离。 3) 套管介损试验接线如下图:

4) 测量有抽压端子的电容式套管导电杆对端子间的tgδ和电容值;用正接法测量,试验电压为10kV。

5) 测量端子对地tgδ和电容值,用反接法测量,试验电压不超过正常工作电压。 6) 测量变压器的套管tgδ时,与被试套管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其余

406

110kV套管预防性试验 11-YF110

绕组端子均接地,末屏接电桥,正接线测量。 7) 试验时,将测量端子的接地罩取下,试验结束后接好。 8) 20℃时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不应大于下表中数值:

充 油 型 大 修 后 油纸电容型 充 胶 型 胶纸电容型 胶 纸 型 充 油 型 运 行 中 油纸电容型 充 胶 型 胶纸电容型 胶 纸 型

9)油纸电容型套管的tgδ一般不进行温度换算,当tgδ与出厂值或上一次测试值比 较有明显增长或接近上表数值时,应综合分析tg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当tgδ随温度增加明显增大或试验电压由10kV升到Um /3 时,tgδ增量超过±0.3%,不应继续运行。

10)当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00 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tgδ,其值不大于2%。

11)电容型套管的实测电容量值与出厂值或上一次试验值的差别超出5%时,应查明原因。

5.4.3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 CH4 100×10-6 ;H2 500×10-6 ;C2H2 2×10-6 5.4.4 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时间为1分钟。试验电压值为出厂值的85%。 3) 试验接线图

407

1.5 1.0 2.0 1.5 2.0 1.5 1.0 2.0 1.5 2.0 110kV套管预防性试验 11-YF110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5.4.5电容型套管的局部放电测量 1)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2) 垂直安装的套管水平存放1年以上投运前宜进行本项目试验。

3) 变压器及电抗器套管的试验电压为1.5Um /3;其他套管的试验电压为1.05Um /3。 4) 在试验电压下局部放电值(pC)不大于: 大修后 运行中 油纸电容型 10 20 胶纸电容型 250(100) 自行规定 注:括号内的局部放电值使用于非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 附:记录表格

1) J512 交流耐压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 TCD—9302型局部放电测试仪操作程序

408

110kV绝缘子预防性试验 12-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绝缘子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绝缘子。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TQSB50/150 准确度 等级 5.0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1 高压兆欧表 2 高压试验变压器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409

110kV绝缘子预防性试验 12-YF110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 外观检查应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5.4.2 测量绝缘电阻 1) 试验周期为定期。

2)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针式支柱绝缘子的每一元件和每片悬式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MΩ。

3) 应测量半导体釉绝缘子的绝缘电阻。 4) 棒式支柱绝缘子不进行此项试验。 5.4.3 交流耐压试验

1) 试验周期为定期、随主设备、更换绝缘子时。 2) 支柱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见下表:

交流耐压试验电压(kV) 纯瓷绝缘 出厂 265 交接及大修 265(305) 固体有机绝缘 出厂 265 交接及大修 240(280) 额定电压 最高工作电压 (kV) 110 (kV) 126.0 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3) 机械破坏负荷为60~300kN的盘形悬式绝缘子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均取60kV。 4) 棒式绝缘子不进行此项试验。 5) 耐压试验接线图如下。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C---阻容分压器;

CX---被试品;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410

110kV绝缘子预防性试验 12-YF110

5.4.4 玻璃悬式绝缘子不进行上述试验,运行中自破的绝缘子应及时更换。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12 交流耐压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11

1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3-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力电缆。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直流高压发生器 兆欧表 绝缘油测试仪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试仪 双臂电桥 型号规格 3121 ZGF-300/2 3301 ETP-505 GWS-ⅢA QJ44 准确度 等级 5.0 3.0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武汉华英电力科技公司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日本Keihin Co.Ltd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上海电工仪器厂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

412

1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3-YF110

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 一般规定

1)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接地)。

2)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3) 除自充油电缆线路外,其他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可分别采取以下试验确定:

a) 停电超过1周但不满1个月:测量绝缘电阻(异常时按b处理)

b) 停电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的:作规定直流耐压试验值的50%,耐压时间1min。 c) 停电超过1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直流耐压试验。

4) 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分阶段均匀升压(至少3段),每段停留1min读取泄漏电流,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测量时应消除杂电流的影响。 5) 一般试验接线如下:

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6) 接线前应检查电缆终端头两端相位,相位应一致并与配电系统相位相符合。

