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为期4周的构成课就要接近尾声了。虽然只有短短一月时日,但却受益匪浅。之前听师哥师姐提起过这个课程,本以为是枯燥乏味而又要付出很多的睡眠时间的课程,由此对这门课有一丝莫名的恐惧感,但听过几堂课之后,我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原来构成课是如此的充满趣味。
构成艺术不同于设计,构成只是单纯的追求美感,并没有具体的主题性。设计艺术是构成艺术的延伸。所以,只有努力学好构成基础,才能为今后的艺术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通过观察在生活中提取元素,然后加以解析,通过整合重构,建立新秩序、新造型,从而达成构成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是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都令我兴趣盎然。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平面构成的三要素是点线面,缺少其一,会限制一定范围构成“自由度”,增加构成设计难度。在构成中都能单独组合成纯点、线、面的造型。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色彩的三要素是明度、色相、纯度,它是色彩设计变化的基础。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构的三要素是线材、面材、体材。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这门课有了深刻的了解,但是我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还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这门课程,并获得更多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