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龙岩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来源:伴沃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8卷第4期 福建地理 Vo1.18.No.4 2003年12月 兀JJIAN GEOGRAPHY Dec.,2003 试析龙岩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An Analysis on Strategy and Obj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Longyan 韦素琼 Wei Su—qiong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 (College ofGeographical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 摘要本文在龙岩市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在全省以及全国旅游业发展 的背景下,对龙岩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定位和预测,同时提出实施目标的保障 体系。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龙岩市 龙岩市总面积1.9万km2,总人口286万人 富、珍禽异兽众多,而且还发现有“宫殿”般的喀斯 (2000年),下辖新罗区、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 特溶洞奇观。 平、长汀、连成5县。当年GDP达226.68亿元,人 在人文资源方面更是以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 均7 319元,居福建省中等偏下的位置,在福建山 为典型代表。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独特的民系, 区略低于三明市,比南平市、宁德市略高,是福建 他们的祖先在中原,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历经 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资源型工业基地。 5次大迁徙,从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背井离乡, 近年来,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 举家举族,辗转南迁,最后聚集在相对安定的闽 展,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 西、赣南和粤东山区,这三角地区,有29个纯客家 业摆在第三产业的龙头位置,并作为新一轮创业 县…1,他们有些人后来又飘洋过海,出外谋生。福 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有必要对龙 建客家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闽西各市 岩市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析。 县,人数约4OO万。闽西客家虽然仅占全球客家 1 龙岩市旅游业发展的条件评价 的一部分,但历史上的几次客家南迁,闽西都成为 1.1旅游资源丰富,高品位资源突出 前期的汇聚中转站,在客家历史上具有突出的重 龙岩市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 要地位,被认同为客家祖地,是全球客家人心目中 旅游资源的种类上包括山、水、园、林、洞,历史、文 的圣地。客家文化以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和永定十 化、民俗、物产都十分丰富。按照国标《旅游资源 楼及培田古民居等为典型代表。 分类调查与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共分为8个主 红色文化,是指革命历史纪念地。早在第一 类,47个亚类,236个基本类型,而龙岩市的旅游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率领工农红 资源覆盖率占到80%以上…。不仅如此,龙岩市 军3次先后由赣人闽,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0 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尤为突出。 万闽西子弟参加红军,3万闽西儿女北上参加二 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以冠豸山为代表的丹霞 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牺牲了2万多人,英雄 地貌景观。冠豸山碧水丹山,峰峻、石奇、水秀,是 辈出。红色文化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形成 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而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 了神圣的革命胜地。 上的绿色翡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则保 1.2地理区位优越,但交通发展滞后 存着闽西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森林资源丰 龙岩市地处闽、粤、赣3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福建地理 第18卷 集散地的位置,同时又是经济发达的闽南金三角 样的适应性并不能说明长远发展的态势。 和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处于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 龙岩市不仅拥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资 带,这样的区位条件有利于闽西旅游客源市场的 源,拥有其他各个地区共有的旅游客源市场,还拥 开拓。 有1亿人之众的客家人独特的市场优势。客家文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条件,虽然随着龙 化的凝聚力源远流长,现在又散布在世界各国和 梅铁路和漳龙高速公路的开通,龙岩市的大交通 国内各地,客家文化保留了很多中原文化的占典 环境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总体上看,交通的体系 风貌,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文化符号,作为客家祖 化建设仍显不足。没有支线机场,境内公路的等 园,龙岩的各个县都是文化载体,也自然形成了独 级较低,距离主要风景区和旅游区的交通设施还 特的市场优势,从这一角度看,龙岩市发展旅游业 比较薄弱,连通各个风景旅游区的支线公路也不 的潜力巨大。 