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淮安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来源:伴沃教育


淮安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2012.4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右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5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 C.4% D.3% 2.④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下列 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3.下列关于②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发展中国家 B.处于增长减缓阶段 C.已进入现代型 D.就业压力较大 4.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 D.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5.影响①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6-9题。

6.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7.X、Y两国相比

A.X国人口出生率低 B.Y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X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Y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8.属于Y类型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9.从有利于经济发展考虑,图中X国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接纳移民 D.劳务输出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10-11题。

高一地理试题第 1 页 共 8 页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城市1991—199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人口(万人) 64.8 68.7 80.2 87.7 91.2 103.4 109.5 114.7 10.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0.94% B.5.9% C.4.75% D.1.2% 11.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 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2-15题。 1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 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1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达程度 B.对外开放程度 C.经济发达程度 D.资源丰富程度 1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人口受教育水平 B.消费水平 C.经济发展水平 D.科技水平

15.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

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16—19题。

苏南地区 苏中地区 苏北地区 2000年 1467 636 983 城镇人数(万人) 2010年 2288 917 1533 年增长率(%) 4.54 3.73 4.54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59.6 37.7 31.2 2010年 70.3 56.0 51.5 增长百分点 10.7 18.3 20.3

16.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 B.城市人口总数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17.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省城市化

A.起步早 B.速度快 C.水平高 D.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8.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高一地理试题第 2 页 共 8 页

19.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下图表示“各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递减示意图”,读图分析并回答20—24题。 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B C 与市中心的距离 A 20.影响上图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土地利用 C.历史因素 D.交通因素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2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 住宅区 B.行政区 C. 商业区 D. 工业区

22.依据付租能力的高低,图中A、B、C中对应的城市功能区应分别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3.有时在距离市中心较远处比较近处土地租金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有商业区 B. 处于地租次高峰 C. 交通通达度高 D. 有行政区 24.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大小 B.重要程度 C.付租能力 D.政府的决策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据图完成25—27题。 25.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26.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的原因不包括

A.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土地租金低

高一地理试题第 3 页 共 8 页

27.下列图中能够反映上图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并回答28—30题。 28.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2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 南京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图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30.有关该城市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京都市圈的服务范围可能覆盖到杭州都市圈

B. 上海都市圈划分的城市等级数最少 C.同等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互不覆盖

D.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彼此间的距离越近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纸上,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是人口移动的主要拉力因素。

32.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地区,城市发展可不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 3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4. 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限,可兼有其它类型的用地。 35. 资源贫乏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一定较低。

36. 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7. 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问题严重,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 38. 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的重要意义在于分散大城市中心区的职能。 39.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反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40. 衡量人口的自然增长快慢的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 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高一地理试题第 4 页 共 8 页

4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8分)。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 纬度 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 D.北非 42.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79‰。 材料二

高一地理试题第 5 页 共 8 页

(1)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第__ __阶段,该阶段名称为__ 阶段,其特点表现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填高或低)

(2)在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 _____,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 ____。 43.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人口增长模式图 高一地理试题第 6 页 共 8 页

(1)从三幅图对比来看,上海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此过程反映了该地区 过程。 (3)上图中,城市在该过程中将日益突出的问题有 、 、 等。 (4)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有哪些?

① ; ② ;

③ 。 42.下图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老城区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其原因为 。

(2)该城市2001—2010年扩建的城区最有可能为 (功能区),其原因主要是 。

高一地理试题第 7 页 共 8 页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写相应的题号下面。(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B 11 D 21 A 2 A 12 D 22 C 3 C 13 D 23 C 4 C 14 B 24 C 5 B 15 C 25 D 6 A 16 C 26 C 7 C 17 B 27 B 8 D 18 D 28 B 9 A 19 C 29 B 10 C 20 B 30 A 二、判断题:请在相应题号下面,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A 32 B 33 B 34 A 35 B 36 A 37 B 38 A 39 A 40 B 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41.(8分)(每空1分)

(1)平原。(2)地处高纬 ,气候寒冷。 (3)南美洲 (4)平坦, 中低, 近海。 (5)AC。(全选对得2分) 42.(8分)(每空1分)

(1) 四, 低速增长 ,低,低,低 。 (2) 非洲, 欧洲。

(3) 欧洲很多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 43.(15分)

(1)河流 取方方便、水运便利 交通 (4分) (2)扩大,上升 城市化 (3分)

(3)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生活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秩序混乱) ④ 商业区 GIS (5分)

(4)①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 大城市数量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③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3分)

高一地理试题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