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伟 (伊春市乌马河区人民检察院,伊春153000) 【关键词】检察职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矛盾的根源 依靠人民贯穿于各项检察工作之中.有 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 会公平正义.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一、不仅需要司法手段。在可能的情况下还 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道德等多种手 段。案件解决不好就会引发新的社会矛 社会矛盾的根源性就在于不受约束 的权力对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干预 和对于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支配。我国 已经进入经济发展关键期和社会矛盾凸 现期.改革的时间拖得越长,新旧两种体 制之间积累的矛盾就会越多:既得利益 者积累了更多的利益,也就有更多的动 力去阻挠可能影响自己利益的进一步改 革。因此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根源在于 改革不彻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面临社会的种种矛盾,检察机关到 底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检察工作人员 常常应该思考的问题。宏观的司法改革 需要在大的层面上进行运作.但在执法 办案中坚持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却 是我们每个检察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 任。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 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 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实 现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的缺失将导致社会矛盾的 激烈冲突。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扭曲了 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进步,除了经济 层面的发展外.文化层面的同步发展是 异常重要的,我们所倡导的“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就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人 类社会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等)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们大脑之中 的.它们始终扎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 且与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现实中, 由于人们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丧失了信 心.产生了强烈的仇富心理。一旦遇到矛 盾和纠纷.往往难以平息,有些问题甚至 会转化为与社会的对立。而法律从一定 意义上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 道防线.检察机关肩负着坚守这道防线 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职责。如果在法律方 面也不能彻底坚持住公平正义这条底 线.那么不仅不能化解社会矛盾。而只会 激化社会矛盾。检察机关应深入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 法律至上,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职责,始终坚持把为了人民、保护人民、 二、当前社会矛盾涉及检察机关的 具体方面 当前社会矛盾涉及检察机关的主要 是当事人对检察机关在部分案件处理上 的不满。认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 的待遇等。老百姓认为司法不公、官官相 护、反腐力度不大等社会矛盾都不同程 度地涉及检察部门。主要表现在: 一是腐败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 点.虽然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清 正廉洁,公平执法,但不排除个别检察干 警利用手中职权徇私枉法,贪污受贿,影 响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的威信。司法领 域的腐败,群众反映强烈,对执法犯法表 示很难理解.要求严格惩处。 二是发生腐败后.检察机关作为反 腐工作的职能部门,反腐的力度成为人 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检察机关,肩负着维 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任.是“社 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被人们寄 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但由于种种原因, 也使人民群众时常期望,有时“失望”。如 认定职务犯罪事实要靠证据证实,而有 些上访人到检察机关举报往往只反映他 们怀疑的事实.要求检察机关追究其刑 事责任.却提供不出相关证据。在调查 中.有些案件由于时过境迁,有关账目等 证据材料因保管不当而损坏、丢失;或由 于其他原因而难以取得,有些事实难以 查清:或是涉案主体身份不符,不属于检 察机关受案范围;或是案件不属检察机 关管辖等原因,检察机关据此作出不予 立案决定,上访人由于对检察机关处理 决定不理解。 三是刑事案件处于高发期,犯罪率 不断攀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一定地 方仍然得不到保障。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基层稳定、阻碍 基层经济发展的一大毒瘤。这些案件大 都是因山林、土地、家庭伦理纠纷而诱发 的伤害案件、未成年犯罪案件、无业、闲 散人员犯罪案件。这些刑事案件的一个 重要特点是案情琐碎.案件的顺利解决 盾。 四是群众涉检上访案件增多。随着 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经济纠纷及 因这些纠纷引发的各类案件呈上升趋 势,矛盾纠纷激化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上 访,出现了表达方式组织化的群访、表达 方式极端化的缠访、闹访等倾向。这些与 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期望有很大关系。发 生涉检矛盾后,部分干警不能正视矛盾, 而是选择回避矛盾,诸多矛盾冲突不能 及时协调和化解。 三、检察机关如何做好化解社会矛 盾工作 检察工作不能成为引起新的社会矛 盾的起点.而应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 力军。检察机关发挥自身职能,能够促进 社会主义民主法洽,而民主法治的建立, 无疑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检察 职能的充分发挥能够缓解公共权力与公 民权利之间的冲突.保证国家权力行使 的正当性、廉洁性,保障公民权利的顺利 实现.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由此推动民 主法治、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的构建。检察机关不仅要准确执行法律. 严格依法办案.还要积极主动做好释法 说理.通过法制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有序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以促进基 层的稳定、和谐。由此可见检察机关的责 任重大。 一是有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 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必须 坚持把好入口关.优化队伍结构,选拔高 素质的法律人才充实到检察队伍中来。 必须坚持培养检察官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检察官在执法办案中始终牢记公正廉 洁执法,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实现 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将利用手中职 权徇私枉法,贪污受贿,影响检察机关在 人民群众中威信的害群之马清除出检察 队伍。检察机关只有自己模范地执行法 律,做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才能有效 地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二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下转67页) 活力2010・8 65 三是在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方面,要围绕保障民生和维护公平正义 全面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牢固树立以业 务工作为中心的思想,通过执法办案活 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采取有 效措施.全面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 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坚 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化社会 兵,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运用法律的能 力,准确把握法律精神,准确把握案件本 质;另一方面,广大检察人员要切实增强 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为民宗旨.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 法律至上.