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获奖教案《6、7减几》

来源:伴沃教育


苏教版一年级获奖教案《6、7减几》

第6课时 6、7减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4~55页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认识6、7减几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可以根据一幅图说三句话,认识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并能说明相应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口算6、7减几。

2.使学生经历看图写两道减法算式并口算得数的过程,发展观察、判断、推理等初步能力;在比较、归纳和整理算式的活动中,初步感受比较、归纳和有序整理等方面的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现实情境里的减法计算问题,获得计算正确、发现规律等方面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相关联系,逐步形成主动探究、细致思考、认真书写等意识。 [教学重点]

6、7减几的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7以内的数字卡片两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5-1 5-2 4-1 3-1 5-4 5-3 4-3 3-2

让学生口算,选择两道说说表示的意思和算法。再让学生一组一组齐读算式。 指出:减法表示从一个数里面去掉几(手势表示),求还剩几;口算减法,可以想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样就能很方便地算出得数。 2.数的组成。

小朋友能按顺序说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吗?7呢?

引入:熟练记住6、7能分成几和几,就可以计算6、7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题。 谈话:前一节课,我们看清了植树图的意思,学会了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 仔细观察今天这幅植树图,先互相说说图上植树的有几个小朋友,其中女孩有

几人,男孩有几人。

交流图意:植树的有6个小朋友,女孩有2人,男孩有4人。 (2)提问列式。

现在老师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看看你们会不会列式计算。

第一个问题:一共有6人,女孩有2人,男孩有几人?(让学生模仿说这三句话)

提问:求男孩有几人要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自己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你想的什么算式?(根据口答板书算式:6-2=4)

提问:为什么想到用减法?(让学生结合手势说明想法)得数4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先互相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再和全班分享。(结合手势说明:从6人里面去掉女孩2人,还剩男孩4人。)

第二个问题:一共有6人,男孩有4人,女孩有几人?(让学生模仿说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列出算式:6-4=2。(板书)

启发学生结合手势说明列式的思考,交流算法,并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思: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这两道算式为什么都用减法?

两道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根据6-2=4可以想到哪道减法算式? 让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说明:像6-2=4和6-4=2这两道算式,也是有联系的算式。

指出:根据上面一幅图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如果从6人里面去掉女孩2人(结合用手势),就是男孩4人,要列成6-2=4;如果从6 人里面去掉男孩4人(结合用手势),就是女孩2人,要列成6-4=2。口算时都想6可以分成几和几,算出得数;还可以从第一道算式想到:因为6-2=4,所以6-4=2.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7个萝卜,再在中间画虚线,说明分成两部分。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有7个萝卜,分成2个和5个。

引导:看图可以说三句话:有7个萝卜,左边有2个,右边有几个?(让学生模仿说三句话)

提问:怎样列式?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算式,教师板书:7-2=5. 要求说说为什么用减法算。(让学生结合手势说明)

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模仿说三句话;再要求想想应该写成怎样的算式,让学生在课本上算出第一道算式的得数,把第二道算式填写完整。 交流想算式和得数。(结合板书第二道算式) 提问:这两道算式为什么都用减法?你是怎样口算的?7-5的得数还可以怎样想?

学生齐读两道算式,并强调7减去2等于5,减去5就等于2,这也是两道有

联系的算式。

小结:根据这幅图也写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从7个里面去掉左边2个,就列成7-2=5,算出右边有5个;从7个里面去掉右边5个,就列成7-5=2,算出左边有2个。这两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三、想想做做,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说说每幅图的图意,明白一共几个,分成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再独立填写算式。

学生交流填写的算式,教师将算式分别板书在6减几、7减几对应的位置,并把每组算式读一读。

让学生看图说说每组里各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口算方法。 追问:看到7-3=4,你马上能想到哪一道算式?看到6-1=5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出得数,再交流得数,说说怎样算的。

提问:哪两道是有联系的算式?一起读一读。(把三道算式分别按得数板书在相应的位置)

追问:根据7-1=6可以算哪一道算式的得数?

提问:6减几的算式有哪些?7减几的呢?6-3为什么只有一道算式? 让学生读算式,想办法记一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树上有几个小鸟的家,你知道小鸟应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家吗? 你怎样帮助小鸟找到家呢?

让学生连线,再反馈交流,结合选择几道说说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按题组完成计算,填写得数。 学生交流得数,教师板书。

引导:小朋友读一读每组算式,再讨论讨论:每组题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看能不能发现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适当帮助说明。

指出:减号前面的数不变,减去的数越小,得数越大;减去的数越大,得数越小。减号后面的数不变,减号前面的数越大,得数越大。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黑板上出示卡片7,再每次拿出不大于7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和得数。 黑板上出示卡片6,再每次拿出不大于6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和得数。 出示卡片7(或6),再拿出另一个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7只蜻蜓可以分成几只和几只?你能想到哪些分法,写出哪些减法算式?

