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2008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为切实把握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近期我们对江南、江北、山区、库区部分村组、农户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优势板块建设,夏粮夏油产量,年初冰雪冻害,农资价格上涨对上半年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上半年总的形势特点是;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势头良好,经济总量稳中有增。

一、农业农村经济走势分析

年初虽然遭受了严重的冰雪冻害,但农业农村经济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种植业产值 20025 万元,农民人平现金收入预计 1152.2 元,同比分别增长 10.5% 8.7 %。从农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走势:

1 、 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各级认真落实中央 惠农政策,财政、农业部门 按照补贴资金下拨时间,分时段及时向农民进行了兑现。 据统计,上半年先后 落实兑现 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 899 万元(不含购机补贴) ,由于国家惠农资金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市 春、夏播作物播种面积由上年的 32.6万亩扩大到 33.7万亩,同比增加 1.1万亩,其中粮食面积扩大 9000亩,其它经济作物 2000亩。在扩大种植面积的 同时,农民生产自主投入有所增加,据对高、中、低山 100个农户春夏播物化投入抽样调查显示,同比增加投入 3-6%的有 50户;增加 7-10%的有 11户;增加 11-20%的有 8户;与去年持平或投入减少的有 31户。如丁营镇花园村徐保安,铜家山村田志明(种、肥、药、膜)投入同比增加 8.5%和 10%。

1

2 、 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显著, 夏粮夏油喜获丰收 。 立足当年受灾当年恢复,全市上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共投入恢复重建资金 1200多万元,(其中省拨 450万元),同时抢时间、抢工期,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4 月底,水利设施、畜禽圈舍、恢复网箱、大棚修复、受冻桔园修剪、畜禽补栏等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已完成 95% 以上 。 特别是 “ 两夏 ” 作物恢复较快, 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并实现双增, 预计夏粮 4788万公斤,夏油 676万公斤 ,同比增长 8.5%和 29.8%;蔬菜、茶叶双减,预计蔬菜 6500万公斤,茶叶 8. 5 万公斤 ,同比减5%和 15%。

3 、农产品呈现产销两旺。 粮油 产品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其销售价格全面上涨。油菜籽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3.4元增加到 4.7元,增幅 38%;小麦收购价格每公斤由上年的 1.4元增加到 1.48元,增长 5.7%;蔬菜虽然产量有所减,但价格一直较高,据调查,前 5个月菜价与同期比增幅均在 19.5%以上;畜、水产品价格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价格的上涨因素农民增收超过近千万元。

4 、优势 板块建设 势头强劲 。 立足特色抓开发,提升素质建板块。柑橘板块建设,以 新建高品质示范园为抓手,截至 5月底,已在 10个乡镇、场新建高品质示范园 580亩、其中新增设施栽培面积 200亩。同时相关的设施、技术正在配套;春季柑橘新栽、补栽已完成 8200亩,定植苗木 65万株。水产板块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名、优、特鱼养殖、产品开发加工正在向规模化、产业化进军,日前已被列入全省水产特色大县。畜牧板块以肉鸡加工、养殖为重点,规模效益不断显现,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增强。

5 、夏收夏种进度快质量好。 截至 6月 12日全市夏收夏种全部结束,收获 粮油 24.9万亩,高质量完成夏播面积 23.3万

亩。同时结合夏播抓结构调整,扩大 饲料型玉米种植面积 1.2 万

2

亩,调种高淀粉红薯 3 万亩;粮油主产区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双夏”突出特点是: 风调雨顺天气好, 进度快、质量高、种的满,夏收夏种同比提前 10天以上,农机作业面积大,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到 15万亩,科技进村入户及组织领导等服务工作扎实到位。

6 、农民增收的路子逐步拓宽。 全市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阳光工程”培训、劳务输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措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许多帮扶、增收措施已经显现或正在显现。 据全市 150个农村住户调查显示,预计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 8.7%。

二、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 冰雪冻害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虽然灾后恢复重建力度很大,但不同程度仍有影响。如短期作物小麦、油菜灾后恢复的较快;而生长周期长的柑橘、茶叶恢复则需要一年以上。从影响周期看:部分在上半年,还有是在下半年。如上半年茶叶减产达到 15%,蔬菜比同期减产达 500多万公斤,减幅在 5%;而柑桔则表现在下半年,据统计严重冻害面积近 2.5万亩,预计减产 1500万公斤左右。灾害虽然过去,但仍影响着全年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是 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 仍然是影响增收的主要因素 。据 1-5月 农资市场价格 调查,种子价格同比基本持平;化肥:碳氨上涨 48% ,尿素上涨 15-18% ,复合肥上涨 40-80% ;农药:杀虫剂上涨 25-43% ,杀菌剂上涨 35-55% ,除草剂上涨 30-45% ;农地膜上涨 25-40% 。由于 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三是劳力紧缺请工成本攀升是制约全年增收的一大要因。目前农村“老人农业”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难”,即抗灾救灾难、抢季节性收种难、科技应用难。由于农村劳力紧缺,请工种地工价持续攀升。据丁家营、白杨坪、凉水河和浪河等地

3

调查,在当地请工由去年的 15元 /天,今年已涨到 25-30元 /天。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生产,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农民持续增收,呈现出一定的艰难性和脆弱性。

三、实现全年增产增收几点对策

要实现全年预期增收目标,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影响增收的灾害性气候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对此,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秋季粮经作物田间管理。 强化病虫测报,及时发布预报、警报,重点抓好柑橘、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同时抓好柑橘高品质果园建设,力争使秋季有一个好收成。

二是扩大速生蔬菜种植面积,抓住夏、秋两个黄金季节,抢播一批速生蔬菜。一方面为平抑较高的市场菜价增大上市量,另一方面以短、快实现当年增收。

三是继续抓好生猪填槽补栏,扩大畜禽养殖量,实现养殖增收。

四是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在增加输出量的同时,巩固提升整体素质,以较高的技能挣得较多的劳务报酬。

五是早安排,早行动,抓好以柑橘为主的农产品销售;同时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经纪人、销售大户的优势,实现销售促增收。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