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

来源:伴沃教育
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

作者:张龙飞 王春晓 徐振华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产业类型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规模在逐渐扩大,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特别是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一些重金属,过量的重金属被排放到海水中,使得海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海水重金属污染现象的发生,对海内动植物的生长构成威胁。针对此项问题,本文就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海水;重金属污染;治理

通常情况下,在天然海水状态下的重金属含量都相对较少,且是以微量元素的身份存在,并不会对海水内的动植物产生生命威胁。但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与人们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内的重金属含量在不断升高,浓度增大,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加深,若海水内的动植物摄取,后续被人们食用,会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面对当前的海水重金属污染情况,强化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势在必行。 一、 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分析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工业产值也在逐渐提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纷纷排到海水中,造成海水的重金属污染,其中主要包含铜、铁、锌、铅、钴、镍、汞、钨、钼、金、银等40多种元素。所谓的重金属就是金属的比重要大于4或5[1],在诸多元素中,部分元素是动植物开展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如锰、铜、锌等俗语微量元素,可用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之中,然而有大批的重金属是具有污染性的,会对海水内动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构成威胁,如铅、汞、镉等。实际上来讲,任何重金属一旦过量或超标,其都会对人体构成威胁,具有毒性,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2]。

重金属原本以天然、无害的浓度存在于大自然中,是由于人们对能源的不断开采,使得整个能源结构手打严重破坏,自然系统受到影响,致使原本无害的重金属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与流动逐渐进入到大气、海水与土壤之中,人们接触、呼吸时,会与超浓度的重金属接触,就会对人的皮肤、呼吸道等形成危害。同时,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海产品的追求正盛,会食入大量的海鲜,但是若海水中富含有过高浓度的重金属,人体食入后,极易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人死亡,可见,重金属的危害性之大。因此,为了降低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保证人们的健康,应及时做好海水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还社会一个干净、蓝色的海洋。

二、 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1、 提高环保意识,强化对重金属污染的宣传

通过分析,当前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因此,应从人着手,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海洋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做好生活污水的合理化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居住在海洋附近的居民,禁止向海水中倾倒生活污水,将生活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池中,实现对生活污水的集中式处理,能有效避免重金属污染现象的发生,保证海洋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为了实现对海洋保护的宣传,应借助手机、网络系统、电视平台、广播、杂志等途径向人们传递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的危害与影响,进而会使得人们自然而然的即可提高环保意识,以身作则,更为深度的投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

2、 优化工业生产,严格处理好工业废物

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废物等,是海水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涉及到大量的化学成分与药品,甚至化学物质彼此发生化学反应后会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若这些有毒物质随着工业废水排到海水中,即可浓度过高,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系数越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强化对海水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应从工业领域着手,加强对工业排放物的管制,并利用法律条文予以约束,同时,加强对污染物排放量的严格检测,一旦存在超标现象,政府部门应对其予以处理与惩罚,实现对工业行业的有效约束。此外,应加强工业废水、废物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运用现代化、先进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开展污水的清洁处理工作,及时将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清除掉,然后再排到海洋中。 3、 完善治理技术,缓解重金属污染程度

为了更为深度、有效的应对海水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及时对重金属治理技术进行创新,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膜分离技术等方面着手,保证重金属治理技术实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物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成分,可采用物理方法对重金属进行吸附、浓缩与分离等操作[4]。在化学领域,应借助化学反应的方式将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运用化学沉淀法、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等方式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从生物学领域着手,应将生物吸附法、植物整治法和絮凝法等应用到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中,在诸多化学治理方法中,化学沉淀法最为常用,也最具实效性。在膜分离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是采用半透膜的方式,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和作用,前提是不可对溶液的化学形态进行改变,将溶质与溶剂进行分离与浓缩操作,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不断排放,使得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对水体内的生物构成健康威胁,间接性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提出建设性的治理策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

识,注重对海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优化工业生产与加工模式,对工业污水进行清洁处理,及时将重金属物质进行去除,缓解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学超,刘营,宋吉德,宋喜红,胡红智,李晓敏,李强.威海双岛湾海域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学研究,2014,02:85-90.

[2]王玉红,王延凤,陈华,张文娜.海水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及治理技术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1:237-241+362.

[3]罗万次,苏搏,刘熊,钟秋平,杨斌.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表层海水溶解态重金属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海洋通报,2014,06:668-675.

[4]彭勃,彭加喜,孙凯峰.大亚湾及邻近海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15,03:170-180.

作者简介:张龙飞(1988-),男,山东威海人,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海洋环境监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