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现场实际情况将端子箱内母线保护用电流回路、故障录波用电流回路端子用绝缘胶布封闭。 3 试验接线 未采取绝缘措施的二次接线 对已拆除的二次接线用绝缘胶布依次包扎牢固,对使用的工器具采取绝缘措施。 错误的试验接线 接线完毕工作人员交叉检查。 4 保护功能的动作逻辑不正确的校验作业 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装置技术说明书作业,并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监护。 及定值校验 失控的短接操作 1.使用单根的试验电源线或单芯绝缘导线作为短接线; 2.短接操作前认真多次核对确认应短端子,并在操作时,先短接接入端再短接电源端。 不正确的绝缘试验 断开直流电源、交流电压回路,并断开保护装置的其他有关连线。 残余电荷伤人 工作人员等绝缘试验结束及时充分放电后在继续工作。 5 绝缘试验 未有效沟通 绝缘试验时通知在相关回路上工作的人员,具备安全的条件下方可将实验回路加压。 高压触电 工作时,必须有监护人,工作前再次核对设备编号,严禁单人工作或停留在开关场;使用的梯子必须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10kV 1.5米。 6 恢复二次措施单 不正确的二次接线 严格执行二次安全措施单,执行完之后两人交叉检查,并核对线头的松紧程度,确保无误。 7 恢复定值 误恢复整定 定值恢复完成后两人交叉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打印一份与运行人员核对。 遗漏的二次接线 严格按照自检步骤进行检查。严格执行“五不结束”规定,严格执行二次措施单确认拆除的一、8 工作终结 二次线已恢复并紧固。 临时安全措施未拆除 所使用的临时接地线做好登记,工作负责人会同许可人到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工作点无遗留物件及短接线。 序号 作业步骤/标准及要求/注意事项/作业记录 作业前记录屏柜上空开、把手、压板的状态(注:压板投入为“Ο”,未投为“×”,备用为“—”) 空开状态: 1 把手状态: 2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压板状态:1LP1 115保护跳闸出口 ( ) 1LP2 115重合闸出口 ( ) 1LP4 检修状态投入 ( ) 1LP5 115距离保护投入 ( ) 1LP6 115零序I段保护投入 ( ) 1LP7 115零序II段保护投入 ( ) 1LP8 115零序III保护投入( ) 1LP9 115零序IV段保护投入( ) 1LP10 115双回线相继速动保护投入( ) 1LP11 115不对称故障速动保护投入( ) 1LP12 115低频减载投入 ( ) 1LP13 115闭锁重合闸 ( ) 2 如在执行以下定检工作流程中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无法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流程进行请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管理流程执行 现场工作前必须完成的安全措施(要求:拆除的线头用绝缘胶布包扎可靠,拆除一个线头包一个,带电的回路之间必须保证线头不会搭接引起短路) 3.1应断开的空气开关:断开110kV115断路器保护交流电压空气开关、110kV115断路器保护操作电源空气开关。 3.2应切除的连接片:退出相关跳闸出口连接片 3 3.3应脱开的电流回路中间连接片端子:详见二次措施单 3.4除拆控制回路端子: 详见二次措施单 3.5拆除保护装置网络接口线:详见二次措施单 3.6将带电的电压端子用绝缘胶布作可靠标识。 执行人: 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确认: 保护装置外观及接线、屏柜检查要求: 1.装置面板键盘完整,操作灵活,液晶屏幕显示清楚,运行指示灯显示正常,装置的实际构成情况与设计要求相符,装置中设备安装的工艺质量,以及导线、端子的材质满足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 );2. 反措执行情况检查与现行规程或反事故措施及南网、省网公司事先提出的要求等相符( );3.保护装置内部配线螺丝应紧固可靠( )、外部接线螺丝应紧固4 可靠( )、连接片接线及接触是否可靠( ),无严重灰尘、无放电痕迹,端子箱内应无潮湿、进水现象,装置屏附近应无强热源、强电磁干扰源( );4. 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号正确完整,与图纸资料吻合,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设备及回路的接地情况符合国家规程和反事故措施要求( );5. 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切换压板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确保不脱落、不脱色( );6.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7.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可靠接地( )。 检查结果: 打印机检查、电源插座检查要求: 5 1.检查打印机进、出纸是否正常、打印机色带使用情况、试打印检查打印是否清晰;2.断开保护屏内交流电源插座电源检查交流电源插座极间是否有短路情况、保险是否完好、处理插座上的灰尘; 检查结果: 6 定值整定、修改、核对。要求:装置整定定值与定值通知单核对正确,能正确输入和修改整定值,在直流电源失电后,不丢失或改变原定值,打印功能正常。 