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__。 A.交通便利区域 B.城市繁华区域
C.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D.水源充足的区域
2、为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其中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营救活动是否得当 B.危险源消除是否及时 C.现场恢复的稳定性与否 D.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
3、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__的特殊技术与丁艺的凿井方法。 A.钻爆法 B.非钻爆法 C.放电法 D.挤压法
4、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__。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5、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__、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B.事故发生的可能预测评价法 C.事故伤亡人数评价法 D.事故多发时间评价法
6、__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伤害。 A.有害因素 B.事故隐患 C.危险因素 D.危险
7、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
A.1% B.2% C.5% D.10%
8、重大危险源为四级的情况下,其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应该为__以上。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 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1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发生一般事故应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
11、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12、《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凡有尘、毒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在__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当年度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和工人健康体检情况。 A.发现时 B.年底 C.年底以前 D.医院确定时
13、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我国绝大多数行政处罚适用__管辖。 A.一般 B.特殊 C.指定 D.移送
14、按燃料性质,火灾又可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火灾,其中D类火灾为__。
A.固体物质火灾 B.金属
C.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D.气体火灾
15、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
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____其有关证照。 A:吊销B:注销C:暂扣D:废止
1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7、目前不常采用的固化方法是__。 A.水泥固化 B.石灰固化 C.化合固化 D.陶瓷固化
18、吊篮脚手架属于()。 A.工具式脚手架 B.外脚手架 C.内脚手架 D.满堂架
19、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总计5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__。 A.限期改正,予以处罚 B.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C.限期清退,不予处罚 D.限期改正,适当处罚
20、化工生产管道的敷设方式最好为__。 A.地埋 B.架空
C.地埋、架空相结合 D.水下输送
21、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而场外事故应急预案由__制定。
A.科研机构 B.评价机构 C.公安机关
D.政府主管部门 22、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建设工程必须按照__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管理矿山的主管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23、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是从__来划分的。 A.法的不同层级上
B.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
C.法的内容 D.法的形式上 24、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且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 B.仪器检查法 C.常规检查 D.专项检查
25、__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A.系统原理 B.系统原则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表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2、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等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 A.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 B.车货总长16m以上 C.车货总宽度2.5m以上
D.单车车货总质量30000kg以上
E.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 3、安全检查表法适用于__。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专项评价 E.安全综合评价
4、以下包含在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中的有__。 A.重大危险源的信息发布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5、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
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6、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各种应急演练方法。下列有关演练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功能演练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
B.桌面演练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C.功能演练是指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D.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E.口头演练是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工作的建议
7、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__。 A.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 B.是一项预防性措施
C.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 D.是本质安全化的前提 E.是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8、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有__。 A.群众性 B.权威性 C.强制性 D.多样性 E.普通约束性
9、以下属于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要求的有__。 A.封面 B.目录 C.页脚 D.前言 E.附录 10、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预防性措施,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__。 A.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B.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C.职业健康监察
D.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E.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1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基本特征是__。 A.权威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E.普遍约束性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__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 B.河流 C.矿区 D.森林
E.军事管理区
13、下列电源中可用做安全电源的是__。 A.自耦变压器 B.分压器 C.蓄电池
D.安全隔离变压器 E.电力变压器 14、《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事__的专业技术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 B.安全生产管理
C.安全工程技术工作 D.安全生产咨询
E.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 15、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16、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耐酸碱用品 C.防寒用品
D.防机械外伤用品 E.防噪声用品 17、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下列有关事故处理的说法中,属于”四不放过”原则要求的是__。 A.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事故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刑事处罚不放过
18、直接与电源相连的电动机和照明电路应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一般用__。与电源直接相连的电动机还应有过载保护。 A.短路保护器 B.熔断器
C.自动离子断路器 D.自动空气断路器 E.漏电保护器
19、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与所识别的风险有关并需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建立和保持计划安排或程序及其规定,提出并实施必要且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得以有效、持续地落实,从而实现职业安全健康__的要求。 A.方针 B.目标 C.计划 D.方案
E.遵守法律法规
20、安全评价包括__。 A.安全初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E.专项安全评价 21、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包括__,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A.现实信息 B.实时信息 C.无效信息 D.历史信息 E.部分有效信息
22、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__。 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E.芳香胺
23、本质安全是__。 A.事后补偿的
B.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C.很难做到的
D.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E.操作失误 24、《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__。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C.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E.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25、以下属于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是__。 A.使用前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C.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 D.不得超时限使用
E.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