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复习导学案

来源:伴沃教育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复习导学案

第六课复习我国的国家机构 【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各自的性质、职权,特别是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能力目标:提高对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制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家机构各自的性质、职权

难点:人民如何通过国家机构行使权力、国家主席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关系、我国为何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复习方法】自主、合作、训练 【复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根据下列提纲,自己排查知识点,试着默写重点。 1、区分表格中的内容

国家机构名称性质产生组成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2、各种国家机关的比较

机关名称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力 国家权力

机关 国家元首 国家行政 机关 国家监察 机关 国家司法 机关 二、典例分析

1.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请联系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解读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我国国家机构示意图 三、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1.国务院是我国的( ) A. 最高权力机关 B. 最高行政机关 C. 最高审判机关 D. 最高检察机关

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力度大、规格高、效果好。这体现了(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执法权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

D. 国家司法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3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外商投资法,**签署第26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立法权和监督权④全国人民代表会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4.在我国,选举国家主席的国家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5.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的决定。这表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主要是因为(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③行政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④行政机关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我国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因为我国()

①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政府工作人员都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杜绝了懒政、怠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②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前者是权力机关,后者是行政机关④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9.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我国制定监察法,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②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其监督③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④监察委员会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其主要作用是() ①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②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③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④审判违法犯罪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检察机关的这一法定职权是( )

A. 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B.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C. 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D. 审理刑事、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

12.加强权力监督,真正做到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就需要( ) ①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②人民法院审理工作时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③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④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决定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

201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在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ー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

⑴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具有怎样的意义?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14.2018年1月23日,备受全国关注的电梯劝阻吸烟案有了最后的判决。案件回顾:2017年5月2日,段某因在小区电梯内吸烟,被邻居杨某劝阻,二人发生言语争执后段某猝死。段某之妻田某遂向河南郑州金水区法院起诉请求杨某赔偿4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杨某向田某补偿1.5万元。一审宣判后,田某向郑州中院提起上诉,杨某未上诉。2018年1月23日,郑州中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劝阻电梯内吸烟的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鼓励;杨某的行为方式理性、平和,并无不当,与段某的死亡结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故撤销一审判决,驳回田某的诉讼请求。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

⑴材料体现人民法院的性质是什么?

⑵从审理过程看,人民法院是如何行使基本职权的? ⑶本案的最终判决说明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