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伴沃教育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吕华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提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起到应有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依靠社会力量并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培养;要因人制宜安排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适当拓展一些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项目,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加强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

【关键词】社区文化;现状;构想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

社区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要,活跃社区成员文化生活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可以使社区成员在自己的家园中满足精神需求、陶冶情操、传播技能、凝聚人心。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真正开展的历史并不长,以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大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标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在此之前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状况,我们称之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初级形态,在此之后的我们称之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复合形态。

社区文化建设的初级形态是指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由政府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侧重于社区的基础文化建设即硬件的建设和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总称。在这种政府推动型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模式中,社区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化的共同体,这种行政化的共同体一般受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直接领导或指导。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力量仍然占居主导性地位,社会自主性力量相对弱小。

社区文化建设的复合形态是指社区文化的发展模式主要由市场推动,兼有政府推动,以及建设内容兼具硬件与软件的总称。在这种市场推动型社区文化建设

的发展模式中,社区往往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各类生活小区、居民小区为基础而组建的业主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代称。这种社区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社区居民自发的创造,又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居民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并通过业主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或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进行协调,以更好的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

三、我国社区文化建设构想

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80年代中后期才在我国城市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许多基层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无从入手。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构想。

1、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是社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对于加强社区成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观念,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2、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而言,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为此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好三个作用,并作到两个不为。一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启动作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从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为了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建立一个启动机制,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条件,政府应当积极承担启动者这一重任,积极作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扶持鼓励政策以及发动宣传工作。二是发挥好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具体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当严密组织,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有序推进。三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宏观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作好规划和制定政策两方面的工作。相对来说,第一个不为是不直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性的群众运动,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第二个不为是不干预基层和有关各方面的实施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它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政府应当鼓励社区在工作中努力创新,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建设要依靠社会力量并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培养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基石,它经过高度的整合,抽象之后,往往被浓缩进主流文化之中,成为支持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然而,社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应该研究如何避免社区文化建设中千篇一律局面的出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改变单纯由政府办文化的组织方式,依靠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文化,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存”之路,其中共识是前提,共建是重点,共办是合力,共荣是目标,共存是目的。

4、要因人制宜安排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

社区居民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因此要吸引他们广泛参与,就必须开展适合不同口味和需要的活动项目。社区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适合大众口味的大合唱、秧歌队、晨练队,又要有适合少数人口味的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既要有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文化协会,又要有青少年喜欢的社区学习乐园。因此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调动居民踊跃参加,才能达到全民共乐的目的。

5、适当拓展一些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项目,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 社区文化活动应逐步由福利型的无偿服务过渡到一种文化经营机制。这种有偿服务活动项目的开辟不但可以弥补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给社区文化单位自身发展带来活力,而且还能大力支持社区的其他各项活动,从而大大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以保证社区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因此,各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艺术节、文化夜市、文化汇演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某些项目收取一定的成本与管理费用。

6、加强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结合社区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图书馆、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在对社区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的建

设,集中力量防止重点污染源,扩大绿化面积,使生态环境和社区发展的综合决策科学化,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与自然的融合。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应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使我国社区的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9).

[2]马少红.都市社区发展和社区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3]赵炳翔.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

[4]黄立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论纲[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丁元竹.社区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与方向[J].学习与实践, 2007(1). 【作者简介】

吕华(1981— )男,陕西宝鸡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