检查结果:正常 3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软件版本检查。要求:保证装置程序,装置液晶屏上显示软件版本号和程序校验码应符合相应调度机构规定。 检查模块 RCS-941A 与要求版本一致 7 版本程序 CRC校验码 检查结果: 二次回路的绝缘检验。要求:保护用电流回路、控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测试,用1000V兆欧表分别测试各相电流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大于10MΩ。 工作前的注意事项:通知总负责人和值班员,协调各专业负责人,确保工作期间无人触及被试回路,并派人现场看守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绝缘检验。如在室外110kV城大线8 端子箱摇绝缘时,注意母差用的电流回路、故障录波电流回路不能摇绝缘。检验数据如下: 电流回路 A411 B411 C411 N411 控制回路 1 2 37 7 检查结果: 逆变电源的检验。要求:逆变电源在厂家承诺的使用年限到期后必须及时更换。一般使用期限为8年。逆变电源的自启动性能,合上装置逆变电源插件上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调至80%额定电压,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此时逆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应亮。电源装置稳定性及可靠性检查,逆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应亮,保护装置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断开装置电源空气开关,拆除装置电源正负端子,在拆下来的正负端子分别加入直流220V电源,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在保护装置背板上确认输入的正确性。在装置上读取24V电源。 9 项目 标准值 实测值 正常范围 8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24V输出 8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10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24V输出 10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22.8V——+25.2V 11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24V输出 110%额定电压下输出测试 缓慢上升至80%额定电压 逆变电源自启动情况 突然断合直流电源 保护装置工况 输入平衡度及精度检查。要求:在调试菜单中,分别察看显示结果。 10.1零漂检查。要求:需在保护装置上电5分钟后,方可进行测试。在进行零飘检查时,进行本项目检验时要求保护装置不输入交流量。 10 方法:装置各交流端子均开路,利用面板上的人机对话功能(或运行PC机调试软件的零漂检查命令),使人机对话功能进入VFC-DC菜单后,在LCD上逐项显示各模拟量输入通道的零漂值,要求在-0.1—+0.1范围内。如不满足,可调整VFC插件上调零漂的电位器RW2n(n=1—9)。 项 目 Ia Ib Ic 3I0 Ua Ub Uc 4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标 准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实测值 10.2模拟量保护精度检查:装置采样值与外部表计测量值误差小于±5%。因保护装置功能软压板只要有一块在投入时,在做模拟量时,保护装置一直在启动,读不出模拟量数值,在做模拟量时,必须退出保护装置所有出口软压板功能后,才读得出模拟量。 检验方法:按以下幅值输入测试仪,读保护装置模拟量记录数据填入以下表格内。要求:装置采样值与外部表计测量值误差小于5%。要求:±5% 内容 输入模拟量 IA IB IC UA UB UC UX 0.5A 5V 1A 10V 显示幅值 2A 30V 3A 40V 4A 50V 5A 60V 10.3模拟量相位及极性检查。输入模拟量:IA:1A∠-600 ;IB:1A∠-1800 ;IC:1A∠600;UA:50V∠00;UB:50V∠-1200;UC:50V∠1200 通道测试 角 差 通道测试 角 差 (Ua-Ub)° (Ua-Ia)° (Ub-Uc)° (Ub-Ib)° (Uc-Ua)° (Uc-Ic)° 结论: 保护开入量检查。进入“保护状态”菜单中“开入状态”子菜单,在保护屏上分别进行各接点的模拟导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入量状态应有相应改变。要求:各开入量状态应能正确变化,并重复检验两次。 检验方法: 利用面板上的人机对话功能(或运行PC机调试软件),使人机对话功能进入VFC-VI-DI子菜单,给用于非遥信开入的各开入量输入端子分别加+24V开入电源(X26端子),此10 时LCD应有对应开入量端子号的显示“DI:XX”。否则应检查该开入量的电路或光隔芯片。 名称 方法 检查结果 名称 方法 检查结果 外部信号复归 按复归按钮 零序IV段投退 投退压板 距离保护投退 投退压板 不对称故障速动投退 投退压板 零序Ⅰ段投退 投退压板 双回线相继速动 投退压板 5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零序II段投退 投退压板 低周减载 投退压板 零序III段投退 投退压板 闭锁重合闸 投退压板 检查结果: 距离保护检验。要求:距离保护的动作行为符合设计动作逻辑。 