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3龙岩市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 2龙岩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3,1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2.1起步晚,但发展快 1)将发展旅游看作贯彻“十六”大全面建设 龙岩市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o世纪9o年代, 小康社会的战略组成部分。龙岩市人民生活已经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近3年 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1年全市城 呈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态势。1999~2002年龙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6 597元,农民人均 岩市接待的旅游人数从56.8万人上升到772.81万 收入达3 080元,人民生活于1997年提前3年基 人,获得的旅游总收入从2.89亿元上升到12.cI3亿 本实现小康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元,这2项指标近3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的不断提 为68.72%和6O.86%,远高于福建省同期的 高,加快以旅游经济为龙头的服务业社会化进程 16.25%和23.65%的平均水平。其次,在旅游接 已经迫在眉睫。 待设施方面,目前全市已有旅行社35家,旅游住 2)将龙岩市旅游发展作为建设福建生态大 宿接待单位651家、8 704间客房,其中星级饭店 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 从1999年的3家发展到l2家,导游员从1999年 省是全国拟定的生态省试点之一,生态旅游是生 的44人发展到2001年的557人,旅游从业人员从 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旅游的可持续发 1999年的4 000人发展到2001年的8 800人。 展,将是本世纪旅游发展的大趋势。龙岩市自然 2.2水平低,但潜力大 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66%(以国土资 从龙岩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判断,其距 源局提供的有林地占土地总面积计算而得),是福 离全国平均水平相差5年以上,距离发达地区相 建省的3大林区之一,并且拥有梅花山国家级自 差10年以上。以旅游总收入占GDP总值的比重 然保护区及梁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要以保护 这一指标衡量,2002年龙岩市旅游总收入12.o3 为主,科学地开发利用。 亿元,占当年GDP值的4.5%,而2001年全国总 3)将客家旅游发展当作深化对外开放,促进 水平为5.2%,2000年全省总水平为7.9%,龙岩 祖国统一战略的具体行动。闽西客家文化优势一 市仅相当于全省“八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直延续至今,有客家母亲河、客家宗祠群、客家民 由于龙岩市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低,知名度小, 俗、节庆、饮食、民居等雄厚的民系文化旅游开发基 形象不突出,旅游产品依旧是初级产品对应初级 础,客家文化的凝聚力源远流长,这种独特的市场 市场。从连成、永定、长汀、新罗等几个县、区的旅 优势对散布在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拥有1亿之众 游发展规划基础资料看,目前到龙岩旅游的游客 的客家人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对客家文化旅游 主体是闽南金三角的客人,辅助市场是广东方向 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战略的实施。 的客人,补充市场是赣南和三明的客人,即龙岩市 3.2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的旅游市场还是以周边市场为主。以目前的初级 总体定位:将龙岩市建设成客家旅游、红色旅 产品对应初级市场,也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但这 游与绿色旅游综合发展的旅游城市,并成为“闽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韦素琼:试析龙岩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43 旅游区”中别具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的与闽东、闽 产业之间;③形成市区一龙崆洞、冠豸山、永定土 南、闽北并列的闽西旅游区Ll J。 楼等3处综合旅游地,产业化程度和旅游收入增 产业定位:将旅游业作为龙岩市新一轮创业 长率接近冠豸山现状;④争取国家对长汀旅游城 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先导产业,并围绕食、宿、 建设、土楼世界遗产申报、连城机场建设的支持。 行、游、购、娱,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地方产业 中期(2005 2010年)目标:①旅游业增长速度 链,并与精神文明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生态省建 超过全省旅游平均发展速度;②入境旅游比重接近 设、城市建设等事业互相促进。 全省平均水平;③旅游收入增长率翘过游客增长 时空定位:实施后发优势战略,实行高品位、 率;④本期中旅游产业地位达到支柱产业水平;⑤ 多效益、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实施互补互动战略, 形成长汀城、梅花山风景名胜区等两处新的产业化 与厦门、漳州捆绑发展,与闽粤赣其他相邻地区合 旅游地,建成连城旅游支线机场;⑥实现从政府、地 作竞争。 方集资到海内外大开发商的投资主体转型。 4旅游发展目标分析 远期(2010 2020年)目标:①旅游业增长速 4.1总体目标 度接近闽南;②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③形成闽粤 在确定龙岩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时,主要依 赣红色旅游线路、以梅花山为中心之一的山海生 据《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 态旅游线路;④建成龙岩、连城、长汀3个旅游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龙岩市国民 市,形成永定龙湖、武平中心镇、漳平花乡、连城四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龙岩市旅游 堡乡、新泉温泉旅游地、上杭紫金山等多个产业 发展的总体目标为:①2005年国民经济综合实力 化;⑤完成本市数字旅游建设,形成市域内旅游线 将居于全省山区市前列,并将龙岩市建设成为福 路网络。 