413

1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3-YF110

5.4.2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

1) 本条规定适用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YJLV等)。 2) 绝缘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1年。

b)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主绝缘电阻。

c) 测量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ΜΩ。采用500V兆欧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ΜΩ时应判断外护套或内衬层是否进水。

d) 测量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只适用于三芯电缆的外护套。 3)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测量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前、重作终端或接头后、内衬层破损进水后。 b) 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c) 当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4) 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进行。

b) 试验电压192 kV,加压时间5min,不应击穿。

c) 耐压5min时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耐压1min时的泄漏电流值。 5) 交叉互联系统

a) 试验周期为定期。

b)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c) 单芯电缆外护套试验按上述方法。

d)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测量碳化硅电阻片直流电阻或氧化锌电阻片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测量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使用1000V兆欧表,其值不应小于10ΜΩ。

5.4.3 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ZQCY等) 1) 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电缆失去油压并导致受潮或进气经修复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414

1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3-YF110

b) 试验电压如下,加压时间5min,不应击穿。

电缆额定电压 U0/U(kV) 64/110 GB311.1规定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 450 550 直流试验电压 (kV) 225 275 2) 电缆外护套和接头外护套的直流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定期。

b) 试验电压为6kV,试验时间1min,不应击穿。

c) 本试验可与交叉互联系统中绝缘接头外护套的直流耐压试验结合在一起进行。 3) 压力箱试验

a) 与其直接连接的终端或塞止接头发生故障后进行此项试验。

b) 压力箱的供油量不应小于压力箱供油特性曲线所代表的标称供油量的90%。 c) 电缆油击穿电压不低于50kV,电缆油的tgδ(%)不大于0. 5(100℃时);电缆油的试验方法见《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4) 油压示警系统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定期。

b) 信号灯指示应能正确发出相应的示警信号。合上示警信号装置的试验开关应能正确发出相应的声、光示警信号。

c) 采用100V或250V兆欧表测量控制电缆线芯对地绝缘,每千米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5) 交叉互联系统

a) 试验周期为定期。

b)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c) 单芯电缆外护套试验按上述方法。

d)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测量碳化硅电阻片直流电阻或氧化锌电阻片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测量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使用1000V兆欧表,其值不应小于10ΜΩ。

6) 电缆及附件内的电缆油试验

415

1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 13-YF110

a) 试验周期为定期。

b) 电缆油击穿电压不低于45kV,电缆油的tgδ(%)不大于3(100±1℃时);电缆油的试验方法见《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c) 怀疑电缆绝缘过热老化或终端或塞止接头存在严重局部放电时可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试验。当气体含量达到以下注意值时,应进行追踪分析查明原因。

电缆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 可燃气体总量 H2 C2H2 CO CO2 CH4 C2H6 C2H4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08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2) J526试验记录

注意值×10-6(体积分数) 1500 500 痕量 100 1000 200 200 200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ZGF-300/2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程序 3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4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5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6 QJ44直流双臂电桥操作程序

416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容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下电力电容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3121 GWS-ⅢA TG3960A ETP-505 TQSB50/150 3301 3502 TCD-9302 准确度 等级 5.0 0.2 3.0 0.1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北京三鑫测控新技术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日本日置株式会社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1 电动兆欧表 2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试仪 3 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 4 绝缘油测试仪 5 高压试验变压器 6 兆欧表 7 电容测试仪 8 局部放电测试仪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417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和交流滤波电容器 1) 测量极对壳绝缘电阻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串联电容器用1000V兆欧表,其他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2000ΜΩ。

c) 单套管电容器不进行试验。 2) 测量电容值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电容值偏差不超出额定值的-5%~+10%范围;电容值不应小于出厂值的95%。 c) 交流滤波电容器组的总电容值应满足交流滤波器调谐的要求。 3) 测量并联电阻值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电阻值与出厂值的偏差应在±10%范围内。 4) 渗漏油检查

a) 试验周期为6个月。

b) 观察电容器是否漏油,漏油时停止使用,由相关人员进行修补。 5.4.2 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 1) 测量绝缘电阻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测量极间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5000ΜΩ。 c) 测量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使用1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一般不

低于100ΜΩ。

2) 测量电容值

418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每节电容值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5%~+10%范围;电容值大于出厂值的102%

