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初二初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来源:伴沃教育
全国初二初中语文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书写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xuān xiè 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洛的配合。 (3)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 )然不同。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测绘工作常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B.在这出话剧里,二十出头的她扮演一个失去孩子的老妪,言语、动作无不惟妙惟肖。

C.写作文最忌讳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D.携二三好友,选一个晓风残月的清晨,放下书包,放下成绩,去感受大自然给你的悠闲和愉悦吧!

2.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楚。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桥之美》揭示了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D.《故宫博物院》大体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由东到西逐次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三、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快到春节了,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你选择第_____幅 书体: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限四个字)

四、语言表达

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五、其他

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中国石拱桥》)

[乙]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再看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水大,广阔无边)、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随波千万里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对它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

【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桥宽约8米②这座桥极少出事 A.①表示估计 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 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估计

【2】[甲]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著名的桥——卢沟桥。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之情。

【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 “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减) [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初。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②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________”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_______”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③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乔布斯的家啥样子 石毓智

①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生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221.2亿美元,相当于14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这次,我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专门寻访乔布斯的家,看他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②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不速之客会时常光顾,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显得美观而有礼貌。门口也没有“谢绝参观”那样生硬刺眼的牌子。

③紧挨乔布斯家的邻居,是个深宅大院,树木花草修茸整齐美观,连砌墙铺路的砖都比乔布斯家的周正。在这个镇上,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但也最有特征,因为乔布斯家的花园里,种的都是苹果树。这其中的奥妙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④乔布斯家主卧房的外墙,是用从别处拆下来的砖砌成的,所以显得破碎不整齐,有一种年月久远的沧桑感。单看这堵墙,会觉得来到了中国的某个农村,但乔布斯却非常赞赏建设这栋房屋的建筑师的艺术品位。 ⑤主卧房的窗户极其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窗帘是白色调的,看不出任何华贵之处。 ⑥门前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吉普,一辆是奥迪,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

⑦乔布斯家的侧门,门板是用普通原木做的,墙壁用碎砖头砌成,甬道也是用不整齐的碎砖铺的,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⑧乔布斯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形状特别的铁结构物件,应该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两根垂直的铁棍构成一个十字架,这象征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而铁柱子上镶嵌的圆滑的三角形状,也许是代表着佛塔的层级。乔布斯认为,只有将东西方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创造力。

⑨临走时,我突然注意到乔布斯家的烟囱既不高也不大,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通。此时此景,就是对“低调”二字最好的诠释。

(选自2015年12月17日《羊城晚报》)

【1】乔布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的家却相当______(用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语填空),可见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2】本文说明对象是乔布斯的家,为什么要在第③段介绍邻居家的大院?

七、其他

写作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以“××的自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全国初二初中语文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书写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xuān xiè 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洛的配合。 (3)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 )然不同。 【答案】(l)xún (2)轩榭 (3)jiǒng

【解析】字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嶙峋”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

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榭”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测绘工作常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B.在这出话剧里,二十出头的她扮演一个失去孩子的老妪,言语、动作无不惟妙惟肖。

C.写作文最忌讳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D.携二三好友,选一个晓风残月的清晨,放下书包,放下成绩,去感受大自然给你的悠闲和愉悦吧!

【答案】D

【解析】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晓风残月的清晨”重复和逻辑错误。

2.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楚。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

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④①③紧密连接,是由外到内的顺序。因此选D。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桥之美》揭示了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D.《故宫博物院》大体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由东到西逐次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答案】D

【解析】《故宫博物院》一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由东到西”错。

三、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快到春节了,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你选择第_____幅 书体: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限四个字)

【答案】(示例1)一 隶书 圆润浑厚(示例2)二 楷书 庄严大气(示例3)三 草书 自由随意(示例4)四 行书 典雅飘逸

【解析】草书如同行云流水草蛇画沙,楷书吧就是柳筋颜骨,方正做人,隶书呢则是蚕头燕尾,篆书可是厚重圆润,如同玉箸,所以也叫玉箸体。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此题要根据自己熟悉的书体来选择。

