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40卷第3期孙琳,张爱芹,楚新艳,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403—405..——403.-——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孙琳,张爱芹,楚新艳,陈婕,潘庆忠(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摘要:为了解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各个县、市、区随机抽样(凡=2023)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职业、家庭住址所在地、人均家庭收入、宗教信仰、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是否加入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征地、外出打工人员和空巢老人情况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弱,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医疗建设等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关键词:山东省;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1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2)03—0403—03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与快乐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经检验其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分范围为43~211分。1.2.2施测统一培训施测人员,施测人员深入到农村进行逐个样本施测。测评表采用纸笔自陈格式,统一书面指导语㈨。1.2.3数据分析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和AMOS13.0546人,占50.32%。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状况决定着国民的幸福感水平。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也在随之变化,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助于广大农村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农村居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或在农村居住已满1年,或偶尔在外地居住仍然以农村居住为主的人,包括非农村居民身份的人,比如科技,文化,医疗,艺术工作者旧1。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山东省17个县、市、区农村居民2032人。性别比例:男性1209人(59.5%)、女性823人(40.5%);年龄构成:29岁及以下509人(25.O%)、30—44岁633人(31.2%)、45—59岁811人(39.9%)、60岁及以上79人(3.9%);学历构成:小学及以下320人(15.7%)、初中829人(40.8%)、高中或中专533人(26.2%)、大专及以上350人(17.2%);婚姻构成:未婚395人(19.4%)、已婚1542人(75.9%)、离异65人(3.2%)、丧偶30人(1.5%)。1.2研究方法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先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再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经分析,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20,表明该量表有较理想的内在一致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构想结构进行了拟合度检验。拟合指数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拟合结果见表1,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表1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主要模型拟合度指数拟合度指标拟合指数5.85O.890.870.890.900.900.870.05卡方自由度比,/af适配度指数GFI调整后适配度指数AGFI规准适配指数NFI比较适配指数CFI增值适配指数IFI相对适配指数RFI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R1.2.1研究工具(1)自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农村居收稿日期:2011一06一07基金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编号:2010RKGBll40);山东省潍坊市科技项目[编号:潍社科学术委发(2010)5号]。作者简介:孙琳(1986一),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E—mail:sunlin.1986@163.corn通信作者:潘庆忠,男,山东青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方法与应用。Tel:(0536)2602469;E—mail:panqz@wfmc.edu.1311。2.2单因素分析对于二分类的影响因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分类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的用Brown—Forsythe检验值代替F值)对均数进行检验,筛选出13个因素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至表4。2.3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已筛选出的13个因素进行综万方数据·-——404--——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40卷第3期进行哑变量处理,最终得到10个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合分析,以农村居民幸福感量表得分127为分割点进行二分类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与因变量不成线性关系的自变量表2独立样本t检验注:}P<0.05,¥}P<0.01,…P<0.001。表3方差分析福感不低于年轻人。(3)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但未进入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意义不大。(4)职业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流动劳动者、无工作人员与务农者相比幸福感较低,与无固定收入、生活没有稳定的保证有关。经济状况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分析表明家庭居住在城乡结合都比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幸福感程度高,因城乡结合部发展相对农村要快,各方面条件较为优越,比农村居民幸福感指数增强是必然的。健康状况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本研究显示,健康状况好、无慢性病的农村居民幸福感水平高,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注:#P<0,05,}¥P<0.Ol,}}十P<0.001。表4Brown—Forsythe检验具有宗教信仰的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高。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心灵寄托,可以安抚人的心灵给予慰藉感。宗教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宗教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特殊情感,也是植根于特定文化背景之上,使人们从困扰(罪过、无知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合理化的有效手段呻1,正确发展、引导。注:¥P<0.05。¥¥P<0.01,¥¥¥P<0.001。宗教事业有助于幸福感的提高。加人农村居民合作组织的农村居民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农村居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农村居民合作组织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大力发展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家庭中无外出打工人员的农村居民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中国人比较注重家庭完整性,幸福的家庭体现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加大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是农村发展的理想之路。没有被征地的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土地是2.4调查结果分析人口学特性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很小,与国内分析结果相符H1。(1)性别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农村居民思想意识发展,男女地位平等,男女在社会分工上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当代农村妇女地位的提高有关∞。。(2)年龄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与国外研究结果相符"。。年龄因素在国内研究中众说纷纭,相关报道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幸福感降低川,本研究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现代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老年人不再为温饱生存问题担忧,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对待事情不再偏激且容易满足,所以幸万方数据孙琳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一405一3.3加强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建设地为基础,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土地被征收后,农村居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桥梁和民会产生很强的心理落差,存在不稳定、不安全的心理感受。纽带作用,使农村居民在自己的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中快乐合理征收土地,才能不削弱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生活。大量事实表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合作化组织,对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建立民主政治,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较高的经济收入、平等的政治权利、多彩的文化生活都是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强要决定要素。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作用完化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让备、被居民接受的合作组织,使农村居民在这些组织中努力工农村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作,获得较外出打工更多的收入,把农村居民吸引到本村土地产业化经营,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创业,和资源上来,保证家庭成员在工作之余能够团圆和睦、相互关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不懈地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创造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消除贫困落后,让农村居民早日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参考文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1]AndrewsFM,RobinsonJP.主观幸福感的测量[M].后华杰,译.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以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90—156.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城乡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实[2]王玉林,张忠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加快农村社会事三个县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0,7.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使[3]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J].中国行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为医学科学,2003,12(6):703—705.3.2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和保障能力建设[4]王健,孟庆跃,WinnieY,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提高医疗预防保障,宣传医学科普知识。随着国家卫生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3):31—34.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医疗水平与保障能力得到加强。[5]郑剑虹,温海英,邱海群.粤西农村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53—355.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实仍然存在。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6]DienerE,SuhE.Subjectivewell—beingandage:Aninternational病返贫的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加nalysis[M]//SchaieKW,LawtonMP。Annualreviewofgerontology强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落实andgeriatrics.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CoInc,1997:好各项卫生经济政策。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乡304—342.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努力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7]王海廷.威海市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素质。积极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南:山东大学,2008:24—25.理,完善农村防保体系。强化农村医疗市场管理,保障农村卫[8]林彬.略论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5—129.万方数据农村居民主要的经济和生活来源,农村居民的经济活动以土3建议3.1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指数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孙琳, 张爱芹, 楚新艳, 陈婕, 潘庆忠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2,40(3)

1. 沈顺芝 浅析现金流量在经营中的决策作用[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10(10)

2. 马姣姣.丁红 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1)3. 刘静 散结利咽颗粒治疗慢性咽炎59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医药前沿2012,02(8)4. 王太平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1(18)5. 郑义广 “曾几何时”的误用[期刊论文]-语文学习2012(3)6. 曹红俊 格式合同之规制研究[学位论文]2003

7. 高维亮.侯延丽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进展[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09,6(10)8. 庄婉婷.高世葵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必要性及策略[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12(10)9. 冯渊 诗歌中的“紫”[期刊论文]-语文学习2012(3)10. 夏松平 “长淮”指淮河[期刊论文]-语文学习2012(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nykx201203151.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