时应缩短试验周期;一相中任两节实测电容值相差不超过5%。

c)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的电容值与出厂值相差超出±2%范围时,或

电容分压比与出厂试验实测分压比相差超过2%时,准确度0.5级及0.2级的互感器应进行准确度试验。

d) 对每台由两节组成的耦合电容器,仅对整台进行测量,判断方法中的偏差限

值均除以2。本方法不适用于每台由三节及四节组成的耦合电容器。

3) 测量tgδ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

b) 以10kV电压测量时tgδ(%)值不应大于下列数值:油纸绝缘 0.5;膜纸复

合绝缘 0.2。

c) 电容器介损试验一般采用正接法,对一极接地电容器采用反接法,接线如下

图:

d) tgδ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在额定电压下复测,复测值如符合10kV下的要求,

可继续投运。

e)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低压电容的试验电压值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值进行。 4) 渗漏油检查

a) 试验周期为6个月。

b) 观察电容器是否漏油,漏油时停止使用,由相关人员进行修补。 5) 局部放电试验

419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a)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

b) 预加电压0.8×1.3Um,持续时间不小于10s,然后在测量电压1.1Um/3下保持1min,局部放电量一般不大于10pC。 c) 如受试验设备限制预加电压可以适当降低。 d) 试验接线如下:

T-试验变压器;CX-被试电容器;CK-耦合电容器;Zm-测量阻抗;M-局放测量装置

6) 交流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

b) 试验电压为出厂电压的75%。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

c) 试验所需电源容量按下式计算:

P = ωCxUs2×10-3 kVA 式中:ω——电源角频率 Us——试验电压(kV) Cx——被试品的电容量(μF)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420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图中: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电阻;R2---保护电阻; RC---阻容分压器;CX---被试品;G---球间隙;K---短接开关;PA---毫安表

d) 限流电阻按照0.2~1.0Ω/V选取,保护电阻按1.0Ω/V选取。球隙的放电电压应调整到试验电压的1.1~1.15倍。如果在试验中需要测量电容电流,可在试验变压器高压线圈尾端接入毫安表和与它并联的短路保护开关。

5.4.3 断路器电容器

1) 试验周期为定期、断路器大修后。 2) 测量极间绝缘电阻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5000ΜΩ。 3) 测量电容值

电容值偏差应在额定值的±5%范围内。 4) 测量tgδ

以10kV电压测量时tgδ(%)值不应大于下列数值:油纸绝缘 0.5;膜纸复合绝缘 0.25。 5) 进行渗漏油检查

观察电容器是否漏油,漏油时停止使用。 5.4.4 集合式电容器

1) 测量相间和极对壳绝缘电阻 a) 试验周期为定期、吊芯修理后。

b) 仅对有六个套管的三相电容器测量相间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 2) 测量电容值

a) 试验周期为投运后1年内、定期、吊芯修理后。

b) 每相电容值偏差应在额定值的-5%~+10%范围内,且电容值不小于出厂值的96%。 c) 三相中每两线路端子间测得的电容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大于1.06。 d) 每相用三个套管引出的电容器组,应测量每两个套管之间的电容量,其值与出厂值相差不得超出5%。 3) 相间和极对壳交流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吊芯修理后。

b) 仅对有六个套管的三相电容器进行相间耐压,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值的75%。 c) 试验方法和接线见5.4.2第6款“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交流耐压试验”。 4) 绝缘油击穿电压试验

421

110kV电容器预防性试验 14-YF110

a) 试验周期为定期、吊芯修理后。

b) 试验方法及标准见《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5) 渗漏油检查

a) 试验周期为1年。

b) 观察电容器是否漏油,漏油时停止使用,由相关人员进行修补。 附:记录表格

1) J509 并联电容器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TG3960A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操作程序 3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4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5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6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7 TCD—9302型局部放电测试仪操作程序

422

110kV绝缘油预防性试验 15-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中的绝缘油试验。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油。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仪器设备名称 全自动介质损耗测量仪 介质损耗试验油杯 测温控温仪 绝缘油测试仪 型号规格 GWS-ⅢA RY1 FY120 ETP-505 准确度 等级 生 产 厂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上海沪光科学仪器厂 上海沪光仪器电源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23

110kV绝缘油预防性试验 15-YF110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绝缘油试验

1) 清洗油杯:使用汽油、苯或四氯化碳清洗然后烘干,并将油杯间隙调为2.5mm。 2) 击穿电压试验:试验时温度15~25℃、湿度≯75%;油杯使用前再用试油冲洗二次。将试油沿杯壁徐徐倒入油杯,静置10min;然后以3kV/s的速度升压,直至油隙击穿,记录击穿电压值。然后对电极间的油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进行重复试验。绝缘油测试仪的击穿电流限制在5mA左右。试验图如下:

