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潍坊学院委员会文件
潍坊学院团字„2010‟37号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
这项活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自1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近几年,我校每年都积极组织参加“挑战杯”系列比赛,并多次在全省及全国竞赛上获奖。其中,机电工程学院卢政委等同学的作品《安全开关》、物理与电子科学学
- 1 -
院唐现彦等同学的作品《手指键盘》分别荣获第十届、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11年10月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为进一步浓厚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育和锤炼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学校决定举办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赛事准备工作,确保竞赛圆满成功,力争在明年全省和全国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附件:1. 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方案
2. 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
3. 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 2 -
附件1:
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宗旨
本次竞赛旨在激励全校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世纪科技进步的要求,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不断提高我校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浓厚校园科技学术氛围。
二、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一)参赛资格
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二)参赛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限定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高新技术作品与小发明、小制作)三大类。参赛作品必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参赛作品必须是距全国竞赛决赛申报日(2011年7月1日)前的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3、参赛作品须作者本人或竞赛小组集体申报,每件作品需有相关专业一至三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推荐、指导。
4、参赛作品经各学院组织的初赛评审后,2011年3月15日前由各团总支统一报送团委。每个学院选送的作品数量为3-10件。
5、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 3 -
三、日程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0年11月,下发大赛通知;各学院按照文件要求及时部署,做好宣传、组织、作品筛选等工作。
(二)竞赛开展阶段
1、初赛评审(2010年12月—2011年3月):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初赛评审,筛选出3—10件优秀作品报送团委,参加校级复赛。
2、校级复赛(2011年3月下旬):2011年3月15日前,各团总支上报《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附件3)及参赛作品(申报书和参赛作品一起装订,一式三份)。3月下旬,团委组织专家对各学院上报作品进行复赛评审。
3、校级决赛(2011年4月上旬):复赛晋级作品进一步完善后,通过校级决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
4、省级竞赛:4月底,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全国决赛:6月15日前,报送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初赛;暑假期间,入围作品进一步完善与制作;10月,晋级全国决赛作品赴西北工业大学参加全国终审决赛。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1月)
2011年11月上旬,评选表彰获奖项目和团体。 四、表彰奖励
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名,并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对各学院上报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定,对排名前四位的学院进行表彰。
团体总分计算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20分,优秀奖作品每件10分,通过资格审查的复赛报送作品每件5分。获省级奖的作品最终得分=校级奖等次分+全省奖等次分×1,获全国奖的作品最终得分=校级奖等次分+全省奖等次分×1+全国奖等次分×2。
- 4 -
附件2:
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
学院团总支 (盖章)
序号 作品名称 类别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学历 合作者及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备注 说明:1.类别请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 2.学历一栏填写团队成员中的最高学历。
3.合作者请填写该作品其他参与者。
4.备注一栏请注明作品来源,如校、省、国家级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已获奖的其他校、省、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项目。 5. 请于 2011年3月15日前报团委社团工作部,电子版同时发团委邮箱wfutw@163.com。
-5-
附件3:
序号: 编码:
第十二届“挑战杯”
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所在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6-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所有申报者均需填写D、E表,并按要求盖章。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报送作品须一式三份打印稿,在规定时间内由各学院团总支统一报送至团委办公室。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各学院团总支或校团委社团工作部(联系人:李霞老师,电话:8785701,邮箱:wfutw@163.com)咨询。
- 7 -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姓名 申报者情况 学院 学历 姓 名 合作 者情况 性别 年级 年龄 性别 学制 学历 出生年月 专 业 联系电话 作品名称 所在单位 说明:本表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学院 学历 性别 专业、年级 学制 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 作品名称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其他作者情况 说明:本表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6-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学院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作品全称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作 品 分 类 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 独特之处 作品撰写的 作品的实际应用 价值和现实意义
- 9 -
学 术 论 文 文 摘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 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 鉴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 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 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学院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6-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学院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全称 作品所属 领 域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科学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性、先进性 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 指导意义 作 品 摘 要
- 11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 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 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主要调查单位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及调查数量 个 人次 学院审核意见 调查方式 (签章) 年 月 日
-6-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学院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 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作品分类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13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 阶 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专利申报情况 学院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6-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 15 -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 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 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 情况 姓 名 办公电话 性别 年龄 职称 手机号码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 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 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其它说明 -6-
E.参赛作品打印处
主题词:挑战杯 课外学术科技 竞赛 通知
共青团潍坊学院委员会 2010年11月30日印发 校对:李 霞
- 1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