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题

来源:伴沃教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题 一、选择题

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B.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C.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2.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 A.地势高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C.环境污染严重 D.人口增加

(2013·杭州模拟)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高度上的百叶箱内的温度,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两者均用摄氏度表示。读“北京市气温和地温状况表”,完成4~5题。

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和地温年内变化表 单位:℃

月份 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8 -3.3 -1.9 -1.1 -4.7 -2.3 4.4 13.2 20.2 24.2 26.0 24.6 19.5 12.5 4.0 16.1 24.5 28.2 29.8 27.8 23.3 15.8 6.1 14.5 22.3 26.9 28.2 26.5 21.1 13.4 4.6 14.1 21.8 25.7 27.6 25.5 20.7 13.0 4.4 0 cm地温 -5.1 -2.9 6.7 5 cm地温 -3.6 -1.4 5.1 10 cm 地温 -2.0 -0.9 4.9 4.从距地面1.5米处到地下10厘米处的温度变化状况是( ) A.先下降后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冬季先下降后上升 D.夏季先下降后上升 5.据表分析可知(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高于地温 B.受地球内能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受比热的影响,地温的年内变化比气温小

D.受接触面的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下温度

6.下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①、②、③、④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 )

A.9:00~10:00 B.21:00~22:00 C.7:00~18:00 D.13:00~14:00

(2012·上海闵行区二模)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7~8题。

7.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9.图中所画的四条线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10.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是( )

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

12.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 ) A.a地、b地 B.b地、c地 C.b地、d地 D.a地、c地 二、综合题

13.济南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选高题选做】

14.(2012·安庆二模)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1: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 下垫面 道路 (沥青) 0.8~0.95 混凝土 0.65~0.9 砖 0.6~0.8 石 0.65~0.8 土壤 (黑土) 0.6~0.95 沙漠 0.55~0.85 草 0.74~0.84 水 0.9~0.97 吸收率 材料2:图甲中小区1下垫面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下垫面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3:图乙中小区3风速较大,风速为3 m/s;小区4风速较小,风速为2.5 m/s。

(1)根据材料1、2,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答案及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四)

1.A 2.B 3.B 第1题,辐射量最大的为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表被吸收,因此②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而地面辐射量的大小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第3题,南极地区被大面积的冰川覆盖,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

4.C 5.D 第4题,直接获取表中数据信息即可。第5题,分析表中0 cm各月份数据差值,对比其他深度地温数据差值即可分析得出结论。

6.选B 依据山谷风与热力环流知识可判断若只有一项正确,则必然是③正确,此时出现在夜晚,由于山坡冷空气下沉使谷底较温暖的空气上升。

7.D 8.B 第7题,①、④两地分别位于近洋面与近地面,温度应高于高空的②、③两地;由此时的海陆环流图得出④处气温高于①处,故选D。第8题,面向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后飘,说明近地面此时要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海洋气温要低于陆地,依据图中海洋和陆地气温曲线可判断,一天中大约8时至16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B符合要求。

9.D 10.C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Ⅳ最大,故Ⅳ地风力最大。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以北为低压,b以南为低压,Ⅲ线为一高压脊,故ab之间的气压高于其南北两侧。

11.B 12.C 第11题,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第12题,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上升得最高;而d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在d地会飞得最远。

13.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阴天相比,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第(3)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1)A 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较低

(2)B 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再加上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昼夜温差小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14.解析:第(1)题,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升情况。第(2)题,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第(3)题,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

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升温幅度小。

(2)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升温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热量散失,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