3) 介质损耗试验:将试验油装入测量tgδ值的专用油杯中,在工频电压下进行测量。(油杯的清洗方法及要求与第1条相同,空油杯tgδ值不能大于0.01%)。将专用油杯放在耐压5kV的绝缘板上,试验电压2kV,测量常温下(并换算到20℃时的tgδ值)和90℃时的tgδ值。

5.4.2油中溶解气体的气相色谱分析

1)对有要求进行油中溶解气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的绝缘油应进行该项试验。取样时,对取样的部位、取样的容器、取样的方法、油样的保存与传递要符合气相色谱分析的要求。

2)油中溶解气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与电气设备出厂时的数值不应有明显的差别,且符合规范要求。 5.4.3变压器油

424

110kV绝缘油预防性试验 15-YF110

1)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试验项目和要求如下:

序 号 1 2 3 要求 项 目 投入运行前的油 外观 水溶性酸pH值 酸值mgKOH/g 运行油 将油样注入试管冷却至5℃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 按GB7598进行试验 按GB264或GB7599进行试验 说 明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5.4 ≤0.03 ≥4.2 ≤0.1 4 闪点(闭口) ℃ ≥140(10号、251)不应比左栏要号油 求低5 ℃ ≥135(45号油) 2)不应比上次测定值低5 ℃ ≤20 ≤35 按GB261进行试验 运行中设备,测量时应注意温度的影响,尽量在顶层油温高于50 ℃时采样,按GB7600或进行试验 按GB/T507和DL/T429.9方法进行试验 按GB/T6541进行试验 按GB5654进行试验 5 水分mg/L 6 击穿电压kV ≥40 不应小于35mN/m ≤1 ≥6×10 10≥35 不应小于19mN/m ≤4 ≥3×10 97 8 9 界面张力(25℃)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90℃) 体积电阻率 (90℃)Ωm 油泥与沉淀物 (质量分数)% 按DL/T421或GB5654进行试验 按GB/T511试验,若只测定油泥含量,试验最后采用乙醇一苯(1:4)将油泥洗于恒重容器中,称重 取样、试验和判断方法分别按GB7597、SD304和GB7252的规定进行 10 — 一般不大于0.02 11 油中溶解气体 色谱分析 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电力电缆分别见其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注:1 对全封闭式设备如互感器,不易取样或补充油,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样 2 有载调压开关用的变压器油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按制造厂规定

2) 运行中变压器油试验周期如下:

a) 变压器、电抗器和1000kVA及以上所、厂用变压器油,试验周期为1年的项目见上表中序号1、2、3、6,必要时试验的项目见上表序号中5、8、9; b) 新变压器、电抗器投运前、大修后油试验项目见上表序号1、2、3、4、5、6、7、8、9;

c) 互感器、套管油的试验结合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试验进行,项目按其预防性

425

110kV绝缘油预防性试验 15-YF110

试验作业指导书有关规定; d) 上表序号10项目在必要时进行。

3) 补加油品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设备内的油;不同牌号新油或相同质量的运行中油,原则上不宜混合使用;对国外进口油、来源不明以及所含添加剂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的油,如需要与不同牌号油混合时,应预先进行参加混合的油及混合后油样的老化试验;油样的混合比应与实际使用的混合比一致,如实际使用比不详,则采用1:1比例混合。

5.4.4运行中断路器油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如下:

序 号 1 2 3 项 目 要 求 周 期 说 明 水溶性酸pH值 机械杂质 游离碳 4 击穿电压kV 1)110kV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检验项目为序号无 1~7。运行中为无较多碳悬浮于1年,检验项目油中 序号4 2)少油断路器投运前或大修后(油量为60kg≥35 以下)小于3年运行中 ≥30 或以换油代替 ≥4.2 投运前或大修后 ≤20 运行中 ≤35 ≤0.1 不应比新油低5 按GB7598进行试验 外观目测 外观目测 按GB/T507和DL/T429.9方法进行试验 运行中设备,测量时应注意温度的影响,尽量在顶层油温高于50 ℃时采样,按GB7600或进行试验 按GB264或GB7599进行试验 按GB261进行试验 5 水分mg/L 6 7 酸值mgKOH/g 闪点(闭口) ℃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13 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2) J526 试验记录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

1 ETP-505绝缘油测试仪操作程序 2全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操作程序

426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电压等级为110kV电力系统避雷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避雷器测试仪 直流高压发生器 高压试验变压器 型号规格 3121 BC-2000 ZGF-300/2 TQSB50/150 准确度 等级 5.0 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天津电力科技公司 武汉华英电力科技公司 宝应苏中电气设备厂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27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1) 测量绝缘电阻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必要时。 b) 使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c) 测量避雷器底座绝缘电阻,绝缘应良好。