建省的旅游大市,力争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 4.3数量目标 列; ̄2OLO年将龙岩市建成福建省的旅游强市, 龙岩市200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21.46万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占当年GDP的 4.2分期目标 3.95%。以此为基础,并根据上述的分期目标, 近期(至2005年)目标:①旅游业增长速度超 按以下依据和方法、步骤对龙岩市的旅游发展进 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接近全省旅游平均发展速 行预测(表1、表2)。 度;②本期末旅游产业地位介于重点产业与支柱 表1 龙岩市旅游发展状况及预测 龙 岩 福 建 省 年份 游客人数(万人次) 旅游总 CDP 占GDP 游客人数(万人次) 旅游总 CDP 占GDP 收入 比重 收入 比重 小计 其中海外 (亿元) (亿元) f%) 小计 其中海外 (亿元) (亿元) (%) l995 0.470l l27.57 90.640 6 2l45.92 1996 0.414 2 l50.踞 lo4.565 8 2 56o.05 l997 O.509 8 l70.o6 l 900.00 l17.393 2 l63.39 2 974.50 5.49 1998 48.60 O.46l 8 2.35 l89.46 1.24 2l32.68 l21.779 5 202.64 3 286.56 6.17 1999 56.80 O.588 5 2.89 207-8l 1.36 2 548.3o l35.604 2 253.11 3 550.24 7.13 2000 l75.99 O.896l 6.63 226.68 2.93 2 984.89 l61.334 9 308.76 3 92o.o7 7.88 2001 1.46 O.427l 9.23 234.27 3.95 l63.484 l 4 253.68 20 272.8l l2.03 4.50 4 682.00 预测 20晒 310.50 6.210 0 l6.87 342.99 4.92 5 577.00 237.000 O 543.00 6O3o.00 9.00 20lO 419.0l l2.570 O 36.94 527.73 7.00 lO 420.00 420.000 O 928.00 9 277.90 lO.00 加20 587.72 29.390O l24.93 l249.33 lO.00 l3 57o.00 57o.000 O 2 416.00 2l 964.16 l1.00 1995~2O00年数据来源:龙岩市旅游局,福建省经济统计年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福表2福建省及龙岩市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 建地理 第18卷 (万人次)。该公式的确定系数R2为0.991,方程 常数及系数的t检验为高度显著,为0.000。将 时 期 龙岩市年均 递增率(%) 5o.42 福建省年均 递增率(%) 23.63 2005年、2010年及2020年预测出的旅游收入代入 公式,即可得出相应年份的旅客人数。 5)关于海外游客的预测:从现有的龙岩市资料 看,1995 2001年境外游客的年数量变化很大,其 1998—20O2年 或1997—2OOO年 20O2 2O05 11.94 11.4 9或2OOO一2O05年 2O05—2010 l6 97 l1.32 占总游客量的比重从0.51% 1.03%不等,设定 2005年、010年及2O2O年,2境外游客的比重分别为 2%、3%和5%(至2O2O年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o10—2O2O年 12.96 10.04 据此计算出相应年份的境外游客数量。 1)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纲要》,至2005年,福建省GDP的年平均 递增率为9%,GDP总量为6 030亿元;2010年及 5龙岩市旅游战略目标实施的保障系统 5.1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龙岩市旅游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 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 2020年GDP年平均递增率也以9%进行测算。根 据龙岩市“十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 构想,至2005年,龙岩市GDP年均递增率为 等方面给旅游业以扶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 发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使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市国民经济的总体发 展速度。而且,龙岩市旅游局要成为权威性的旅 10%,据此计算2005年GDP值;龙岩市2010年及 2020年GDP年均递增率也以9%计,分别测算出 GDP产值。 游管理机构,并对旅游业进行全行业归ISl管理,使 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2)根据《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至2005 年、2010年及202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9%、 10%及11%,据此计算出福建省3个时段旅游总 收入值。 要保证市旅游开发建设的健康发展,还必须加 强法制建设,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龙岩市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旦经评审、人大批准即具有 3)根据龙岩市旅游发展近期目标,至2005年 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超过本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接近全省旅游平均发展速度,即11.94%,据此计 法律地位,任何一级政府都无权任意改变。各级机 构都应当维护规划的立法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5.2开拓融资渠道,确保旅游建设所需资金到位 旅游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必须通过多 方位融资得以解决。采取政府部门与私营经济共 算出2005年龙岩市旅游总收入及其占当年GDP 的比重4.92%;同时设定2010年及2020年龙岩 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0%,据 同投入的方法,并且充分发挥龙岩“侨乡”的作用, 大力吸引侨资、外资,以加快龙岩旅游业的发展。 不同渠道的资金投入所发挥的作用应有差别: 对于政府部门的投入,主要在旅游基础实施 此计算出2010年及2020年旅游发展总收入及两 个时段的年平均递增率16.97%及12.96%,其结 果满足龙岩市旅游发展中、远期的目标要求。 