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Learning English》这套教材吸收国际上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内容设计上,以话题为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运用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教法上,强调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学习,采用完成课题式的教学方法,把探究性的学习引入外语学习中,使学生融入创造的、有意义的整体语言学习中。
因此,这套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分为八课。其中前七课为新授课,第八课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练习课。新授课围绕单元话题,以主要人物Danny、Jenny、Brian和LiMing的活动为中心展开叙述,体裁多样,有对话、短文、歌曲、日记、电子邮件、谜语、顺口溜等多种文体,生动有趣。塑造的人与动物的组合体—恐龙,个性鲜明,聪明、活泼、热情、诚实,但天真、自私,给同学们带来了无限乐趣。同时,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融于各种语言情境中,各种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渗透于任务之中。突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融知识的学习于有意义的能力训了之中,淡化语法,强化语感的要求。以英语歌曲、谜语等体裁,既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感,克服了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使英语真正变得“既容易又有趣”。
基上所述,在《Learning English》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活动即任务的设计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坚持在完成任务中培养能力,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词汇,感知语法,运用句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形成了以任务为中心的学生自主探究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语言学习的整体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主阵地。
一、围绕话题,设计探究任务,精心创设英语交际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探究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依据单元话题,确定本节话题,创设英语交际情境,激趣导疑。
新授课的话题是围绕着单元话题的分话题,如五册Uint1,单元话题是The Olympics,但《Lesson1:Higher, Faster ,Stronger》谈论奥运,叙述奥运历史和运动员,但本节话题仍旧是奥运会。因此我围绕奥运会这个话题,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景,将学生了带到奥运会场,使他们产生交流的欲望。如:用问题:Have you ever watched the Olympics on TV?激活学生对刚结束的奥运会的回想。当然,情景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应用的教学资源是否更好地触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
- 1 -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现实场景、问题、简笔画、图片、卡片、幻灯片、录像等手段来创设情景,形象逼真的交际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计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探究和学习活动。
任务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首先使他们“有话可说”,其次要“用英语会说”。这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策略帮助,如:调整教学,个别后面学的单词和句型提前来教学或补充新词汇。做到词汇、句型的学习不离句子,句子的学习融于具体的情景中,使学与用有机地融为一体。课本中大多数新授课开始都有《Think about it》,供师生探究时选。教师可参考其中的问题,结合所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探究。如:《The Olympics》中的《Lesson1》,教师可用录像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及比赛的精彩镜头。如:Swimming, Diving等运动,其间设问:
1、When was Beijing Olympics? 2 、What’s your favorite star? 3、What’s the spirit of Olympics?
4、 Do you think the Olympics are important ? Why or why not? 5、 What’s the official slogan for the 2008 Olympics Games?
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或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最后点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检查指导,关注学困生,使讨论顺利进行,鼓励学优生使讨论更深入。 二、布置问题型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教师解疑答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可设置多种多样的阅读任务。
依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教师所制订的训练目标,可以是针对文章的大意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也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的讨论,或让学生读后完成一个表格。学生可通过速读或精读来完成这些问题。对于其中所遇到的生词或难点、句子,鼓励学生可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理解文章意思,完成任务。
2.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如:词汇、语法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同时,搭配适当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也可罗列相似的句型进行比较区别,或用同义句型进行解释。如:be good at=do well in; “花费”的句型:
1) sth cost sb money
2)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3) pay for
4) spend on sth∕in doing sth
3、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或跟读课文或分角色表演,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 2 -
4、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列出文章提纲,罗列重点句型和词汇。以此为线索,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如:
Uint1:Lesson1 Higher, Faster ,Stronger
Olympics
↓
 ̄ ̄ ̄ ̄ ̄ ̄ ̄ ̄ ̄ ̄ ↓ ↓
The ancient Olympics The modern Olympics
two amazing Olympics
Athletes Bob Beamon
Liu Xiang
句型和词汇: ancient Greece In the long jump in shooting break a world record a gold medal
三、《Let’s Do it》拓展深化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每节内容之后的《Let’s Do it》是在本节话题训练基础上,提升学生能力的任务。这个活动设计了一个与本节话题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英语,在活动训练技能,通过活动提升能力,充分体现了教材所倡导的“做中学”的理念。当然,其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体现。
1、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使学生明白通过何种方式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可自读本节任务的要求,对不太清楚的地方,教师可做以解释。如:Uint1《Lesson 6 Diving “Dream Team”》中的“Let’s Do it”:
Talk about the 2008 Olympics with a partner, Try using the following phrases or any others you can think of: dream team, catch up with, not...anymore , good luck , give up。
让学生和同伴讨论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口语练习的任务。学生在讨论《跳水 “梦之队”》这个话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学生十分熟悉的2008年奥运会。
2、教师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技能和策略方面的准备。首先,教师可利用talke freely或brain storming等来帮助学生激活思维,使学
- 3 -
生“有话可说”。其次,在给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练习示范。让学生观察完成任务的过程,领会完成任务的策略。
3、学生通过pair work或group work等形式,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教师巡回督查或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对学困生可给以思维上的启示和知识上的激活。
4、组织汇报任务成果。任务结束后,学生向全班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是口头汇报、书面展示、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
5、师生共同对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过程性的评价。将自评和师生互评结合,使评价真正起到肯定和鼓励的作用。
总之,以任务为中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用任务把教学的各环节连接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究,让学生由语言学习者变为语言的使用者,使学习真正成为个人积极的对目的语的体验,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及多边互动的过程。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