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芳1,唐业喜1,李智辉1,陈其红2,邓明蓉1
(1.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2.吉首大学旅游管理
与工程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经走访调研选取张家界市38处水体旅游资源单体,将其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的体系,运用AHP构建水体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要素价值、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系统3个准则层,选取观赏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游憩价值、社会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质量等16项指标,运用指标赋值与加权求和方法对市内水体旅游资源单体作出分级。研究表明:从数量上看,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从质量上看,38处水体旅游资源,优良级水体旅游资源13项,占比1/3;水体旅游开发条件良好,但整体质量较低。从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开发水体旅游+康养新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及交通建设3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关键词:AHP;水体旅游资源;评价;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P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9)03-0049-04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Tourism Resources in Zhangjiajie Based on AHP
ZHOU Sheng-fang1,TANG Ye-xi1,LI Zhi-hui1,CHEN Qi-hong2,DENG Ming-rong1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PRC; 2.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PRC)Thirty eight monomer water tourism resources in Zhangjiajie City were select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which Abstract:
were divided into three-level system: main category, sub-category and basic category. AHP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ree criterion levels: resource element value, basic condi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16 indicators, such as ornamental value, humanistic value, scientific value, recreational value, social condition, location condition, infra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were used to classify the water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city by the method of index assignment and weighted sum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quantity, Zhangjiajie water body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ypes. In terms of quality, there are 38 water body tourism resources and 13 excellent water body tourism resources, accounting for 1/3.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re good, but the overall quality is low. Th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monitoring, developing the new model of water tourism with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and traffic construction.
AHP; water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ZhangjiajieKey words:
水体旅游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
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其综合构景作用明显,水体不仅能够独立构成主景,还能通过多种构景因素给游人以多方面的美感[2]。发展水体旅游是实现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发展途径[3]。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在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属于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河谷地貌明显,溪河纵横。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张家界拥有丰富的水体旅游资源,境内澧水贯通,温泉、瀑布等水体资源可开发性强、可利用价值高,具
收稿日期:2018-12-10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18年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JDCX2018089);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18年开放项目(18JDZB054)
作者简介:周盛芳(1998-),女,湖南娄底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通讯作者:唐业喜
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条件。
1 水体旅游评价相关研究
近年来,水体旅游发展较快,但水体旅游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处于初级阶段,而滨水旅游开发、水体旅游规划、水体旅游评价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国外,Baldacchino[4]提出温暖与寒冷的水岛旅游一词,对水体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了部分阐述。Hastijanti[5]以印度尼西亚泗水河为案例提出开发其为水上旅游目的服务的潜力研究规划。Fachrudin等[6]以印尼棉兰为案例对河滨地区水旅游目的地做了规划。在国内,Tang[7]对黑龙江省水上旅游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强调制定合理的水上旅游资源规划的必要性。黄静波[8]对郴州市水体旅游资源总量、质量和品质进行评价并提出开发战略。章笕[9]构建了水体类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模型,并以下诸湖湿地风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49-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李德山[10]将水体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置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并进行初探。丁蕾等[1]将水体旅游资源按照主类、亚类与基本类型进行划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孔阳阳[11]通过引进博弈模型,构建了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综上可知,对区域的水体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极为需求。当前没有学者对张家界水体资源进行整合调查与定量评估,而作为旅游城市,市内水体旅游资源丰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水体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2.1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调查