自己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交流并整理算式,引导有序说出所有7减几的算式。 补充6-□=□,引导学生整理。

让学生按顺序记一记6、7减几的算式。 四、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指出:通过这节课,大家知道了看一幅图一般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这两道算式是有联系的。我们一起再一组一组地读一读。

在算6、7减几的减法时,可以想6或者7可以分成几和几来算得数,还知道了可以根据一道减法算式的得数,算出另一道有联系的算式的得数。 2.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第7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面练习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关于6、7的加、减法计算的整理,了解得数是6、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内容结构,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应算式的得数。

2.使学生在整理和练习过程中,解释自己对知识、方法的认识和想法,进一步体验知识内部的联系和相关规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和简单的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计算的应用意义,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探究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聆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卡片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揭示课题

1.回顾学习内容。

谈话:前两节课,小朋友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你能回顾一下都学会了哪些内容吗?(学生回顾,如已经学会的算式、算法,看图说三句话,

一幅图一般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有时只能列两道有联系的算式等。) 2.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主要让小朋友能更加熟练地口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减几,更能说明加法、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并且能看图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 二、练习口算,提升技能 1.整理加法算式。

出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卡片。

提问:你觉得这里11道算式可以怎样分成两类?(学生回答后,分为得数是6和7的两类。)

你还能有序地说一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让老师按顺序排一排吗?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呢?

选择几道让学生说说口算得数可以怎样想。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做练习六第1题。

(1)谈话:刚才这些加法算式里,许多是有联系的算式。请小朋友看黑板上0~7的数字卡片(两张数字卡片3),同桌找一找哪两张相加等于6,每次说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

学生交流。结合交流,每次把学生说的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按放在一起的数字卡片,集体一组一组地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2)谈话:哪两张相加等于7呢?先同桌讨论,每次说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学生交流,再把相应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集体一组一组地说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3.整理减法算式。

出示6、7减几的算式卡片。

提问:这些算式又可以怎样分成两类呢?(学生回答后分一分) 还能找一找有联系的算式吗?试着说说看,老师给你排一排。 选择几道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让学生按6减几、7减几的分组算式集体读一读。 4.做练习六第2题。

你能从黑板上这些数字卡片中每次选两张,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并很快说出得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你能说出哪些减法算式。

组织学生交流:我选几和几,几减几等于几。学生倾听,判断、纠错。 5.口算。

任意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得数。 6.做练习六第3题。

谈话:下面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都能做对。现在用2分半钟时间,小朋友把得数填在等号后面。

学生交流得数,结合了解学生口算的对错、速度等情况。 让学生改错、补算。 7.做练习六第4题。 谈话:海洋中的鲸鱼和海龟也来给小朋友加油了。你能看懂这道题是什么意思,要怎样做吗?

说明:身上得数相同的鲸鱼和海龟要结成好朋友,你能先算出每题的得数,再帮它们连一连结成好朋友吗? 学生计算、连线,交流。 三、练习含义,深化理解

1.做练习六第5题。

谈话:我们已经会口算上面这些加、减法算式的得数,还学习过加、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我们一起看第5题。

(1)请看左边的图,先想想图上什么意思,再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2人甩绳,4人跳绳,合起来一共6人。

引导:2人甩绳,4人跳绳,可以提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请小朋友试着说三句话。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人,要用什么方法算?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 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交流算式,板书两道不同的算式。

提问:为什么可以列成加法算式?(交流时要求结合手势说明)第一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第二道呢? 让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指出:要把甩绳的和跳绳的人数合起来(手势),就要用加法算。一幅图一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两道算式是有联系的,得数相同。

(2)请看右边的图,你知道一共几人,正在打球的几人,等待打球的几人吗? 让学生交流,明确一共7人,2人打乒乓球,5人等待。

引导:一共7人,2人打球,可以算什么?(让学生说三句话,组成问题) 求等待打球的有几人,要怎样列算式?(口答)

引导:根据图上一共7人,5人等待,能求什么?(说三句话) 要求打球的有几人,你能列出算式吗?(口答)

要求:根据刚才的问题,请在课本上填写不同的算式。 学生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第一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交流时要求结合手势说明)第二道呢? 指出:从7人里去掉2人(手势),还有5人,要用减法列成7-2=5;从7人里去掉5人(手势),还有2人,要用减法列成7-5=2。所以,一幅图一般也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2.做练习六第6题。

请小朋友看第6题里的两幅图,先说说从每幅图里你知道了什么,再填写下面的算式。

交流:第一幅图什么意思?列出的什么算式?(板书算式)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板书算式)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第二幅图什么意思?列出的什么算式?(板书算式) 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看这幅图还能怎样列减法算式?(板书:7-4=3)这道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追问:现在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加法算,什么时候要用减法算吗?(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一部分用减法算。) 四、思考探索,拓展视野 1.做练习六第7题。

让学生观察图,要求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提问:☆比○多的是哪一部分,你想怎样把它分开?(学生画虚线) 让学生看图填空,交流结果。

追问:☆比○多3个,就是○比☆少――(3个)。 学生集体读一读填写的结论。 2.做练习六第8题。

引导:请小朋友看图,看看这一串上都有什么。

让学生找找排列上的规律,想想袋子里要放什么物体。和同桌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说说理由,明白按什么规律思考的。 3.做练习六第9题。

指导学生描摩算式,并算出得数。 五、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要求:小朋友虽然都掌握得不错,但还要进一步努力,更加明确什么时候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口算加、减法时怎样想得数,什么样的两道加法或减法出算是有联系的算式等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