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来源:伴沃教育
第45卷第6期2016年12月

船海工程

SHIP & OCEAN ENGINEERING

Vol. 45 No. 6Dec. 2016

DOI:10. 3963/j. issn. 1671-7953.2016.06.033

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娄敏,陈建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〇)

摘要:考虑到专业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多层次实践培养方案,设立综合性实验实训平台,打造一条 龙软件实训构架,建立顶岗式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建设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 域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实践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953(2016)06-0141-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是顺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要而开设的“以船舶与 海洋工程为基础,以海洋石油工程为特色”的专

业学科。虽然拥有充足的科研资源,丰富的人才 培养经验,成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但对于 全日制专业硕士这一新兴领域的教学形式、教学 方式、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还不是很完备,需要仔 细探究和完善。为提筒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 与海洋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拟探讨设 计多层次实践教学方案,设立综合性实验实训平 台,打造一条龙软件实训构架和建立顶岗式校企 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进展。

层次[3]。专业实践是指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验 相结合,加深巩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对专 业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工程实践是 指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 起来,加深对工程的了解,并掌握工程应用的基本 技能[4] 〇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见图

1,分为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2个层次。

1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二者没有优劣之分,

图1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但其培养规格各有侧重,二者的培养目标具有显 著的差别。学术型学位侧重于学术研究,注重理 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侧重于专业实践,注重实践 和应用[1_2]。因此,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 力,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研 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实践能力一般分为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2个

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实验实训和软 件仿真2个模块完成。实验实训是依托学科的教 学科研设备,开发创新性的实验实训项目,提升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软件仿真是通过 行业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能 力及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创新的能力。工程实践主 要是依托在企业设置的研究生工作站,使学生参 与企业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及技术研究工作,了 解行业工程流程和职业规范,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及职业素养。

收稿日期:2016 -03 -30 修回日期:2016 -04 -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9241,51579245) 第一作者简介:娄敏(1981—),女,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

2实训平台

根据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标

E-mail : shidaloumin@ 163. com

准和培养计划,经过研讨,设立适合于船舶与海洋 工程专业硕士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见图2。

141

2016 年娄敏,等: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船海工程

第6期

Z—

海洋环^

洋地质

/

海洋平台

导管架粧腿\\ 腐蚀实验

与土相互作\\ \\用实验 '

\\导管架振动\\噪声测试实验

s' 动海;应洋立实管

1

海洋平

洋管道

图2校内实验实训平台

该实训平台除传统的船舶工程实训平台外, 根据学校的海洋石油特色,增设海洋工程实训平 台。

海洋工程包括海洋环境、海洋地质、海洋平台

和海底管道4大板块,按照综合性原则,海洋工程 实训平台设立海洋平台腐蚀实验、导管架粧腿与 土相互作用实验、导管架振动与噪声测试实验、海 洋立管动力响应实验4个基础的实验系统。其中 海洋平台腐蚀实验,针对海洋环境板块,提升学生 海洋环境腐蚀测试分析能力;导管架粧腿与土相 互作用实验,针对海洋地质板块,培养学生海洋地 基承载力实验测试与分析能力;导管架振动与噪 声实验,针对海洋平台板块,培养学生振动信号与 噪声的实验测试分析能力;海洋立管动力响应实 验,针对海洋管道板块,培养学生将实际工程模型 转化为实验模型的能力。

这4个实验系统,虽然数量设置不多,但是系 统完善,涵盖了海洋环境、海洋地质、海洋平台、海 洋管道4大海洋工程模块,且在实验成熟的基础 上均可进行辐射拓展。比如,在导管架振动与噪 声测试实验基础上,可以开展导管架振动谱分析 及损伤振动分析;在海洋立管动力响应实验基础 上可开展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实验,等。通过一系 列的校内实训,全面提高学生的海洋工程实验技 能及创新能力。

3软件实训体系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数值计算软

件的完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普遍采用专业软 件对设计、建造和安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值仿真, 所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中专门设置了软 件仿真体系,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 和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创新的能力,以提升学生职 业技能。142

第45卷

根据该领域海洋石油特色,船舶与海洋工程 软件实训平台主要侧重于海洋工程的仿真。工程 中海洋平台的设计流程,首先需要确定环境荷载, 然后对平台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最后设计

平台的锚泊系统,见图3。

图3 —条龙式软件实训体系

依据海洋平台的设计流程,在海洋工程仿真 实训系统中,打造由海洋工程水动力分析、海洋结 构物频域响应分析、海洋结构物时域响应分析、海

洋工程稳定性分析和锚泊系统分析5大板块组成 的一条龙式实训体系。其中海洋工程水动力分 析,用来确定环境荷载。海洋工程频域响应计算 和时域响应计算是获取海洋结构物动力响应的两 种不同方法,通过响应分析,可对平台进行强度校 核。平台结构的可靠性不仅体现在强度方面,稳 定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深水浮式平 台,其稳定性的好坏对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实 训板块中设置海洋工程稳定性计算板块。对于浮 式平台

,一

般通过锚泊进行定位,所以锚泊计算模

块用于锚泊系统的设计和校核。通过这种一条龙 式的软件仿真实训,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行业流 程,提升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采用数值模拟进 行创新的能力。

4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高度依赖专业实践,

要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面向 专业与行业领域建设高质充足的、保质保量的专 业实践环节[5_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建校企 联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能 力,需要企业、校内“双导师”的联合指导,结合企 业正在承担的生产及科研项目“真刀实枪”地开 展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或技术研究工作,本文建设 的该环节的体系见图4。其中校内导师主要侧重 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实验实训和软件仿真,

2016 年第6期

娄敏,等: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船海工程

第45卷

而企业导师侧重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学位 研究生在高校及企业的联合管理指导下展开实 践。

环节,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船舶与海洋工 程学科建立了实验实训、软件仿真和工程实践等 多种形式的多层次实践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在实 践中创新的能力,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10) : 1 -7.

[2] 徐加放,马灯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

图4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 30(4) :96-99.

[3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 宁更新,李尧辉,聂文斐,等.基于理论与实际操作能

力相结合的[5 +3]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 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10) :7-11.[5] 赵晓祥,杨再福,宋新山.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对全日

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3 (12) :45-46.

[6] 郭绪强,魏耀东,朱建华,等.创新实践多模式专业硕

士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人才培养,2012(12): 59-62.

[7] 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队全日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J].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2013(3) :16-19.

为保障实践质量,要求创建顶岗式校企联合 培养基地。研究生能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 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融合到企业的产品中去,这样 不仅培养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 其职业修养,为以后步入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从而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

2014年,我院派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4名 二年级专业硕士生进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 (青岛)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负责俄罗斯雅美 尔项目的设计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充分参 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科研工作,有效提高了学生 得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专业实践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关重要的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with Offshore

Feature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Field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LOU Min, CHEN Jian-min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o the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field with offshore feather was built by designing multi-lever practice training programs, setting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platform, creating software training framework and establishing college-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bas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gwoyixia.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