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题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伴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瑞芹 韩玉勇 王士柱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6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不仅证实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总结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策略。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所招毕业生的要求,提高就业率,各高职院校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强调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即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继出炉,本人在过去的一年对问题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不仅证实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总结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策略。 1问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老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同学进行沟通与合作,以小组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2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2.1问题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 2.1.1问题情境的创设

研究证实,学生的学习动机总是来源于一定的问题情境,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亢奋的状态。所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最重要的内容,是课程组织的核心。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如下: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现实生活入手,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或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对问题倍感亲切引起学习动机。例如在讲图文混排时 ,恰好赶上国庆节,本人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再过一周就是国庆节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学们想没想过要给我们的祖国母亲献一份礼物呀,如贺卡、宣传画之类的。”针对这一情境,学生立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结合有关知识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效果良好。 (2)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人人都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之一,如在讲到表单时,笔者结合学生使用QQ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分析,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表单的理解更加引起了学生设计表单的兴趣。

(3)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作为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Excel函数时,先提出问题:“给你们1000名同学的考试成绩,有没有哪一个同学在一分钟之内算出所有的总分呀?”同学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觉得是天方夜谭,当听到我说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到时更加感到奇怪了,到底怎么回事呢?大大的问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时就会使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困惑感进而引起学习的冲动。例如在讲Excel窗口操作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要浏览一个大大的Excel表的全部内容,需要向下拖动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后又看不到表头了怎么办?学生一时陷入了困境,求知的欲望将他们引入学习状态。 2.1.2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起点。因此,在利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时,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问题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基于前述的问题情境;第三,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最好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学生有足够的挑战性。

2.2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

作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主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小组合作学习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小组的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2.2.1提出问题、角色分配

学生置身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分析情境、认真思索提出问题;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一名同学担当组长,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他将问题带进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组织讨论、分配任务、制定方案、沟通协调等等。一名同学担当记录者,主要负责讨论中的文字记录。其他为参与组员。 2.2.2各抒己见、行动方案、任务分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提出之后,小组成员都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分别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和提炼最终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进行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 2.2.3方案实施

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根据任务的分工不同,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有的上网查找、搜集信息;有的进行走访调查收集数据等等。小组长会对这个过程进行调度,时刻关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进展情况,当时机成熟时,小组长就会组织成员对信息进行汇总,共同形成解决方案。 2.2.4汇报和评价

每个小组可以推荐一名成员将自己小组的成果及任务实施过程向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汇报,汇报的形式不限。这样不仅老师可以评价每一个小组,而且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并且还能够彼此共享解决方案;另外还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 2.3问题式教学模式老师担当导演的角色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老师充当“导演”角色,他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老师虽然不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但是老师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初始阶段,如在问题情境创设后,有时学生提不出问题,这时,老师要及时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不符时,老师应紧扣教学主题加以调控;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老师应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挖掘问题。中间阶段,老师虽然不直接参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此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并疏理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较深入系统的把握。后期阶段,老师不仅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以老师在监控的过程中及时地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3问题式教学模式运作流程图

问题式教学模式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掌握这种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多变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4问题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评价也是整个运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表现能够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检测该教学模式是否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胜任新的教学模式,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或几次作业就能完成的评价如今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评价方式还是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价内容等都要做全面细致的考虑。笔者认为钟志贤老师制订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全面又客观。他把能力提高、知识获取、合作情况、学习态度、最终作品五大方面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五方面又具有不同的权重与次级指标设计;评价方式采取书面考试、实践考试、口头汇报、作品提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该评价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5.1问题式教学模式并非适于所有课程及内容

尽管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一些应用型的学科中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也不是适应于某一学科的所有内容。所以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时,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哪些内容适合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即使适合问题式教学模式,其实施和操作程度也不尽相同。

5.2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质量及难易程度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将知识隐于问题之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过容易,更不能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5.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首先在进行分组时除了考虑学生的成绩搭配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搭配及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因素,一定做到合理分组。另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主思考、讨论或探索,在充分尊重与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发挥主导或引导作用。 5.4老师合理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如若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放羊”的局面;另外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如若控制不好就会出现白白浪费时间的现象。所以老师在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及时帮忙进行梳理筛选;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总之,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答疑指导又要对小组的表现进行监控,既要掌握方向又要掌控进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