张家界的水体旅游资源以天然湖泊、湿地、河流、温泉、瀑布、水库、码头、喷泉、漂流等基本类型为主。其中,天然湖泊以宝峰湖最为著名,其集湖光山色于一体,融民俗风情于一身;奇秀的高峡平湖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宝峰飞瀑,被誉为“世界湖泊经典”;位于慈利县大峡谷之中的神泉湖,青山绿水相伴,空气清鲜,素有“天然氧吧”美称。此外,众多河流(暗河)发源、流经张家界,如澧水河、仙人溪、响水河(暗河)及金鞭溪等,开发了鬼谷子、茅岩河等漂流项目。另外,市内有江垭温泉、万福温泉为代表的地热资源;且修建有江垭水库、茅溪水库等水利工程,同时包括江垭码头、响水河码头等水利枢纽。在市城区有市民广场音乐喷泉、大庸桥公园音乐喷泉等,供当地居民和游玩旅客观赏、享受。
2.2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分类
张家界丰富的水体旅游资源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较大帮助,经走访调研、互联网资料搜寻等方式,获取了市内38处水体旅游资源单体所处位置等相关信息,根据水体旅游资源分类体系[12],将其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如表1)。
3 基于AHP的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评价3.1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判断依据
从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在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和《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的同时,结合国内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资源要素价值系统、旅游开发条件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3项为一级指标(B),以观赏游憩价值、历史人文科学价值、区位条件、交通通达度、水环境质量、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等16项为二级指标C)的评价指标体系(A),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
-50-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2019年3月 表1 张家界市内38处水体旅游资源的分类
主 类
亚 类
基本类型(水体旅游资
源名称)
所处位置宝峰湖
武陵源区协合乡湖泊、 大鲵湿地自然保护区
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湿地
索溪湖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神泉湖(大峡谷)慈利县三官寺乡清风峡龙泉瀑布
武陵源区中湖乡鸳鸯瀑布武陵源军地坪街道落箱潭瀑布
桑植县人潮溪镇瀑 布
老道湾上官幽谷瀑布永定区官黎坪黄龙洞天仙水瀑布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大峡谷天仙水慈利县三官寺乡水洞子瀑布永定区温塘镇九渡溪
慈利县金岩乡自然水峰峦溪桑植县利福塔镇域景观
苦竹河桑植县利福塔镇溪、河段
红河谷永定区天门山镇金鞭溪武陵源区军地坪黄龙洞响水暗河武陵源区军地坪澧水河段澧水船说
永定区南庄坪街道万福温泉慈利县零阳镇江垭温泉
慈利县江垭镇温 泉
温塘温泉永定区茅岩河镇马儿山温泉永定区尹家溪镇茅岩河漂流永定区茅岩河镇鬼谷峡洞漂流
永定区官黎坪街道漂 流
澧水南源漂流慈利县廖家村镇慈利溇江漂流慈利县江垭镇大庸桥公园音乐喷泉
永定区大庸桥街道喷 泉
兰江音乐喷泉慈利县零阳镇市民广场音乐喷泉
永定区南庄坪街道江垭水库慈利县江垭镇茅溪水库
永定区茅溪镇水利工双高水库
慈利县三官寺乡程景观
水 库
协合水库武陵源区协合乡黄沙泉水库永定区崇文街道仙人溪水库永定区王家坪镇赵家垭水库
慈利县龙潭河镇码 头
江垭码头慈利县江垭镇黄龙洞响水河码头
武陵源军地坪
3.2 指标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运用确定权重最广泛的AHP法,它能够对定性
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出有序的层次,采用德尔菲法获取数据,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13],邀请专家逐层比对评分,并将比对矩阵输入YAAHP软件中,即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和排序(表2)。经软件运算,A-B、B1-C、B2-C、B3-C 4个矩阵的一致性数据分别为0.017 6、0.054 5、0.030 9和0.021 2,其一致性远远小于可行标准的0.1,表明上述权重数据可行。
((周盛芳 等:基于AHP的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表2 张家界市水体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观赏游憩价值(C1)历史人文科学价值(C2)
资源要素价值 系统(B1)
集群效益(C3)珍稀奇特程度(C4)知名度和影响力(C5)区位条件(C6)交通通达度(C7)
旅游开发条件 系统(B2)
基础服务设施(C8)环境接待容量(C9)适游期(C10)水环境质量(C11)水土保持度(C12)
可持续发展 系统(B3)
生态环境保护度(C13)规划合理度(C14)信息化建设及宣传推介(C15)
系统管理体系(C16)
注:B为一级指标,C为二级指标。
权 重Wj0.074 30.070 70.076 60.067 60.091 00.059 20.043 00.048 20.064 80.019 30.035 50.033 70.048 30.100 30.100 30.067 2
排 序56473101312916141511128
张家界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委员会、张家界市旅游协会、
张家界日报社旅游周刊及张家界旅游从业人员等专家74位,并结合当地居民、导游、游客和旅游工作者代表共计420位,运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张家界38处水体旅游资源分指标评分,收回有效问卷420份,并采用下述加权求和模型:
P=∑Rj×Wjj=1n式中,P为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评价值,R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评分值,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张家界38处水体旅游资源评价分值,并根据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表3)。
4 结论与建议4.1 结 论
4.1.1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张家界拥有丰富的水体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条件。从数量上看,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从质量上看,38处水体旅
3.3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评价