确保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 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和监督观,坚决摒除特权思想和霸道作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要提高准确把握矛盾性质,准确 把握社会反映的能力.努力实现检察工 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再次,要特别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 设。领导班子建设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 中之重。要坚持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法律 监督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领导班子的 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对领 督.特别是要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 动的监督,加大对裁判不公的监督.加强 和改进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监 风,加强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高深入 践行检察工作主题的能力.提高领导检 督。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 监督、规范监督。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 映强烈的问题。突出监督重点,狠抓薄弱 环节,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措施,促 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从严治 检的方针,要以“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公 正执法”活动为契机,狠抓队伍纪律作风 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严格、公 正、文明、廉洁执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 行为,维护检察队伍的良好形象。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的业 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开阔他 们带队伍、抓业务、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 展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 质和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危 进诉讼监督工作开展。 三、强化检察队伍建设的本领,进一 步增强法律监督能力 检察事业的发展必须建设一支政治 务工作能力建设。要突出抓好队伍专业 化建设.注重检察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 教育和业务技能训练.注重检察职业道 德修养.注重检察职业精神培养,以领导 骨干和业务一线检察官为重点.突出抓 好检察机关“带头人”和执法办案“主力 军”的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 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检察队伍。一 方面,要高度重视检察干警法律监督能 力的提高,刻苦精研法律.加强岗位练 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努力把领导班子 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 坚定、作风优良、能力强、素质高的检察 队伍。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就要结合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 活动.不断增强检察干警的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和群众观念,突出抓好领导班子 建设,大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增强敢于 监督的意识和善于监督的本领。 政策,善于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坚 强领导集体。检察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 检察长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讲党 性,重品行,做表率,坚持“三个至上”,自 觉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法。 收稿日期:2010—08—18口 (编辑/永安) 首先,要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 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 (上接65页)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服务 经济建设大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侦查 (3)强化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监 督。通过提前介入等手段,在了解案件基 以势压人,也不轻易承诺,对就对,错就 错,以理服人。二要认真学习,提高法律 本情况、引导侦查取证的基础上,对侦查 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从中发 现是否的有刑讯逼供、违法取证、超期羁 押等违法或犯罪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切 实保障人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只有社会稳定这个前提做保障,经济建 设才会得到顺利发展。 三是做好刑事检察工作,严把案件 质量关。发挥好法律监督职能。保障人 权.维护司法公正.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 正义.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可靠的司法 保障。检察机关做好刑事检察工作,加强 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的法 律监督.既要防止打击不力,又要注重保 政策水平。坚持依法办案,细心向上访人 解读法律、讲明政策,对上访人提出的不 活动监督、诉讼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执 行监督等职能。重点监督纠正有案不立、 以罚代刑、有罪不究以及滥用职权违法 插手经济纠纷、违法立案、徇私枉法等问 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合理要求不予支持。三要加强责任,提高 诚恳信川水平。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当 事人合法利益的大局做好息诉罢访工 作,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做到案结事 了。 (1)要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移 送犯罪案件的监督工作。一般行政执法 部门所办理违法案件,如涉嫌制假、售 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 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日渐激化,化 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 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需要长 期的大量的艰巨的工作。因此检察机关 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更要坚持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检察机关的历史使 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 职能.提高自身队伍素质,严厉打击刑事 假、涉税等案件,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对于 其中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及时通知其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的刑事责任, 防止涉嫌犯罪的人逃避法律的制裁。加 强对此类案件的监督和打击,对规范社 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积极 的作用。 障人权,既要深入调查司法和执法背后 的腐败案件.又要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坚决监督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 犯罪.加大反腐力度,做好涉检信访工 作.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 盾,实现社会稳定。 收稿日期:2010—08—18口 (2)要强化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 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普遍地树立 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有效地维护公平正 义,化解社会矛盾。 督。对民事、行政诉讼中徇私枉法、滥用 职权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 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的裁判要坚决予 以纠正.对涉嫌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 四是进一步提高接访水平。一要端 正态度,提高说服解释水平,不仅内容正 确,符合法律、政策和民风良俗,分析和 解答的方法也正确,不生硬也不迁就,不 (编辑/永安) 任.以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 权益 活力2010.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