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戚 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义:旁系亲属。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妻子 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爱人(女方)。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3.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旱与之绝。(《赤壁之战》)4.非常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今义:很、大(副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所以 古义:①……的原因;②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8.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9.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10.更衣 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11.无日 古义:不久。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12.殷勤 古义:关切、问候。今义:热情、周到。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
13.唧唧 古义:①织布机声。②叹息声。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4.豪杰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陈涉起义》)
(《伶官传序》)
15.往往 古义:①处处。②时常,常常。今义:常常。
1
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起义》)
(《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6.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17.肉食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今义:肉类食物。
例如:申章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18.鱼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今义:鱼的肉。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19.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今义:品质恶劣。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0.不过 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21.其实 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副词)。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书》)
22.春秋 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23.陇断 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
(《出师表》)
24.美人 古义:歌伎、宫妃。今义:美貌女子。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25.左右 古义:侍卫人员。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26.结束 古义:整装。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27.约束 古义:①盟约。②法令制度。今义:限制。
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28.大风 古义:麻风病。今义:大的风。
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治平篇》)
29.一切 古义:一律、一概、任何。今义:所有的。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梦溪笔谈》)
2
30.宣言 古义:公开扬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例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1.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32.牺牲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今义:为正义而死。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33.交通 古义:①勾结。②互想通连。今义:来往和运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
(《孔雀东南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34.扶老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例如: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辞》)
35.秋天 古义:秋季的天空。今义:秋季。
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6.可恨 古义:痛惜。今义:令人憎恨。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37.留意 古义:考虑。 今义:当心,注意。
例如:先生可留意矣
(《中山狼传》)
(《马钧传》)
38.举手 古义:①动手。②告别时的动作。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例如:先生举手击狼
(《中山狼传》)
(《孔雀东南飞》);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39.老子 古义:老人。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
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
(《中山狼传》)
40.鞠躬 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地、谨慎地。今义:行礼。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
(《中山狼传》).
(《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小生 古义:青年人。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42.虽然 古义:尽管如此,虽说如此。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例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43.一毛 古义:①一根小草。②一根汗毛。今义:一角钱。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
(《公输》)
44.怠慢 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
3
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劝学》)
45.口舌 古义:口和舌,指说话。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例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46.不好 古义:不美。今义:坏。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47.丈人 古义:①老人。②长辈。今义:岳父。
例如:愿丈人一言而生。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8.风流 古义:①杰出、英俊。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9.操持 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0.开张 古义:广泛。今义:店铺开业。
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苏武传》)
(《念奴娇·亦壁怀古》)
(《中山狼传》)
51.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52.妖怪 古义:妖异、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
例如: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合之凶。53.有意 古义:①愿意。②有某种打算。今义:居心。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将军岂有意乎?
(《隆中对》)
(《冯谖客孟尝君》)
54.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
55.山东 古义: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今义:山东省。 例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6.不避 古义: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
(《过秦论》)
57.人情 古义:人的常情。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58.把握 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例如: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论贵粟疏》)59.县官 古义:朝廷。今义:如县、县令。
例如:今募天下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论贵粟疏》)(《原君》)
4
60.致意 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今义:表示问候。
例如:宁可致意耶?
(《柳毅传》)
61.反复 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今义:重复。
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62.从容 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今义:不慌不忙。 例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
63.慷慨 古义:①理直气壮,意气激昂。②感慨、悲叹。今义:大方。 例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柳敬亭传》)
(《指南录后序》)
64.便宜 古义:有利和应该做的事。今义:物品价格低。 例如:释之既有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
65.无赖 古义:①胡作非为。②活泼好玩。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例如: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那州,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66.故事 古义:①先例,旧事。今义:起初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67.南面 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今义:南边。
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68.老大 古义:年龄大。今义:长史,长子,船老大。
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69.可怜 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今义:值得怜悯。
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70.小子 古义:①小孩子。②长辈称晚辈。今义:①北方人称男孩;②对青年人鄙称;
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71.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
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
?2.斗争 古义:吵闹,打架。今义:泛指对抗性行为。
例如: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羌村三首》)
73.同志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例如:甲奉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徐光启《甘薯疏序》)
74.活人 古义:养活人。今义:活着的人。
5
例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 75.于是
<徐光启《甘薯疏序》)
古义:在此。今义:承接连词。
(《捕蛇者说》)
例如: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旱。
76.中心 古义:心里。今义: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③事物的重心。
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叶公好龙》)
77.中间 古义;中,当中;是,夹杂着。今义,当中。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78.束手 古义:投降。今义:没办法。
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79.指示 古义:指出,给人看。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80.行为 古义:行,品行;为,做。今义:举动。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81.父兄 古义:有时单指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
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
82.赤子 古义:①百姓。②初生婴儿。今义:小孩子。
例如:皆我东南卒子膏血也。
(《方腊起义》)
赤子之心。 (《孟子·离娄》)
83.以为 古义:以,把;为,当做。今义:认为。
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84.可以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今义:能够。
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85.从而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今义:连词。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86,至于 古义:①终于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③到达。今义:表示另提
一事的连词;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出师表》)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 罕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
87,初一 古义:刚刚开始。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88.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6
89.会计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今义: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90.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91.作文 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92.以往 古义: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今义:从前。 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93.感激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今义:深深的感谢。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94.因而 古义:趁此。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95.具体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例如:变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96.智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死,诚不得已。 (《六国论》)97.前进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98.或者 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 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封建论》)
99.即使 古义:即,就;使,让,叫。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例如:即使吏座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
100.精神 古义:①指神志、心神。②指灵魂。今义:①指人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
状态;②宗旨,主要的意义。 例如: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
(《促织》)
(《订鬼》)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
7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指刘兰芝的兄长。⒎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
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⒏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⒒ 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偏义在“姥”,“公”是衬字。偏义在“国”,“家”是衬字。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⒔ 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⒕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⒖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⒘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⒙ 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4. 噌hóng如钟鼓不绝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偏义在“异”,“同”是衬字。偏义在“巷”,“陌”是衬字。偏义在“远”,“近”是衬字。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2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
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 曾不吝情去留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