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公德从我做起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第一模块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编写执教者 第二单元 社会公德,从我做起 时间 课时:3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遵守公共场所秩序。 3.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师生合作法、自主习得法 一、新课引入 观看视频:2011年11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的佛山五金城里,两岁的小悦悦过驿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从小悦悦身边经过18个路人,都冷眼漠视,最后是一位拾荒的阿姨施以援手,她才被送医院。 学员讨论:请大家说说对以上示例的看法,尴尬之余,我们该思考国民的社会公德性,如何提高自己的公德水平? 师引导: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标志,对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重要的。 二、 讲解新课 第一课时 (一)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特征: 1.社会公德的含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生存需要。 2.社会公德的特点 (1)基础性 教师创设情景:出示一些图片,展现现代社会我们身边人存在的一些常见不良习惯。 教师讲解: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起码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便易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2)全民性 交流研讨: 教师出示杭州2013年1月8日新闻视频 学员讨论感悟:这个时候你会上前帮助人吗? 教师讲解:刚才看到同学们计论时都觉得在这个时候不出手相帮真是这个人太没社会公德性了。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最大的适用范围。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碰上这种需要大家出力的时候,都是义不容辞的。这是一种道德底线,要从小抓起,全民参与,让公德成为一种习惯。 (3) 历史传承性 师问:你们知道新旧二十四孝?我摘录了其中一些风容,下面我们 来比照一下 生议:旧二十四孝都已经落伍了,从比对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教师讲解:社会公德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例如:新旧二十四孝。当然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增加先进的、合理的内容。 (二) 社会公德的作用: 1.是衡量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学员讨论:“大丈夫做大事不拘小结”这一言论的正误性 教师出示情景: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急需招聘一名业务能力强的副总经理,应聘的人源源不断,但迟迟没有选定。后来一名年轻人到了办公室后发现角落里倒在一的扫帚,便急忙过去将它扶起。结果年轻人意外地成功应聘。经理作出的评价是:当他扶起扫帚的那一刻,我发现他是一个严密仔细并且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慎重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员工 教师讲解:一个人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其道德修养的基本尺度。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这个细节极容易被单个社会个体所忽视。有些人以“大丈夫做大事不拘小结”为理由,不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然后,一个人如果达不到起码的道德水平,它是注定不会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们要自觉加强公德修养,改正不良习惯,才能不断升提自己的精神境界。 2.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交流研讨: 教师创设情景:出示一张公德陋习的自查表。请你对照检 教 学 流 程 查一下,自己平时有下列行为吗?学员对照反省。 教师总结: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小细节,大问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交流研讨:引导学员欣赏美好画面 学员观点:社会处处这样的风景真是好,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让自己的精神文明,道德素质也提高,与社会和谐相应。 教师观点: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从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在我们转塘,道路、行人、交通、地面都是井然有序,体现了我们这里人的社会公德水平。 第二课时 (三)社会公德的内容 1.文明礼貌: 教师创设情景: 一家企业请有合作意向的外商来厂参观,招待热情备至,外商印象很好,正在酒足饭饱之时,厂长一口痰吐到地上,外商皱起眉头,放弃了合作的打算; 一个城市搞对外经济洽谈,会场和沿街挂起了装饰的小红伞,鞭炮声中,一些人争先恐后抢夺这些只值几元钱的小红伞,弄得整个活动秩序大乱,结果可想而知。 学员讨论:创业素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你们认为是什么? 教师讲解: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做事先要做人,不然创业无从说起。 2.助人为乐: 榜样学习:教师出示视频,80后雷锋修脚哥数年免费给孤寡老人修脚。 出示图片 学员讨论:图片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为什么说助人也就是助己?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让我们像关爱自己一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包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等内容。 3.爱护公物: 教师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爱护公物的人和事? 学员自查 教 学 流 程 教师总结: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不占用公家的财物,不化为公私;爱护公共设施,如电话亭、路灯及有关通信线路、交通设施、文物古迹等。 4.保护环境: 老师出示材料(1)遛自己的‘狗’,让别人说去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都市人们的家庭生活。可宠物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麻烦。当我们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映入眼帘的满是小猫小狗和它们的便便,然而很多人往往只顾自己,全然不顾别人,对于别人的劝诫,左耳进,右耳出,坚定了信念:遛自己的‘狗’,让别人说去吧!此等自私自利的做法着实让人唾弃。 材料(2)美国太空船宇航员对我们人类居住的环境有很深的感受,他们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肮脏的地球。我们的地球要变成一个灰色的星球了,我们的环境一直在走下坡,我们在灭自己的巢穴呀!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分为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活环境两个层面,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遵纪守法: 交流研讨(1):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因此,有的人就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盗用他人专利或商标权,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的甚至制造、销售淫秽音像制品。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某高校学员胡斌在杭州市区飙车,将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撞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反思胡斌的行为,在市区飙车,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即便没有发生事故,也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结果一个年轻的生命没了,他最终也受到法律的严惩。 生讨论:遵纪守法包含哪些内容? 师观点:学法,守法,知法,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会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与和谐,并保证社会健康发展。 第三课时 (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遵循人际关系准则。 学会尊重,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 学会真诚,乐于助人,恪守诚信 教学视频:宝马车被刮蹭 教学视频:公交车变救护车 学会礼仪,待人友好,懂礼貌 教 学 流 程 反 思 教学视频:日常礼仪 学员讨论:谈收获 教师讲解: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孤立地生存。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我们一定要懂得以平等宽容、真诚、诚信的与人相处。助人为乐,待人友好,懂礼貌。 2.遵守公共生活道德 公共生活道德是反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共场所公德,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和爱护公共财物两个方面。 公共秩序,是人们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扰乱了这个秩序,就影响到公众的生活,轻则受到人们谴责,重则触犯国法刑律。 学员讨论:假如你在排队,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会怎么做? 视频教学:消防通道停车?你怎么看?请学员生自查有没有这种不道德行为? 教师讲解: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我们应当遵守公共生活的道德,如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去公园玩不要践踏草坪等,不在消防通道停车等其实都属于遵守公共生活道德的范围。 3.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师生一起观看视频大雾版《北京 北京》 学员讨论:这个环境问题,会引发的社会问题有哪些?主要是由哪些不公德的行为所引起的?保护环境我们得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教师观点: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深刻反思下,人类环境公德,包括讲究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热心公益等刻不容缓,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节约用水保护动植物,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非常重要。 三、课堂小结 学员根据知识结构图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标志。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 四、作业 请你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作记录.课本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