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每题1分,
共50.0分)
1.小儿生长发育方面有以下特点( )
A.出生后体重增长不断加速 B.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 C.年龄愈小,呼吸愈慢 D.年龄愈小,脉搏愈慢 E.年龄愈小,血压愈高
2.阴虚火旺,肺肾阴虚所致盗汗、骨蒸潮热、心烦等证宜选用( ) A.天花粉、沙参 B.生石膏、黄柏 C.黄柏、知母 D.黄芩、地骨皮 E.牡丹皮、桑白皮
3.对呕吐、哕、下利的治疗,应时刻注意照顾( ) A.肝气 B.肾气 C.宗气 D.胃气 E.卫气
4.下列不属于厥证病因的是( )
A.体虚劳倦 B.亡血伤津 C.情志内伤 D.饮食不节 E.感受外邪
5.两药配合后,药物疗效降低的配伍关系称( ) 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畏 E.相反
6.透表清暑法适合治疗( )
A.暑温初起暑入阳明证 B.风温邪泄肺卫证 C.夏季暑湿兼寒证 D.湿温邪遏卫气证 E.秋燥邪袭肺卫证
7.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A.白虎汤 B.羚角钩藤汤 C.竹叶石膏汤 D.凉膈散 E.清营汤
8.温燥之邪多见于( )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秋 D.秋末冬初 E.夏季
9.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张子和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吴又可 E.刘河间
10.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
A.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B.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C.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D.清热泻下,疏散风热 E.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11.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中医辨证为实热型,方选( ) A.仙方活命饮 B.透脓散 C.龙胆泻肝汤 D.清肝饮 E.大黄牡丹汤
12.阳和汤的功用是( )
A.温阳补血,祛湿散寒 B.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C.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D.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E.温阳补血,祛痰散结
13.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 )
A.精神不振 B.两目晦暗 C.面色无华 D.形体赢瘦 E.反应灵敏
14.患者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治宜用( ) A.导赤散 B.八正散 C.六一散 D.小蓟饮子 E.黄土汤
15.结核瘤的一般概述错误的是( ) A.病变多发生在上肺野
B.圆形密度较高阴影多为单发,多在2~3cm,边缘锐利 C.病灶周围有卫星灶 D.生长较快 E.其中可见空洞
16.关于舌损伤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在清创处理中,不做组织切除 B.缝合时要注意保持舌的纵向长度 C.在清创时应避免与口底和牙龈粘连 D.缝合时应用细针、细线 E.10~12日拆线
17.不属于不寐临床表现的是( )
A.入睡困难 B.寐而不酣 C.时寐时醒 D.寐而难醒 E.彻夜不寐
18.在中心注视点外约15°处水平位略偏下有一垂直椭圆形的视野缺损,称为( )
A.生理盲点 B.视盘 C.中心暗点 D.视野缩小 E.环形暗点
19.咽部存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伴胸闷肋胀,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方用( )
A.一贯煎 B.半夏厚补汤 C.二陈汤 D.温胆汤 E.逍遥散
20.下列何药组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 )
A.巴豆畏牵牛子 B.丁香畏郁金 C.黄芩畏生姜 D.肉桂畏赤脂 E.水银畏砒霜
21.下列不属于洗胃禁忌的是( )
A.腐蚀性胃炎(服入强酸或强碱) B.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C.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D.食管或贲门狭窄或梗死 E.严重心肺疾患
22.黄疸伴寒颤高热,右上腹绞痛,考虑( ) A.急性肝炎 B.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C.急性溶血 D.肝硬化 E.钩端螺旋体病
23.患者,女性,25岁,大咯血急诊入院,既往有反复咳嗽,大量脓痰及咯血病史。胸片示左下肺肺纹理紊乱。诊断最可能的是( )
A.肺结核 B.肺炎 C.肺癌 D.支气管扩张 E.肺脓肿
2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的配伍意义( ) A.调和营卫 B.补中有散 C.散中有补 D.固表不留邪 E.祛邪不伤正
25.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属于( )
A.白喉 B.顿咳 C.肺燥 D.肺痿 E.肺痈
26.肛瘘术中采用挂线方法是为了防止术后( )
A.疼痛 B.出血 C.水肿 D.复发 E.肛门失禁
27.治疗头大蒂小的疣常用方法为( )
A.鸦胆子散敷贴法 B.推疣法 C.菱蒂磨擦法 D.荸荠磨擦法 E.洗涤法
28.莫菲氏征阳性见于( )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肝炎 E.急性腹膜炎
29.中焦阳明热结的病理特点为( )
A.胃经热盛,热炽津伤 B.肠道热结,传导失司 C.湿热困阻,升降失司 D.湿热积滞,搏结肠腑 E.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30.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都可以用的药物是( ) A.牛黄 B.地龙 C.珍珠 D.天麻 E.钩藤
31.手法动作中不含有环旋动作的是( )
A.揉法、摇法 B.捻法、摩法 C.搓法、捏法 D.摇法、摩法 E.摇法、捻法
32.白通汤证与四逆汤证的区别在于( ) A.汗出与否 B.厥逆与否 C.面赤与否 D.下利与否 E.脉微与否
33.以下除哪项外,均是紫癜风热伤络证的症状( ) A.紫癜分批发 B.小腿及臀部较多 C.颜色较鲜明 D.关节肿痛,尿 E.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34.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35.泻白散中清泻肺热的药物是( )
A.地骨皮、黄芩 B.地骨皮、桑白皮 C.黄芩、牡丹皮 D.黄连、牡丹皮 E.黄芩、大腹皮