检验方法:①保护装置处于与实际运行相符的状态,投入距离保护软压板,由测试仪输出故障态的时间应大于相应被校验距离各段的整定时间。角度为60℃。本装置所有Ⅰ段保护(包括零序保护Ⅰ段)所以要通过控制字整定带宽固定150ms延时出口,是为了保护证与线路上挂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时间相配合,如果线路上没有挂有变压器,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字将此时间定值整定成零秒。②分别模拟A相、B相、C相单相,和AB、BC、CA相间正向瞬时故障(每段应至少模拟一种故障类型),并使装置测量阻抗分别为m*Zzd(Zzd为段接地或相间距离保护定值,m为故障测量阻抗系数),在0.95倍(m=0.95)定值时,应可靠动作;在1.05倍(m=1.05)定值时,应可靠不动作。③分别模拟单相接地、两相和三相反方向故障(测量阻抗取0.1Zzd),距离保护应可靠不动作。 名称 Zzd(Ω) tzd(s) 模拟量倍数 Z(Ω) 动作时间(s) T 0.95Zzd 相间I段 1.05Zzd 反向0.2Zzd 11 0.95Zzd 相间Ⅱ段 1.05Zzd 反向0.2Zzd 0.95Zzd 相间Ⅲ段 1.05Zzd 反向0.2Zzd ABC三相反向故障 0.1Zzd 名 称 Zzd(Ω) tzd(s) 模拟量倍数 Z(Ω) 动作时间(s) T 0.95Zzd 接地I段 1.05Zzd 反向0.2Zzd 6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0.95Zzd 接地Ⅱ段 1.05Zzd 反向0.2Zzd 结论: 零序保护检验。要求:零序保护的动作行为符合设计动作逻辑。 检验方法:①保护装置处于与实际运行相符的状态,投入零序保护软压板,由测试仪输出故障态的时间应大于相应被校验零序保护各段的整定时间;本装置所有Ⅰ段保护(包括零序保护Ⅰ段)所以要通过控制字整定带宽固定150ms延时出口,是为了保护证与线路上挂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时间相配合,如果线路上没有挂有变压器,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字KG1.7将此时间定值整定成零秒。②分别模拟A相、B相、C相单相接地故障,定值单零序Ⅰ、Ⅱ、Ⅲ、Ⅳ电流值、时间值输入在校验装置测试仪零序菜单,在0.95倍(I=0.95)定值时,应可靠不动作;在1.05倍(I=1.05)定值时,应可靠动作;在2.0倍(I=2.0)定值时,应分别测量动作时间。 名 称 Izd(A) tzd(s) 模拟量倍数 动作电流 动作时间 1.05Izd I段 0.95 Izd 反向2.0 Izd 1.05 Izd 12 II段 0.95 Izd 反向2.0 Izd 1.05Izd III段 0.95 Izd 反向2.0 Izd 1.05Izd IV段 0.95 Izd 反向2.0 Izd 1.05Izd 零序过流加速 0.95 Izd 反向2.0 Izd 结论: 7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TV断线过流保护检验。 检验方法:① 投入过流软连接片,由测试仪输出故障态的时间应大于相应被校验PT断线过流保护各段的整定时间、电流;②0.95倍可靠不动作,1.05倍可靠动作;③TV 断线后过流,在TV 断线的情况下模拟故障。该保护不带方向和电压闭锁,在TV 断线后随距离压板的投入而自动投入。 13 名称 整定电流(A) 整定时间(T) 1.05倍动作电流(A) 1.05倍动作时间(T) 0.95倍是否动作 TV断线过流保护Ⅰ段 TV断线过流保护Ⅱ段 结论: 不对称故障速动保护检验。要求:过负荷保护动作行为符合设计动作逻辑。 检验方法:①.投入不对称速动、II段距离元件,其它保护压板退出;②任一相负荷电流消失时,II段距离经延时切除故障过。 14 名称 Zzd(Ω) tzd(s) 0.95Zzd 动作情况 动作时间(T) 不对称故障速动保护 结论: 操作箱防跳回路检查。要求:操作箱防跳逻辑动作正常。 15 检验方法:在通过操作把手合断路器的同时瞬时短接断路器跳闸接点,断路器的正确动作情况应为先合后分。(整个检验过程中断路器操作把手应该一直处于合闸位置) 结论: 断路器传动试验。要求:断路器能正常分合。(做传动试验前,恢复控制回路二次接线。) 16 检验方法:1.分别经过五防和不经过五防手分、手合、遥分、遥合一次断路器,断路器应能通过五防闭锁正常分合;2.合上断路器带上重合闸功能模拟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动作,断路器能正常分合。 结论: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接点检验。要求:分别短接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报警、闭锁接点。 17 检验方法:短接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报警接点时应有 SF6气体密度降低告警信号发出,短接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闭锁接点时应不能分合断路器。 结论: 18 核对保护装置定值及连接片状态。要求:打印运行定值,和运行人员核对,与调度下发的装置定值通知单核对正确无误,(控制字的检查)。核对连接片与原来状态一致。 检修人员确认: 19 清理工作现场。要求:工作现场保持清洁,无遗留物件,所有措施已经恢复,检修设备已经恢复至许可前的状态。 8
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作业指导书 20 缺陷的处理情况。要求:对定检工作中消除的缺陷现场与运行人员确定,关闭缺陷处理流程。 21 存在的问题及说明: 作业结论 作业人员 作业负责人 班组长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