基于上述指标权重,并经走访张家界市水利局、
类 别优良级旅
游资源
得分值≥9075~8960~7445~59
普通级旅游资源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30~44≤29
等 级5级4级3级2级1级其他
表3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标准及等级划分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名称
金鞭溪
大鲵湿地自然保护区、茅岩河漂流、宝峰湖、江垭温泉、万福温泉
索溪湖、清风峡龙泉瀑布、江垭水库、老道湾上官幽谷瀑布、仙人溪水库、黄龙洞响水暗河、神泉湖(大峡谷)
慈利溇江漂流、红河谷、黄龙洞天仙水瀑布、大峡谷天仙水、温塘温泉、鬼谷峡洞漂流
九渡溪、协合水库、峰峦溪、苦竹河、兰江音乐喷泉、市民广场音乐喷泉、马儿山温泉、澧水南源漂流、
大庸桥公园音乐喷泉
鸳鸯瀑布、落箱潭瀑布、水洞子瀑布、澧水河段澧水船说、茅溪水库、双高水库、黄沙泉水库、
赵家垭水库、江垭码头、黄龙洞响水河码头
游资源,优良级水体旅游资源13项,占比1/3。
4.1.2 开发条件良好,整体质量较低 由等级划分表可知,张家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有13处,其中5级旅游资源有金鞭溪1处,4级水体旅游资源有大鲵湿地自然保护区、茅岩河漂流、宝峰湖、江垭温泉、万福温泉5处,3级水体旅游资源有索溪湖、清风峡龙泉瀑布、江垭水库、老道湾上官幽谷瀑布、仙人溪水库、黄龙洞响水暗河、神泉湖(大峡谷)7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有15处,其中2级旅游资源有慈利溇江漂流、红河谷、黄龙洞天仙水瀑布、大峡谷天仙水、温塘温泉、鬼谷峡洞漂流6处,1级旅游资源九渡溪、协合水库、峰峦溪、苦竹河、兰江音乐喷泉、市民广场音乐喷泉、马儿山温泉、澧水南源漂流、大庸桥公园音乐喷泉9处;未获等级旅游资源有鸳鸯瀑布、落箱潭瀑布、水洞子瀑布、澧水河段澧水船说、茅溪水库、双高水库、黄沙泉水库、赵家垭水库、江垭码头、黄龙洞响水河码头10处。
4.2 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2.1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 景区在前期开发建设中应注意景区规划的合理性,增加水体资源周边绿化面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将污染程度尽量降到最低。在景区运营及管理过程中应着重对景区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出整改,深刻认识到水环境质量对景区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国家设置的重点水源保护区,如仙人溪水库,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进行保护和管理。景区开发及运营过程中,都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协调好与周边社区关系,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开展。4.2.2 开发水体旅游+康养新模式,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政府及景区可合作开发水景旅游专线,如温泉+漂流+湿地,可以开发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充分发挥水体旅游资源的康养优势,突出其健身、疗养的特色。利用景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如万福温泉、江垭温泉等,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与周边景区优势互补,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51-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充分发挥景区的集群效应。
4.2.3 完善基础设施及交通建设,正确评估景区环境接待容量 设置合理的排污系统,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景区接待能力,弥补因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环境接待容量偏小的问题。改善交通条件,缩短与客源地的相对距离,增加重游率。对于景区环境接待容量应做出正确的评估,超负荷接待将使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到过量的冲击,引发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景区应合理控制游客人数,针对淡、旺季影响,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采取浮动价格,在旺季提高门票价格、食宿、交通等费用,而在淡季降低门票价格,替代性开辟新的旅游地,给予旅游地修复时间。参考文献:
[1] 丁 蕾,吴小根.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经济地理,2013,33(8):183-187.
[2] 张利华. 江苏省水体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与开发价值分析[J]. 安徽
农业科学,2011,39(25):15523-15525.
[3] 冀淑雯. 江西省水利旅游总体布局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
(1):129-131.
[4] Baldacchino. Extreme tourism: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cold water
-52-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2019年3月 islands[J]. Islandstudies Ca,2006.
[5] Hastijanti R. Developing river lane as an alternative for water tourism
destination-case study: “kalimas” river lane of surabaya, Indonesi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4)931-932.
[6] Fachrudin H T,Lubis M D. Planning for riverside area as water tourism
destination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local residents, case study: Batuan-Sikambing River, Medan, Indonesia[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34):434-441.
[7] Tang Z. Assessment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the water tourism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0,113-116:132-136.
[8] 黄静波. 郴州市水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J]. 经济地理,
2005(5):745-748.
[9] 章 笕. 湖州市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06.
[10] 李德山. 西安市水体类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J]. 江西农业
学报,2010(5):197-200.
[11] 孔阳阳. 武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研究[D]. 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16.
[12] 丁 蕾,吴小根.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经济地理,2013,33(8):183-187.
[13] 黄 云,赵 明. 福州市内河旅游资源评价——以AHP层次分析
为视角[J]. 闽江学院学报,2014,35(6):87-93.
(责任编辑:夏亚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