4)关于龙岩市规划期间游客人数的测算:随着 龙岩市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人数亦将相应增长,但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游客数量的增长速度将低于旅 项目、可持续性规划、管理和开发方案、公共便民 设施、宣传及市场营销、其他非营利性投入(人员 培训、机构开发等)等方面进行投资,为其他部门 的投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私营经济的投入,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 要求,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总体规划建议开发的旅 游设施,如旅游村、商业设施等。随着市场经济的 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因为届时发展的重点要转向质 量的提升、环境的完善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因此 二者关系为非线性,比较符合对数曲线的走势。利 用龙岩市1998—2(X)2年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的资 料,用SPSS软件拟合,得出拟合公式: Y=一80.72+318.809 lgX 发展,越来越多的私营经济参与政府部门的开发 项目,特别是具有潜在收益的政府性部门投资领 域,如高速公路、机场以及收费公用设施等基础设 式中:X为旅游总收入(亿元),Y为游客人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韦素琼:试析龙岩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45 施的开发。私营经济参与的公共便民设施的投 发要适度,景区中人为景点和建筑物的建设以不 资,应按照谁使用、谁付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 破坏原有的景观生态平衡为原则,防止对旅游资 则,享受特许权。 源的建设性破坏。尤其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景区或旅游企业进 (如梁野山)的旅游开发要十分慎重,要以保护为 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发行股票,筹措社会资金用于 主,科学地、有限度地加以利用;③大力推广 旅游开发与建设。 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争取实现环境管理与 5.3加强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国际标准接轨;④应及时处理旅游废弃物的排放, 拥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旅游人才队伍同样是发 使旅游环境达标;⑤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 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一要引进高等旅游院校优 旅游、环保旅游。 秀毕业生,充实和改造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二要增 5.5提高旅游科技含量,建立旅游信息网络 设旅游大专或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建立旅游培训 首先,应利用现代科技保护旅游资源,例如永 基地,同时发展在职业余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服 定土楼、长汀明清一条街等古民居、古建筑的修复 务技能;三要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搞好 与保护,既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造福于今人,又要 导游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后代能永续利用。同时 5.4保护环境,整治污染,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大力引入和运用 目前建材工业仍然是龙岩市的主导行业,建 高新技术,创造出新型的旅游产品。其次,建立旅 材业的发展使得龙岩市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一 游信息网络,包括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 定的污染与破坏,不容乐观。例如大量的水泥厂 咨询、订购业务网络系统、旅游企业之间彼此联络 造成粉尘污染,大气质量下降;一些山地小煤窑遍 的网络系统和旅游局与旅游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网 地开花,破坏山体的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工 络系统等3方面内容的数字化信息网络,从而实 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部分河流、湖泊水质下降; 现旅游产业的信息化。 此外,部分风景旅游资源低层次、低品位的开发以 及建设性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岩市旅游 参考文献 形象。龙岩市整治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龙岩市旅游发 发展,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在旅游开发建设 展纲要[R].2OO2.12 中,对有损于自然环境的项目,应严格控制;②开 [2]福建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2001.4 (上接第40页) New York and London,1985.155—176 社区进行整体协调;④保证社区居民收入和就业 [4]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 在社区内的平均分配。相信做到这些之后的社 地理研究,1998,17(2):145—149 区,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5]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J].旅游学刊,2000,15(1):47—52 [6]胡志毅.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 参考文献 理,2002,17(2):38—41 [1]刘君德.城市规划・行政区划・社区建设[J].城市规 [7]潘秋铃,李九泉.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 划,2OO2,26(2):34—39 [J].人文地理,20O2,17(4):1—5 [2]王刚,王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 [8] Fred P.Bosselman Craig A Pete ̄son,and Claire Me- (5):53—55 Ca_rthy. 咖 Tourism Growth:issues and applications. [3J Murphy P E.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ethuen. Calfiornia.Washington,D.C.:IslandPress,c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