四、语言表达

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答案】(示例)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 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仔细阅读题干可知,前一个空需要写在学校的文明行为,后一个空写在校园外的文明行为。

五、其他

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答案】示例一:喜欢左边这枚。票面中,一只猴子一手攀住枝条,一手托着桃子,一条长尾巴缠绕在枝条上。画面活泼可爱。寓意为“捧桃献瑞”,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示例二:喜欢右边这枚。票面中,一只大猴盘腿坐在中间,两手各抱着一只小猴,两只小猴亲吻着大猴,画面温馨祥和。寓意为“合家欢乐”,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解析】此题考查观察和表述能力。具体说来,有两点要求,一是运用说明,比较准确地描述票面内容;二是要写出寓意。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中国石拱桥》)

[乙]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再看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水

大,广阔无边)、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随波千万里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对它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

【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桥宽约8米②这座桥极少出事 A.①表示估计 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 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估计

【答案】A

【解析】【考点】考查加点词的内涵。“约”的大约的意思,很明显应该是表示估计;“极少”表示程度。特别是“极”字,是个程度副词。

【2】[甲]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答案】举例子 作比较

【解析】【考点】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著名的桥——卢沟桥。

【答案】结构特点 观赏晓月

【解析】【考点】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提取。做此题必须熟悉文章内容。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找到关键词语。本题还可根据题干句所给的信息来找到解题思路。如“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 “通过描写性的文字”“记叙了”等暗示答案的信息。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之情。

【答案】形式优美 赞美

【解析】【考点】考查两文的写作目的。一个在于说明,一个在于抒情。一个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一个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赞美之情。写作目的不同,所以两文的体裁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

【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答案】晓月圆,距离近,更明亮。

【解析】【考点】提取语句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大致概括语句的意思,也是语句的中心内容和要叙述的中心内容。从语段中提取关键词是近几年来考试常出的一种题型。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

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 “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减) [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初。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②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________”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_______”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③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六朝时期陶瓷上刻印或模印的文字 唐代陶瓷书法②题款(书法) 题诗③(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解析】【考点】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提取。读懂文章是筛选和提取的关键。①填写四个阶段其中的两个阶段。很容易答,答案在第一自然段。②答案在第五自然段。③答案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很明显,找到答案区域是答题的前提。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案】文中将瓷板书画创作与纸上书画创作进行比较,说明了因材质、料性不同,创作者的技法也不同,突出了瓷板书画创作比纸上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

【解析】【考点】考查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内容及其作用。仔细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可看出比较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瓷板书画创作,一个是纸上书画创作。比较了两者材质、料性、创作技法的不同之处。目的是突出一个方面:瓷板书画创作更有难度,更显功力。答作比较的作用时,要注意它的意图,即突出一个方面。

【3】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答案】对陶瓷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了解;能根据瓷坯特点运用技巧;有一定学养。

【解析】【考点】概括材料重要的信息。在第三段、第四段及第五段的开头找寻答案。找到答案区域后要对答案部分进行语言上的压缩整理。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乔布斯的家啥样子 石毓智

①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生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去世之后留给太太劳伦的资产达221.2亿美元,相当于14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这次,我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专门寻访乔布斯的家,看他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②乔布斯家的正面大门,墙和地面都是用普通砖头砌成的。大概是因为像我这种不速之客会时常光顾,主人家为了隐私,就在门口摆了几盆常青树遮挡,显得美观而有礼貌。门口也没有“谢绝参观”那样生硬刺眼的牌子。

③紧挨乔布斯家的邻居,是个深宅大院,树木花草修茸整齐美观,连砌墙铺路的砖都比乔布斯家的周正。在这个镇上,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但也最有特征,因为乔布斯家的花园里,种的都是苹果树。这其中的奥妙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④乔布斯家主卧房的外墙,是用从别处拆下来的砖砌成的,所以显得破碎不整齐,有一种年月久远的沧桑感。单看这堵墙,会觉得来到了中国的某个农村,但乔布斯却非常赞赏建设这栋房屋的建筑师的艺术品位。

