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母乳喂养、乳汁分泌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1d之内初乳泌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乳汁分泌困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提升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产后护理;乳汁分泌;母乳喂养
【中圖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396-02
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和抗体,因此,应提倡母乳喂养[1]。孕妇生产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不能及时分泌乳汁。我院对240例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40例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中,88例为顺产,32例为剖宫产;年龄21~38(23.82±1.87)岁;100例为初产妇,20例为经产妇。观察组中,84例为顺产,36例为剖宫产;年龄22~37(22.95±1.67)岁;88例为初产妇,32例为经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产后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下列产后护理干预措施。
1.2.1新生儿出生后做到“三早”及按需喂养
“三早”即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应在1h内接触乳头,在产床上进行早吸吮、早接触,时间>30min。剖宫产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与母亲皮肤接触,当母亲有母乳喂养的意愿时,应促进母婴接触,这样能促进子宫收缩,加快乳汁分泌,同时还能提高婴儿免疫力,增进母子关系。按需喂养是指产妇奶胀或者婴儿饿了就对婴儿实施哺乳,喂奶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无严格限制
[2]。出生后前4周内每天喂奶8~12次,按需喂养能促进乳汁分泌,同时缓解乳房的胀痛问题。
1.2.2饮食护理
产妇产后1-3d应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如乳腺管未通畅,不要急于发奶,以免堵塞乳腺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牛奶及豆制品等;多喝一些汤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食用水果、蔬菜等,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感,促进乳汁分泌。
1.2.3乳房护理
从产后第1天开始就应对乳房进行护理,每天至少2次,首先在双乳房敷热毛巾,温度要适宜,每次每侧热敷15-20min。热敷毕,用右手对双侧乳房进行按摩,从乳房底部开始逐渐伸展到乳头口。按摩过程中要注意手法,力度适中,主要运用螺旋式手法按摩。按摩完成后,再用手缓慢沿乳头挤压乳窦。同样手法按摩另一侧,完成所有按摩手法后,用热毛巾清洁乳房,同时适当牵拉乳头。
1.2.4心理护理
部分产妇会出现精神不安、情绪焦虑等症状,加上新生儿吸吮乳头导致产妇乳头疼痛、皲裂,使得产妇惧怕母乳喂养。护士应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有关知识,示范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另外,某些产妇担心身材,害怕母乳喂养使身材变形,出现乳房变形、下垂及松弛现象,护士应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消除产妇的顾虑。
讨论
当孕妇完成生产过程后,因紧张、疼痛及失血等多种原因使得产妇身体虚弱,这时正确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需要对产妇进行细致的护理,尤其是初产妇,其刚刚完成角色的转变,对母乳喂养的知识了解很少。此外,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因而喂养时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对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佳食物,不但容易吸收,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和抗体。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婴间感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产妇未能及时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因此,需要对产妇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在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降低乳腺炎发生几率,提升母乳喂养率。所以,当孕妇生产后应早期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梁贞文.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7-08.
[2]朱乃芬,曹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356-358.
[3]宋转婷.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33-5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