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分为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土墙和锚杆式挡土墙。
1.重力式挡土墙:
定义: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材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
优点: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方便。
适用范围:墙高在6m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
2.悬臂式挡墙
定义:指的是由立壁、趾板、踵板三个钢筋混凝土悬臂构件组成的挡土墙。
1
-
材料: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
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适应较松软的地基。
适用范围:适用4~8m高的填方边坡,可防止填方边坡的隐性滑动;
3. 扶壁式挡土墙
定义:指的是沿的立臂,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
材料: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
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适用范围: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防止填方边坡的隐性滑动;
2
-
4. 锚杆挡土墙
定义:指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板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土层内的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材料:钢筋、混凝土。
优点:由钢筋混土面板和锚定板组成,为柔性支挡结构,造价低,断面尺寸较小;
适用范围: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做成多级高边坡,能够使边坡坡度做成80~90度之间;
3
-
5.桩板式挡墙
定义: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桩及桩间的挡土板两部分组成。桩部分锚入地下,其界面为矩形或圆形,部分伸出地表,挡土板可以做成预制板、拱板或现浇板。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地区的土质填方边坡,以及需要直立削坡的土质挖方边坡,其悬臂长度可达15m。
4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