2) 测量直流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必要时。

b) 不得低于GB11032规定值;U1mA实测值与制造厂规定值或初始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A。 c) 要记录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d) 测量电流的导线应使用屏蔽线。避雷器对地绝缘。直流高压发生器单独接地。 e) 测量时若整流回路的波纹系数大于1.5%时,应加装0.01~0.1F滤波电容器,应在高压侧测量试验电压。(见图 1)

图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试验接线图

(图中:YF-直流高压发生器;C-滤波电容器;FX-试品;PA-微安表;PV-阻容分压器)

3) 测量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必要时。

b) 测量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总电流)、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测量值与初始值比

428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较,有明显变化时应加强检测,当阻性电流增加1倍时,应停电检查。 c) 应记录测量时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运行电压。测量宜在瓷套表面干燥时进行。应注意相间干扰的影响。

4) 测量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

a)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

b) 测量环境温度20±15℃;测量应每节单独进行,整相避雷器有一节不合格,应更换该节避雷器(或整相更换),使该相避雷器为合格。 c) 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应符合GB11032或制造厂规定。 5) 检查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必要时。 b)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测试后记数器指针应调到“0”位。 5.4.2阀式避雷器试验(FZ型) 1) 测量绝缘电阻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b) 使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测量。

c) FZ(PBC.LD)、FCZ型避雷器主要检测并联电阻通断和接触情况,其绝缘电阻与前一次或同类型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d) 测量避雷器底座绝缘电阻,绝缘应良好。 2) 测量电导电流及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因数差值

a) 试验周期为每年雷雨季前、大修后、必要时。

b) FZ、FCZ型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参考值见附录或制造厂规定值,还应与历年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试验电压见附录。

c) 同一相内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因数差值,不应大于0.05;电导电流相差值(%)不应大于30%。非线性因数差值及电导电流相差值计算方法如下:

电导电流相差值(%)系指最大电导电流和最小电导电流之差与最大电导电流的比。

非线性因数按下式计算 logU2/U1

logI2/I1式中 U1、U2为规定的试验电压;I1、I2为在U1、U2电压下的电导电流。 非线性因数的差值是指串联元件两个元件的非线性因数之差。

429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d) 整流回路中应加装0.01~0.1F滤波电容器,并应在高压侧测量电流。 e) 由两个及以上元件组成的避雷器应对每个元件进行试验。 f) 试验接线如图2:

图2避雷器电导电流试验接线图

(图中:R-保护电阻;C-滤波电容;FX-避雷器;PA-微安表;PV-阻容分压器)

g) 可用带电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如对测量结果有疑问时,应根据停电测量的结果作出判断。

h) 如FZ型避雷器的非线性因数差值大于0.05,但电导电流合格,允许作换节处理,换节后的非线性因数差值不应大于0.05。

i) 运行中PBC型避雷器的电导电流一般应在300~400A范围内。 3) 测量工频放电电压

a) 试验周期为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b) FZ、FCZ型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参考值见下表。

FZ型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型号 额定电压(kV) 试验电压(kV) 电导电流(A) 工频放电电压有效值(kV)

430

FZ-110J 110 24(30kV元件) 400~600 224~268 FZ-110 110 24(30kV元件) 400~600 254~312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FCZ型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型号 额定电压(kV) 试验电压(kV) 电导电流(A) 工频放电电压有效值(kV) FCZ3-110J (FCZ2-110J) 110 110 250~400 (400~600) 170~195 c) 带有非线性并联电阻的阀型避雷器只在解体大修后进行。 d) 工频放电试验接线图如下:

工频放电试验接线图

(图中:TR-调压器;TT-试验变压器;R1-保护电阻;F-保护放电间隙;FX-被试品)

4) 检查放电记数器动作情况

a) 试验周期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前、定期、大修后、必要时。 b)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测试后记数器指针应调到“0”位。 5) 检查密封情况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b) 避雷器内腔抽真空至(300~400)×133Pa后,在5min内其内部气压的增加不应超过100Pa。 附:试验记录表格

1) J510 阀式避雷器试验记录 2) J511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记录 3) J526 试验记录

431

1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16-YF110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ZGF-300/2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程序 3 TQSB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串激)操作程序 4 BC-2000避雷器带电测试仪操作程序

