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来源:伴沃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评述

-----欣赏、表达《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1. 引导、对比、讨论 展示课件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

齐白石作品欣赏《虾》 白雪石作品欣赏

师: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有何感受?你喜欢中国画吗?为什么? 生:(学生积极踊跃的)-----

师:说一说你对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理解。 生:(学生积极踊跃的)----- 师:(及时肯定并鼓励) 师生小结:

形象之美

“形”是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中国画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通过欣赏、引导、对比、设置疑问,体现自主、探究学习(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形象之美。

2. 2.逐步对比、讨论、感知。 展示课件

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全图

局部图

吴昌硕作品欣赏《》

师: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是如

何理解的 ? 生: 师:(及时肯定并鼓励) 师生小结:

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 性能,驾驶墨与色在宣纸上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是形体、质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 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 快慢、顿挫、提接与墨色的 干、湿、浓、枯、焦等,互相接替使用虚实相生。

潘天寿《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表现方法,造型概况,用笔果断老练。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 中国画美术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多让学生说对作品的 感受与体验,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 学生对中国画的 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 笔墨之美。

3.逐步欣赏、对比、分析 展示课件

李可染作品欣赏《万山红遍》

何海霞作品欣赏《风光多绮丽还看祖国山》

师:欣赏了 刚才的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有什么 感受? 生: 师:(及时肯定并鼓励) 师生小结:

色彩之美

中国画有独特的 特点,以画法分有白线、水墨淡彩、没骨、重彩、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 民族独特。

李可染与何海霞两位大师,分别运用鲜明饱和的 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又含有

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风貌。

反思: 利用课件上的 中国画美术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多让学生说对作品的 感受与体验,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 学生对中国画的 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 色彩之美。

4.逐步比较、对比、讨论 展示课件:

扇面 折扇与团扇 扇面 册页 手卷 框裱 条屏立轴印章

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 齐白石作品欣赏《虾》 师: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 生:

师:在生活和学习中,你见过哪些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解决 师:(及时肯定并鼓励) 师生小结:

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扇面、册页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现物象叫章法。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 中国画美术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多让学生说对作品的 感受与体验,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 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5。比较、对比、评述 展示课件:

作品欣赏《太行丰碑》

作品欣赏《评剧人物形象》叶浅予

师:前面我们已经欣赏了许多中国画作品,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的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生:

师:(及时肯定并鼓励)

师生小结: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了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师:中国画的形式美有哪些?

生: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

小结: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脊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作业:简述欣赏中国画的心得体会

反思:本课是欣赏课,为了打破以往欣赏课的枯燥和以教师讲为主,体现新课改理念,本课的学习八年级为三个平行班,在上第一个班级的这节课,本人将教学程序改为现在的教学刚才。

在学生认识体验每一个小节的中国画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先设置疑问,接着欣赏作品,通过欣赏对比分析评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疑问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体验、感受、作品,师生互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最后再次通过作品《太行丰碑》《评剧人物形象》渗透中国画的形式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