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 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2.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
A.3W. B.30W. C.300W D.3000 W
3.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B.C.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A.0.25A、20Ω B.1A、20Ω C.0.4A、10Ω D.1A、10Ω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
L1 L2 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V A C.灯L1短路 D.灯L1、L2均断路 S
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
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不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1
8、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9、以下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小热机功率 B、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C、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 D、尽量减少各种热散失
10、严格地说,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是: A、地理北极 B、地理南极 C、地磁北极 D、地磁南极
11、电磁铁的铁芯用铁而不用钢的主要原因是: A、铁的磁性比钢的磁性保持的时间更长
B、铁通电后容易被磁化,断电后铁的磁性容易消失
C、钢在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为使电磁铁长期具有磁性,所以不用钢 D、以上三个原因都不是
12、奥斯特实验中,导线通电后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D、导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之比为3:2,
若Rl=6 Ω,则R2 应为________Ω .
14.用一个动滑轮把重200牛的货物匀速提高4米,所用的拉力是125牛,则有用功是_________
焦,总功是________焦,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15.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拉下2m时,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提高
了0.5m,总功是_ 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16. 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 ___,自
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 ___。
17、海南岛四面环海,正常情况下,相比于内陆地区,早晚的气温变化比较 (填“大”或
“小”),主要是因为海水的 比陆地砂石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
18、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磁体外部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分别是 极和
极,当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时,螺线管的两磁极 。
2
19、如图2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MN处,当S闭合且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滑动时,电
磁铁的磁性减弱,则应将变阻器的接线柱 或 接入电路,这时小磁针的左端是 极。
图1 图2 图3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0、把图3 中的两个线圈串联起来,使接通电源后,两个线圈互相吸引。
21、我国新疆沙漠地区流传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试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22、(6分)用同一热源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李思同学在研究物体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热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测得了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 甲物质的温度20 22 24 26 28 30 …… /℃ 乙物质的温度20 21 22 23 24 25 …… /℃ 已知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初温相同,由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至少说出两个。
23.(10分)在探究“通电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变 ,电流表的示数变 。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 电流表的读数为 A。
(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3
24.(6分)如图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3A,电压表量程为0~3~15V,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Ω,两节干电池(串联使用),一个开关,还有若干导线,利用这些器材测一个电阻值为5Ω左右的电阻的阻值.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五、计算题:(共17分)
25、(8分)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250g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千克? [该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J/(㎏·℃),不计热量损失]
26.(8分)如图所示: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A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⑴物体A和动滑轮重各是多少牛?⑵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提高到多少?
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12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3—14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题号 A C D B D A B 答案 8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A A D B B CD BD 答案
二、填空题:(15小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25分)
15、⑴ ⑵ ⑹ ⑺ (本小题4分,选对一个得1分,选错一个扣1分) 16、温度,内能,热量 17、小,比热容,大 18、100 19、35%
20、条形,N(北),S(南),会改变
-4
21、5,5×10 22、做功,排气
3
23、0.46×10J/(㎏·℃),不变 24、C、A(或D、A――注:可换顺序),N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5、如图1 (注:连线方式不止一种,只要满足要求即可) 图1 26、螺丝刀接触磁铁后,螺丝刀被磁化而具有了磁性(2分),
所以能把螺丝钉吸起来(2分)。
27、新疆沙漠地区的砂石多,白天太阳照射,砂石吸收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气
温升得很高(2分);晚上,砂石放出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气温降得很低,故会出现早晚冷、中午热的现象(2分)
5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8、(1)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2)同种物质,在质量一定时,温度升得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3)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质量跟升高的温度的乘积的比值为一定值
(4)不同物质,质量和吸放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大(小)的温度变化小(小) 以上结论任意二个均可,其它合理结论亦可给分。
29、如图2:
图2
30、会使回形针下落的是:铁片 钢片 不会使回形针下落的是:铝片 玻璃片 纸片
实验结果表示:磁场不能穿过铁性物质(或:铁性物质对磁场有屏蔽的作用)
五、计算题:(31题7分,32题8分,共15分)
31、解:水的质量为:m=ρV=(代入数据)=160㎏ -----------3分
7
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t0)=(代入数据)=3.36×10J -----------4分
32、牛奶升温时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代入数据)=18750J -----2分 热水放出的热量=牛奶吸收的热量 即:Q放=Q吸 -----2分 由Q放=cm(t0-t)可得:
Q放
m= -----2分 c(t0-t)
=(代入数据)≈0.25㎏ -----2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