432

电除尘器预防性试验 18-YF

一、试验细则

1目的

用于电除尘器预防性试验(定期、大修、必要时)。 2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除尘器。 3责任和权限

3.1负责试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试验工作前负责编写试验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负责对试验报告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对试验数据中的疑点进行复核;必要时,通知该项试验人员重新复试。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

3.2参加试验的人员应该熟知试验工作内容、标准规范;依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维护试验仪器设备。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

4.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4.2《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0年 5工作程序

5.1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兆欧表 兆欧表 直流高压发生器 绝缘油测试仪 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 高压试验变压器 接地电阻测试仪 型号规格 3121 3301 ZGF-300/2 ETP-505 TG3960A YD10/100 准确度 等级 5.0 3.0 0.2 生 产 厂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日本共立株式会社 武汉华英电力科技公司 日本Keihin Co.Ltd 北京三鑫测控公司 武汉高压电器研究所 5.2试验环境条件

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80%;

5.2.2试验区域内无交叉施工、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等妨碍试验的工作。 5.2.3高压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不得有造成其他人危险的因素。

433

电除尘器预防性试验 18-YF

5.2.4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5%;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 制定试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正常试验和特殊性试验必须有试验接线图。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结线图复查,以保证接线正确。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 5.4试验方法

5.4.1 高压硅整流变压器 1) 绝缘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b)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00MΩ。

c)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硅整流元件及高压套管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00MΩ。

d) 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低压绕组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300MΩ。 e) 采用1000V兆欧表,在吊芯检查时测量穿芯螺栓对地的绝缘电阻。 2) 直流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必要时。

b) 测量高、低压绕组的直流电阻,换算至与出厂值相同温度时,相差不超出±2%范围。

RaTtxRXTta(式中:Rx –换算至温度为tx时的电阻; Ra-温度为ta时所测得的电阻; T-温度换算系数,铜线为235,铝线为225; tx-需要换算Rx的温度; ta-测量Ra时的温度)

c) 测量电流电压取样电阻,其偏差不超出规定值的±2%范围。 d) 测量各桥臂正、反向电阻值,桥臂间阻值相差小于10%。

3) 变压器油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定期、必要时。

b) 进行外观、水溶性酸pH值、酸值mgKOH/g、击穿电压试验,试验方法及标准见《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434

电除尘器预防性试验 18-YF

c) 进行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试验,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应与前次值无明显差别。

4) 空载升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大修时、更换绕组后、必要时。

b) 不带电除尘器电场,输出1.5Un,保持1min,应无闪络,无击穿现象,并记录空载电流。

5.4.2 低压电抗器 1) 绝缘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大修时。

b) 测量穿芯螺杆对地的绝缘电阻。

c) 测量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300MΩ。 2) 直流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必要时。

b) 测量绕组各抽头的直流电阻,换算至与出厂值相同温度时,相差不超出±2%范围。

RXRaTtxTta(式中:Rx –换算至温度为tx时的电阻; Ra-温度为ta时所测得的电阻; T-温度换算系数,铜线为235,铝线为225; tx-需要换算Rx的温度; ta-测量Ra时的温度) 3) 变压器油击穿电压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b) 变压器油试验方法及试验标准应符合《绝缘油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 c) 变压器油击穿电压应大于20kV。 5.4.3 绝缘支撑及连接元件 1) 绝缘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更换后。

b)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00MΩ。

2) 耐压试验

a) 试验周期为更换后。

b) 直流100kV或交流72kV,保持1min无闪络。 5.4.4 高压直流电缆

435

电除尘器预防性试验 18-YF

1) 绝缘电阻测量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

b)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500MΩ。 2) 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泄漏电流

a) 试验周期为大修后、重做电缆头时。

b) 试验电压为电缆电压的1.7倍,时间10min。

c) 当电缆长度小于100米时,泄漏电流一般小于30μA。

5.4.5 电除尘器本体壳体对地的连接电阻一般小于1Ω。 5.4.6 高、低压开关柜及通用电气部分按有关规定进行。 6试验记录表格 1) 2) 3) 4) 5)

J504 双线圈电力变压器试验记录 J513 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记录 J508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J525 接地电阻测量记录 J526 试验记录(空白)

二、试验仪器操作程序

1 312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2 ZGF直流高压发生器操作程序 3 3301型兆欧表操作程序

4 ETP-505绝缘油耐压测试仪操作程序 5 TG3960A感性负载速测欧姆计操作程序 6 YD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操作程序 7 410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程序

4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