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来源:伴沃教育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自编题)在具备下列条件的线段a,b,c中,一定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 A、a+b>c B、a-b解析: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判别。 答案:D

2、(原创题)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解析: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08度,易知,这个角的度数为90度。 答案:B

3、(原创题)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 ( )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 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解析: 由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特征可知,选A。 答案:A

4、(原创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若两个角的和是180°,则这两个角互补 解析: 由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及补角的意义可知,选A。 答案:A

5、(自编题)如图7-1,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

- 1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7-1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解析: 各个三角形的高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若底相等,则面积相等。进行分类,可得4对三角形面积相等。 答案:A

6、(原创题)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解析: 进行分类,有两种情形:7、7、4;4、4、7。于是得,其周长为18或15 。 答案:C

7、(自编题)如图7-2,△ABC经过平移到△GHI的位置,则有 ( ) A、 点C和点H是对应点 B、 线段AC和GH对应 C、A和 G对应

D、平移的距离是线段BI的长度

7-2

解析: 由平移的性质则知,只有C是正确的。 答案:C

8、 (原创题)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钝角,则这样的多边形边数最少是一个( )边形。

A. 5

B. 6

C. 7

D. 8

解析:多边形的内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互为邻补角。由题设知,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钝

- 2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角,所以其每一个外角都是锐角。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4个锐角的和小于360°,至少5个或5个以上锐角的和才可能等于360°,如正五边形,故选A。 答案:A

9、(原创题)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不大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锐角或直角三角形 B.钝角或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不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答案:D

10、(自编题)如图7-3,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b的是( ) ①∠1=∠2;②∠2=∠7;③∠2=∠8;④∠1+∠4=180°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3

解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易知,正确的有 ①②④ ,选C。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自编题)在△ABC中, 如果∠A=50,∠B=60,那么∠C=______. 解析:∠C=180-∠A-∠B=70。 答案:70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 解析:由题意可知:(n-2)180=2×360,解之得n=6 答案:6

13. (自编题)若与互补,且:4:5,则=_____,=_______;

00

解析: 设=4x,=5x,则有4x,+5x=180,所以x=20,所以=80,=100

0

0

0

0

0

0

0

答案:80,100

14、如图7-4,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 °.

- 3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7-4

解析: 在△ABC中,由∠ABC=90°,∠A=50°得,∠C=40°,而BD∥AC,所以有:∠C=∠CBD =40°。 答案:40

15、 (自编题)一个角的补角是它得余角得4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 解析: 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则有180-x,=4(90°-x),解得x=60 答案: 60

16、如图7-5,直线AB∥CD,直接EF交AB于G,交CD于F,直线EH交AB于H.若

∠145,∠260,则∠E的度数为 度.

7-5

解析:由AB∥CD得,∠1=∠EGH=45°,而∠E=∠2-∠EGH=15° 答案:15

17、(自编题)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的范围应是_________.

解析:设这条边的长度为x,则10-7<x<10+7,即3<x<17 答案:大于3cm而小于17cm

18、(原创题)△ABC中的周长为12,c+a=2b,c-a=2,则a:b:c=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a+ b+ c=12,c+a=2b,c-a=2,将它们联立成一个方程组,解得:a=3, b=4,c=5。 答案:3:4:5

19、(原创题)如图7-6,∠A=70 ,∠ACD=25,则∠BDC=_______

0

0

0

- 4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7-6

解析:∠BDC=∠ACD+∠A=95 答案:95;

20、(自编题)在等腰△ABC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6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解析: 分类讨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可以是:6,6,10;10,10,6。则其周长为: 22cm或26cm; 答案:22cm或26cm; 三、解答题(本题共50分) 21、(原创题) (5分)

将如图7-7所示的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0

7-7

解: 7-7-1

22、(教材复习题第14题改编) (6分)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7-8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21和32.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这是为什么?

0

0

0

0

- 5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7-8 解:不合格„„„„„„„„1分

连结A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以D为顶点的周角为360,可知按规定∠BDC=∠A+∠B+∠C=143, „„„„„„„„2分

而工人量得∠BDC=148, „„„„„„„„2分 所以此零件不合格„„„„„„„„1分

22、(原创题) (10分) 如图7-9已知,△ABC中,∠B=40°,∠C=62°,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 求:∠DAE的度数。

00

00

8-9 解:因为AD⊥BC

所以∠CAD+∠C=90° ∠CAD=90°-62°=28°„„„„„„„„„3分 又因为∠BAC+∠B+∠C=180°

所以∠BAC=180°-∠B-∠C=180°-40°-62°=78„„„„„„„„„3分 而AE平分∠BAC,所以∠CAE=

°

∠BAC=39°„„„„„„„„„2分

所以∠DAE=∠CAE-∠CAD=39-28=11°„„„„„„„„„2分

24、(自编题) (8分)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个良种进行对比实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订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

- 6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8-10

解:第一种方案:在BC上取E、D、F,使BE=ED=DF=FC,连结AE、AD、AF,则△ABE、△AED、△ADF、△AFC面积相等;„„„„„„„„„4分

第二种方案:取AB、BC、CA的中点D、E、F,连结DE、EF、FD,则△ADF、△BDE、△CEF、△DEF面积相等. „„„„„„„„„4分

25、(原创题) (5分)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6cm,三边之比为a∶b∶c=2∶3∶4,求a、b、c. 解:设三边长a=2k,b=3k,c=4k,„„„„„„„„„1分

因为 三角形周长为36,所以 2k+3k+4k=36,k=4,„„„„„„„„2分 所以 a=8cm,b=12cm,c=16cm.„„„„„„„„„2分 26、 (6分)如图7-11,已知AB∥CD,∠1=50°,求∠2的度数.

7-11

解:因为AB∥CD ∠1=50°

所以∠1=∠3=50°„„„„„„„„„3分 因为∠2+∠3=180°

所以∠2=130° „„„„„„„„„3分

27、(自编题) (10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 解:设AB=AC=2x,则AD=CD=x,„„„„„„„„„1分

(1) 当AB+AD=15,BC+CD=6时,2x+x=15,„„„„„„„„„2分 所以 x=5,2x=10,

所以 BC=6-5=1cm; „„„„„„„„„2分 (2) 当AB+AD=6,BC+CD=15时,2x+x=6,„„„„„„„„„2分 所以 x=2,2x=4,

所以 BC=13cm; „„„„„„„„„2分

- 7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经检验,第二种情况不符合三角形的条件,故舍去.„„„„„„„„„1分

- 8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