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UCHUANGZUO l二度创作 扬琴与戏曲唱腔伴奏 ●程芳 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乐器,有 再说说戏曲伴奏问题:它与风格很有关联,不同乐器的 着四百多年悠久的历史,她的音色悠扬,除了作为许多地方 组合配备就有不同风格,更主要的是伴奏手法又各有千秋。 戏伴奏乐器外,还以多种表演形式如独奏、重奏、协奏等出 其中扬琴伴奏上应用“加花”演奏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也是 现在舞台上。 最富特色的技法,而就扬琴本身的演奏技法而言,“加花”的 锡剧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锡剧音乐丰富多彩,音 运用较其它乐器更为频繁。当然,演奏者须具备娴熟的演奏 乐结构有老簧调、大陆板、行路快板、玲玲调、三角板等。我 技术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演奏升华为再创作甚至赋予 是多年来戏曲乐队中专职扬琴演奏员,在实践中充分体会 唱腔新的生命。“加花”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花”不可以乱 到扬琴在伴奏传统戏曲时,如果即兴加进一些变化的节奏 “加”,须在保持原作品风格的同时,通过运用“加花”的手法 型及简单的和声配置,就会丰富整个乐队,使乐队不显单薄。 使唱腔韵味更加浓郁,表现力更为丰富。伴奏也是感情抒发 在戏曲乐队中,除了主胡、二胡、琵琶之外,扬琴在乐队中是 和人物塑造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还应做到烘托气氛.帮 不可或缺的乐器,扬琴不仅起着平衡乐队的作用,在清板伴 助演唱,掩盖演员换气的空隙,让演员在演唱中有休息之 奏时,甚至起到直接驾驭乐队的作用。要驾驭整个乐队,要丰 机,使唱腔与过门紧接自然、天衣无缝。在“衬腔托声”上,除 富乐队的织体,就必须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以及 了不能“喧宾夺主”外,还应注意恰到好处,从而丰富与补充 熟悉各种板式曲牌的运行谱例,融汇贯通,并创造性地发挥 曲调之乐思与感情。戏曲伴奏有不同方式,一种是“衔接 运用,灵活多样,突出特色,才能使二者有机结合,突显其鲜明 式”,如锡剧上的基本调,引子(起板、前奏)大多可自由反 的个胜及演奏风格。 复。待演员开唱后马上转入跟唱腔的曲调;起板唱罢甩清板 演奏员要伴奏好戏曲,必须先了解和熟悉本剧种唱腔 需有“交代”,甩腔之前有送腔兼有伴奏过门:甩腔完毕后又 曲牌的旋律,因为戏曲乐队伴奏的主要成分是唱腔。因而本 奏过门再接唱起腔等等,这几个部分的衔接是灵活多变的, 文阐述的是锡剧的一些唱腔曲调和伴奏特点:1.专曲专用, 配合要恰到好处,脱开一环就变得松弛,不入调了。这就要 不同场面、不同情景、不同人物用不同曲调.并且以某种曲 求戏曲乐队演奏员的伴奏要与演唱默契配合,这虽有些难 调专门表达特定的感情,如表现活跃喜悦的曲调,可采用老 度.但也是戏曲伴奏最有特色的。 簧调等特定腔调;2.一曲多用,同一个曲调在速度、节奏、力 总之。戏曲音乐发展到今天,戏曲乐队的伴奏是其进步 度、旋律上进行各种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感情,就拿锡剧中的 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戏曲伴奏的弹拨乐器之一——扬琴也 三角板来说,如托腔长过门的(三角板),就以抒情见长;千 在戏曲乐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许多音乐工作者 起(三角板),以对人物叙述 为长;短(三角板)则可表达激 不断努力开拓,扬琴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在乐队中的作用 昂的感情……这就说明了一曲多用:第一,需作板腔化处 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甚至把它称之为中国民族乐队的基 理;第二,可作变奏_生处理,多种变化形式是为了适应内容 础乐器,所以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扬琴确实是中国民族 需要而形成的。 乐器中的瑰宝。 营造大地和宇宙的感觉,空灵而宽广,有母 的色彩”。该乐 裂性地展开断奏贯穿始终,暗示了“金”那种肃杀、变革的特 章通过不同声部的力度向着不同方向延伸,造成一种静与 性.明亮中透着冰冷。在这个乐章中最突出的是,运用不同的 动的结合,声音互相穿插成一种长线条,空间被拉得很开, 手法。造成不同形态的“回响”。例如,一开始强质铜管的短促 如民歌一样苍凉和充满地域感。铜管在《土》中没有出现,与 的sf之后,用颤音琴和中提琴在P力度上的延音造成“回 终曲《金》形成音色上的强烈对比。双簧管的发音力量与紧 响”:又如.中段由强质铜管而至圆号再至大管} 力度逐渐递 张度远远超过其它木管乐器.所以为了使声部更加融合,它 减的“回响”;再如,紧接的由木管音群流动音型的渐强至渐 也没有出现。弦乐的高音泛音和低音长音行成了极大的反 弱。接至以弦乐音群从弱至强的顿音进行造成的“回响”。这 差,又仿佛给人以浩渺宇宙、混沌无边的巨大空间感。木琴、 种种不同力度、不同音色的“回响”,正是来自陈其钢对“金” 两架玛林巴和钢琴颤动的织体以及大鼓在19—20小节的滚 的感受与想象。弦乐多用近马拉奏,铜管带有撕裂眭地展开 奏,既与弦乐和木管的静态长音形成动静线条的相互穿插, 断奏,加上备声部构成了不同形态和力度的“回响”,乐章最 同时也暗示了大地蓄势待发的潜在力量。 后就在这种诡异的力量下以一记突强的短促音束结束。 “《金》明亮而铿锵,它很强,但却是冰冷的。”铜管带有撕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