36.不属于黄连适应证的是( )
A.湿热泻痢 B.胃热呕吐 C.相火妄动 D.血热妄行 E.心经实火
37.既平肝阳,又安心神的药物是( )
A.珍珠母、磁石 B.磁石、朱砂 C.珍珠母、羚羊角 D.牡蛎、石决明 E.羚羊角、石决明
38.患者右下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苔薄腻而黄,脉滑数。治宜用( ) A.大承气汤 B.大黄牡丹汤 C.小青龙汤 D.调胃承气汤 E.麻子仁丸
39.中风病邪在于络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下列何项( ) A.肌肤麻木不仁 B.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C.神昏不识人 D.口眼口呙斜 E.舌强语謇
40.哮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
A.风 B.火 C.痰 D.瘀 E.寒
41.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称为( )
A.大汗 B.自汗 C.盗汗 D.战汗 E.绝汗
42.深反射亢进见于( )
A.周围神经麻痹 B.脊髓灰质炎 C.神经根炎 D.锥体束病变 E.多发性神经炎
43.饮酒过多后耳鸣、耳聋突然发生,已经3日。现听力减退明显,音感模糊,耳鸣如机器轰鸣,持续不歇,并见头昏头重,无发热,有脘腹胀满,有时恶心,大便黏,小便黄,舌质红胖,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多属( ) A.肝火扰耳证 B.痰火壅耳证 C.湿热熏耳证 D.阴虚阳亢证 E.风痰扰耳证
44.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使抗菌活性增强的原因为( ) A.加快后者排泄 B.减慢后者代谢 C.增加后者吸收 D.竞争血浆蛋白 E.竞争肾小管分泌
45.热淋患者,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在用八正散的基础上可加减选用( ) A.防风、葛根 B.白芷、黄连 C.石膏、石苇 D.柴胡、黄芩 E.竹茹、黄芩
46.腕管综合征表现为( )
A.患手麻痛无力 B.手指麻痛无力 C.桡侧三个半手指麻痛无力 D.尺侧一个半手指麻痛无力 E.手掌麻痛无力
47.以下哪项所致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 A.维生素C缺乏 B.单纯性紫癜 C.脾功能亢进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严重肝功能不全
48.患儿,出生6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徽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50%,皮肤暗红,尿少。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用复温方法治疗,要求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是( ) A.3小时 B.5~6小时 C.6~10小时 D.12~24小时 E.24小时以上
49.有助于伤寒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抗体是( ) A.IgG B.IgA C.IgM D.1gD E.1gE
50.呕吐隔餐隔日食物并含腐酵气味见于( ) A.慢性胃炎 B.幽门梗阻 C.肠梗阻 D.慢性肠炎 E.慢性胆囊炎
二、 填空题(每空1.0分,共10.0分)
1.心火之气不足,可导致___ _乘__ __。
2.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 ____为髓海,_____ ___为气海。
3.正常脉象的特征是_ ___,__ __。
4.六腑以__ __为用,以__ __为顺。
5.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年龄、__ __和_ ___等方面的差异,来制订相宜的治疗原则。
三、是非题 (每题1.0分,共10.0分)
1.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胸腹走足。( )
2.脾肺同病,只有气的生成不足,并不影响气的运行。( )
3.根据五轮学说,黑睛属肝,称\"风轮\"。( )
4.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
5.过恐则心神不安,或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
6.\"泻南补北法\"即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
7.胁问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是为支饮。( )
8.胁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是为支饮。( )
9.痰火扰神证是痰浊扰乱心神所表现的证候。( )
10.卫气既能保持体温恒定,也能维持内脏位置的恒定。(
四、名词解释 (每题5.0分,共20.0分)
1.体质
2.正气
3.气机
4.瘀血
) )
五、问答题 (每题10.0分,共10.0分)
1.心阴虚证的证候及辨证要点有哪些?
答案
一、
1.B 2.C 3.D 4.E 5.C 6.C 7.E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D 15.D 16.D 17.D 18.A 19.B 20.C 21.C 22.B 23.D 24.A 25.E 26.E 27.B 28.A 29.B 30.D 31.C 32.C 33.E 34.A 35.B 36.C 37.A 38.B 39.B 40.C 41.B 42.D 43.B 44.E 45.D 46.C 47.E 48.D 49.C 50.B 二、
1.肾水|心火 2.脑‖胸中
3.三部有脉|和缓有力 4.通|降 5.性别|体质 三、
1.B 2.B 3.A 4.A 5.B 6.B 7.B 8.B 9.B 10.B 四、
1.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3.气机指气的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的出入运动.所以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4.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胚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子经脉及脏腑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五、
1.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或五心烦热,盗汗,午后潮热,两颧发红,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数。
辨证要点:①以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的症状为主。②全身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