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机械租赁制的必要性和管理方法
摘 要:本文论述了工程机械设备实行租赁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工程机械租赁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工程机械 租赁制 管理方法
1 概述
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发挥决定性作用,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水平却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存在以下问题:在设备配备上时而不足,时而闲置,甚至设备不足与设备闲置同时存在;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不够,就通过“拼设备”来完成工程任务;用起吊几百吨的大型起重机吊重几吨的小设备,在设备使用上存在“大材小用”的现象;缺资金,影响先进设备的及时引进;维修跟不上,维修厂效益极低;“重效益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严重。这些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公司多年来在机械设备管理上不断探索,管理方式也几经变换,可至今仍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改进原有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机械设备利用价值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调查,吸取先进经验,经分析认为在管理方法上应进行大胆革新,实行租赁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利用潜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是当前施工的必然要求
机械设备租赁制是解决资金短缺,加速设备周转利用率,实现供需双方互利互补,充分发挥设备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使设备资金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计划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避免购置重复,使用闲置,形成设备投入→回报→再投入→高回报的设备资金良性循环,促进资源逐步向高回报率方向流动。
2.1调节供需矛盾
机械设备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按质按期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在目前建筑市场实行招投标制度后,每年工程量不一,有丰有欠,工程量大时施工机械设备明显不足,要投入购置,又多占用资金,工程任务少时,部分设备闲置,派不上用场,又成为包袱,因此只有采取设备租赁手段来调节、解决这一矛盾。
2.2避免重复购置
公路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规格较多,品种复杂。有大型机械,一般小型设备,涉及到土方、路面、桥梁、隧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如果一个施工企业贪大求全,必须要投入巨额资金,造成资金占用大,经济负担重,而且设备综合利用率低,降低投资效果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完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租赁来补充设备之不足,可以减少投资,避免风险,改变施工企业资金结构,提高
资金运用效果。
2.3便于统一管理
成立内部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综合运营,建立调配、使用、维修、保养、管理、经营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组织人员,集中力量,投入精力专门从事设备管理经营,并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之路。
2.4提高综合经营效益
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可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即内部租赁和外部租赁,外部租赁包括对外租赁和租赁外部设备,加速设备周转,提高利用效率,减少资金过大投入,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益。
2.5调动机手工作积极性
实行租赁制有利于从设备资产经营的效益出发,进行考核,打破过去“铁饭碗”、“大锅饭”工资制度,实行评定考核,单机成本核算,执行按劳取酬、按量结算的基础工资+效益工资,把效益工资与工作效果、工作质量挂钩,调动机械人员劳动积极性,提高机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6有利于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租赁公司作为一个追求盈利的实体,必然会要求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的正常运转,这样一来就必须重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促使操作人员爱护设备,规范操作,有利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降低维护成本。
3 机械设备租赁制的管理方法
3.1成立租赁公司统一管理
在企业内部成立集管理、使用、维修、经营为一体的机械租赁公司,把所有设备资产纳入其管理范围,负责对设备统一调配、租赁、管理和维修,负责对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培养一专多能,技术专长和多面手,对工作认真细心,精益求精。保证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和需方要求,经常听取租用单位对设备及人员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合理的制度和方法。
3.2上缴费用的确定
企业对租赁公司,按拥有的设备资产值,通过评估,综合分析计算,制定年上缴金额,包括设备折旧费、管理费和利润等。租赁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在确保上缴公司的金额基础上自负盈亏,公司可利用这部分缴纳资金,选择回报率较高的或急需
设备再投入,使设备逐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增值
3.3建立台帐,单机成本核算
机械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实行单机核算制度,以成本、工作量、状况、工作效果和盈余额为主要考核指标,以此作为每个机手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原则,即基础工资+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包括产量工资和质量工资。建立工作台帐,将工作量作为收入,消耗成本作为支出,抵减后盈余额作为发放效益工资的基数,参考设备状况、种类(型号)和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结合工作态度、效果评定分数,综合确定效益工资额。
3.4制定租赁人员守则,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服务方针,实行“定机、定人、定操作规程”的“三定”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责任心,要求机手服从租用单位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技术要求,机手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由租用单位进行综合评定。租赁公司可委托租用单位根据评定考核结果,代发效益工资,从租赁费中扣除,一方面对机手是个约束,同时调动机手工作积极性。如果机手在工作中操作技能差、不用心或消极怠工租用单位可要求随时撤换,租赁公司无条件接受,并对其警告、待岗或辞退处理。
3.5加强现场设备管理,确保施工所需
实行“定期检查,强制保养,及时维修”的机械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完好率和正常使用率,两台机械设备以上配备专业修理人员,如出现机械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加班加点,不能影响施工,维修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和维修责任制,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维修期间扣除租赁费,如果维修时间过长,应提前通知租用方,否则因此造成工期延误,应承担相应损失。
3.6租赁机械设备以内部使用为主
坚持“先内后外,内外有别”的原则,先内后外就是在确保公司内部施工所需的基础上剩余设备可对外出租,在事先掌握工程信息,提前了解设备需求,制定设备计划,如果工程量较小设备富余可提前寻求外租客户,反之当工程机械需求量大且明显不足,应及早准备联系租外客户。内外有别就是外部租赁按市场价格计价,内部租用以市场价的70~80%收取租金。根据市场价格和台班定额,制定内部机械合理的收费标准,各种拌和设备只计加工费。
3.7确定租赁价格的依据
(1)按设备投资回收年限,确定折旧费在租金内所占比例。
(2)租赁利率,按设备价值形态取值,技术含量越高,取值越大,特殊设备和进口设备,按特殊取值,一般设备按一般取值。
(3)设备大修费,根据设备运转情况,确定台班多少时间长短需要一次大修,大修费用分摊到租赁费中。
(4)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基础工资和效益工资。
(5)租赁税金(内部租赁不计本项)。
(6)参照市场价格,对租赁费适时调整。
3.8租赁管理的油料供应及台班费用计算
因为机械设备燃油数量较大,通常情况下,租赁设备在施工现场,由承租方提供燃油,所提供燃油必须满足机械设备使用要求。如果租赁费中包括燃油部分,结算时按市场价格从租赁费中扣除。其它润滑油由出租方负责。
台班计算方法,每台设备操作,由双方协调一致,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共同计时,工作场地内调遣路途时间各承担一半。如果按工程量计算,工作结束应及时丈量,计算出工程量,双方认可。由施工人员开据工程任务单或完工证作为结算依据,原则上当天进行,不应累计天数过多,以免出现差错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3.9内部常用设备占用费
公司下属各施工单位或项目部,一般常用设备配置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调整调动,这部分设备占用费,按使用年限收取折旧费和大修费再加一定的利润,如果使用单位负责大修,应只收取年折旧费和部分利润。
结束语
实行筑路设备租赁是施工生产设备管理的一项改革,有利于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深挖设备资源潜能,提高设备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是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运行进一步细化管理,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