⑤主卧房的窗户极其简单朴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窗帘是白色调的,看不出任何华贵之处。 ⑥门前摆放着两辆车,一辆是吉普,一辆是奥迪,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

⑦乔布斯家的侧门,门板是用普通原木做的,墙壁用碎砖头砌成,甬道也是用不整齐的碎砖铺的,让人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⑧乔布斯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形状特别的铁结构物件,应该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两根垂直的铁棍构成一个十字架,这象征着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而铁柱子上镶嵌的圆滑的三角形状,也许是代表着佛塔的层级。乔布斯认为,只有将东西方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创造力。

⑨临走时,我突然注意到乔布斯家的烟囱既不高也不大,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通。此时此景,就是对“低调”二字最好的诠释。

(选自2015年12月17日《羊城晚报》)

【1】乔布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的家却相当______(用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语填空),可见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普通 低调

【解析】【考点】根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词语。本文多次运用“普通”一词,如:“乔布斯家是相当普通的那种”“就是一般人家的普通用车”“形状很一般,用材更普通”等。由此不难推出结论:乔布斯在生活中非常“低调”。“低调”也是文中的词语。

【2】本文说明对象是乔布斯的家,为什么要在第③段介绍邻居家的大院?

【答案】这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邻居大院的美观周正和乔布斯大院的普通作比较,突出强调乔布斯院子的两个特点,一是用材普通,二是花园里种植的全是苹果树。

【解析】【考点】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作比较的双方:邻居大院的美观周正和乔布斯大院的普通。作比较的目的是突出一个方面,即突出乔布斯院子的特点,普通和种植苹果树。答作用时。一定要把通过比较突出的那个方面内容答出来。

七、其他

写作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以“××的自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答案】参考例文 青蛙的自白

我是大名鼎鼎的庄稼卫士——青蛙。我的英文名字叫“frog”。

我穿着一件绿色的外套,外套里面还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衫。可别小看我这件绿色的外套,它的用处可大了!当我遇到危险的时候,我可以躲在草丛里,迷惑敌人,这样敌人就看不清我,也逮不到我了。你们知道吗?我刚出生时叫小蝌蚪,后来慢慢地长大了,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我是庄稼的保护神,我天生就有捉虫的本领。因为我的舌头很长,我一天能捕捉70只左右的虫子呢!捉虫的时候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当虫子离我远的时候,我就等待时机,趁它不注意,飞跳过去,一下子将它捕住;当虫子离我近的时候,我就用长舌头去捉。正是由于我的存在,庄稼才少了害虫的入侵,我是有功之臣。

我是天才的歌唱家。我的嘴边有个鼓鼓囊囊的东西,能发出声音。我最爱在夏季的雨天放声歌唱。炎热的夏天,我一般躲在草丛里,偶尔喊几声,时间也很短。我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我们便会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起“呱呱——呱呱——”地叫个没完,那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

当然,我还是集食品、保健品、药品于一身的药用动物。正因为如此,我虽然是国家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有不少人把我的肉当作补品或美味佳肴,导致一些人大肆捕杀我。这样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泛滥。

社会在发展,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虫害还在不断地危害花草树木、庄稼等。请你们不要再捕食我了,这样我才能有机会捉到更多的害虫,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解析】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说明对象的形状、构造、功能、含义、性质、关系、方法、原理、演变等有关知识的实用文体。本单元主要学习写作事物说明文。要想把事物介绍清楚,就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要做到如下几点:①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②注意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征;③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率全篇说明内容的核心特征。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

点睛:写作本文类型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用第一人称进行介绍;②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它的外部形态,抓住它的外在特征;③查找相关的资料,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做一些记录;④想好从哪些方面表现它的特点;⑤锤炼说明语言,力求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