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可能是
x(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1011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011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10g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0g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10A.以大小为
2. (2016·辽宁大连高三月考)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g=10 m/s2)(
)
A.滑块的质量为0.5 kg
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C.第1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 JD.第2 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1.5 W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8 页
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不带电
C.断开S后的很短时间里,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D.断开S后的很短时间里,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负电
4. 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v=15m/s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h=10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2)A. 1s
B. 2s
C.
317s D. (2+6)s25.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0时并排行驶,则( )
A.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B. 在t=3s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6. 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²。可求得h等于( )
A. 3.75m B. 2.25m
第 2 页,共 8 页
C. 1.25m D. 4.75m
7.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4∶1,电压表V和电流表A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L=12Ω,AB端电压u1242sin100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V的读数为96VC.电流表A的读数为0.5A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
8.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 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x0处,在t=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在t1时刻相遇,则x0=B. 若甲、乙在C. 若x0=
1x3t13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t1223x ,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41D. 若x0=x,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
29. 一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第1s内通过1m,第2s内通过2m,第3s内通过3m,第4s内通过4m.该质点的运动可能是( A. 变加速运动
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 匀速运动
D.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0.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8 页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00 ND.滑杆长4.5 m
1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下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 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 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 0~t1时刻,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2.如图所示,可以将电压升高供给电灯的变压器的图是(
)
13.一个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下列的哪个物理量不相等 A、交变电流的频率 C、电功率
B、电流的有效值D、磁通量的变化率
14.(2016河南名校质检)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
)
第 4 页,共 8 页
A.物体的质量m=1.0 kg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 JD.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1.5 W
15.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15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B. 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5mC.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20m/sD. 2s末重物再次回到原抛出点
)
A. 重物要经过3s才能落到地面
二、填空题
16.有一正弦交流电,它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电压的峰值为________ V;有效值为________ V;交流电的;频率为________ Hz.
第22题 第23题
三、解答题
17.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提前服役,势必会对南海问题产生积极影响。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战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试求:(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舰上无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甲板至少应为多长?
(3)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160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
第 5 页,共 8 页
桓仁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
析
】
2. 【答案】BD
【解析】【参考答案】BD
3. 【答案】AD【解析】
试题分析:闭合S稳定后,线圈L相当于导线,则电容器被短路,则其电压为零,故A错误;当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被短路,则其电压为零,电容器的a极板不带电,故B正确;断开S的瞬间,线圈L中电流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结电容器充电,根据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变,则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故C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了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4. 【答案】ABC5. 【答案】C6. 【答案】C7. 【答案】C【解析】
第 6 页,共 8 页
试题分析:由u1242sin100t(V)可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错误;原线圈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为24V,由于n1∶n2=U1∶U2可知,U2=6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6V,B错误;这样电流表的示数IU26C0.5A,
R12正确;灯泡消耗的功率P=U2I=3W,而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因此变压器输入功率也为3W,D错误考点:变压器8. 【答案】BD9. 【答案】AD10.【答案】BD
【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 N,除去杆的重力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600 N,故A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2 s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a13m/s23.0m/s2,由牛
1.50.5mg−F1=ma,F1=420 N,D.v−t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加上杆的重力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 N,故C错误;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x=11.【答案】B12.【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原线圈接入恒定电流,变压器不能工作,故A错误;乙图中,原线圈匝数比副线圈匝数多,所以是降压变压器,故B错误;丙图中,原线圈匝数比副线圈匝数少,所以是升压变压器,故C正确;丁图中,原线圈接入恒定电流,变压器不能工作,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13.【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理想变压器不会改变交流电的频率,选项A错误;由
1×3×3 m =4.5 m;故D正确;故选BD。2U1n1,由此可知两线圈的有效值不同,U2n2选项B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输入、输出功率相同,选项C错误;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理想变压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变压器的原理即可回答本题14.【答案】CD 【
解
析
】
第 7 页,共 8 页
15.【答案】B
二、填空题
16.【答案】10 v ;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交流电的电压最大值为:Um10V,所以有效值为:U0.4s,所以有:fV或7.07 v
;
2.5Hz
1052V,周期为212.5HzT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三、解答题
17.【答案】(1) v030m/s (2) x250m (3)v1=10m/s【解析】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v02=2ax,代入数据解得:v0=30m/s.
(2)不装弹射系统时,有:v2=2aL,
v22500m250m解得: L2a25(3)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航行的距离为L1,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对航空母舰有:L1=v1t对飞机有:v=v1+atv2-v12=2a(L+L1)联立解得:v1=10m/s.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