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验收
劳动技术教师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
我校是一所农村校,学校始终坚持“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做到劳技与技术教育课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向各位领导与专家汇报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挖掘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严格执行上级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本校的劳技课上课情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劳技教学。我们充分开发挖掘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课程资源。如家庭中的购物、家电的使用维修、物品的整理、简单的烹饪等都是极富有劳动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劳技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地参与,并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独立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蕴涵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如十字绣的学习、家用电器的使用、学校的橱窗、板报以及教室的墙面、园地、角落的布置,花坛杂草的清除等,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劳动技术教育的体验。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敬老院、蓝起服装厂、育英洼果园等均是学校劳动教育基地。
二、发挥劳技课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我校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钻研教材,积累资料,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改变过去单一的指导学生“学着做”,改为让学生关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以及“怎样做得最好”的技术活动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善于抓住制作中的重点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引导学生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难点问题通过教具或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此提高课堂
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再次,我们寻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直观的学生的作业和作品,教师及时评价,并注意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作品中的创新点。比如,在学完十字绣的基本针法和看图纸刺绣后,有的学生能够别出心裁,自己设计简单的图案或是绣出自己喜欢的字,虽然不美观,但思路独特,教师就给予及时的点评并加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课外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中的十字绣小组和剪纸小组是我们劳动技术课的课外延伸,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但单凭每周一节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积极报名兴趣小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以此更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校园艺术节作品展中,就有学生亲手绣出的精美的十字绣作品和小制作,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在“三小”活动中,学生动脑、动手制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其中“巧手橡胶手套”、“多功能橡皮擦”均获县级奖。
学生在劳动技术课里既学到了一些技能,又体验了“劳动”的幸福,增加了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理解,因而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给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创造更多体验与动手的机会,增添学习的乐趣。
20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