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明显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题,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本人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建议。
一、创设自主语言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人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要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营造一个师生、生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相同类型的问题;要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开放式讨论和辩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时,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Why? 回答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几种电影类型,还可以让学生谈论其他喜欢的电影类型及原因,然后自然过渡到Who is your favorite actor / actress? Why?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创新思维。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4 Reading部分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时,教师就可用以下问题开展讨论:Can helping others change your life? Why?通过讨论和辩论,使学生明白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需要我们大家发扬。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7 Reading部分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时,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违反社会礼节的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又如,回答对方感谢的话语时可说You're welcome. 教师可让学生扩展和补充That's all right. OK. It's my pleasure. Not at all. 等。通过情境对话等练习使他们明白,在同一情境中可用不同的词句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就没有思维的火花,就不能做第一流创造性的工作。”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围绕一个“疑”字,有疑才会产生问题,有问才能引人深思。创新往往是在问题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教师设疑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适当给予暗示。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地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之一。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上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充分利用英语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习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10 I?蒺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后,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未来,让学生试着畅谈自己的理想,积极构想实现理想后要做的事情。如一位男生说:“I'm going to be a policeman. I'm going to catch thieves. I'm going to keep our city safe.” 许多学生都想象着自己的将来,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很多学生的回答都出乎我的意料,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所产生的效果。 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独立开启创新思维,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不断创新。例如,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这一课时,可把桌子拉开变成一条条的“街道”,再在桌子上贴上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交通灯之类的图片,教室就成了一个“小城镇”。为了增加趣味性,再请学生扮演警察来指挥交通,这样便于学生
将自己融入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会用英语问路。又如,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上 Unit 2 What?蒺s the matter? 时,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让学生融入真实看病情境中学会询问病情、回答以及提出相关建议。这样,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地展开会话,形象生动,富有真实感,在课堂上创造了最佳的说的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复述、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和发表演讲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注重多元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思想沟通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情感,运用情感,使学生处于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表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候,严厉的批评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思想,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捕捉学生成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 Good! Very good! Right! Excellent! Well done! You are clever! Good idea! Wonderful! Very interesting! How clever you are! 等富有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当学生活动开展不太顺利时,可对学生说:“Don't worry! Take it easy. 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来鼓励学生。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不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e think it over.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等学生订正好后再进行批改并写上相应的评语。给优生送上“Great! 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Wonderful!”等评语,并提出高要求;对后进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Good! Come on! You'll be great!”,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存在大问题的学生,也要以一种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方法提出建议,如“I hope you can finish your homework! I hope your handwriting will be nice!”,让他们看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在期待中进步。
中学生都希望教师能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学习成果。所以,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才能使学生处于轻松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技巧,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档案袋的回顾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英语的机会,强化竞争意识;要多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挖掘创新思维的因素,创设创新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作者地址: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张杰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