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塞上江南”古诗八首

来源:伴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塞上江南”古诗八首

作者: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11期

观两坝① 明·杨守礼

闸分天上水②,工自古人奇。 农田沾春阔,鱼舟待月迟。 汉唐③能保障,天地亦何私。 惭愧观风客④,年年注意时⑤。 【说明】

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 【作者】

杨守礼(?—1555):字秉节,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人。明代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历任湖广佥事、叙州通判、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河南参政。主持纂修《嘉靖宁夏新志》。

嘉靖十八年(1539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到任后,即整肃边防,修筑贺兰山赤木口,绝敌百年通道,并有志于恢复北路镇远关、黑山营重防。 【注释】

①两坝:此指宁夏灌区的汉延渠和唐徕渠两坝进水闸。相传唐代在河西修渠筑有大小两坝。大坝是唐徕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故又称唐坝,明代筑大坝堡(故址在今青铜峡市大坝镇境内);小坝,原名汉坝,是汉延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明代建汉坝堡,因近傍汉延古渠所建堤坝而得名(故址在今青铜峡市小坝镇境内)。

②天上水:黄河水。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③汉唐:指宁夏灌区的汉延渠、唐徕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观风客:作者自指。观风,谓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 ⑤时:季节。 送卢潘①尚书之灵武 唐·韦蟾

贺兰山下果园②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③,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番④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⑤。 【说明】

韦蟾这首送给卢潘的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描写了灵州的富饶美景,突出古灵州是北部边地的军事重镇,提高了灵州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知名度,同时赞颂卢潘是一位保卫祖国西北边地安全的灵州镇将。 【作者】

韦蟾: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人。大中七年(853年)登进士及第。初为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年)末,终尚书左丞。 【注释】

①卢潘:时任尚书。咸通十年(869年),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出任朔方节度使。史书记载,他为官清廉,家贫如洗,最后死于灵武。

②果园:后魏太武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河渚上,位置即后来的古灵州所在地。 ③水木万家朱户暗:古灵州今吴忠市地区,有秦渠、汉渠,自古引黄河水灌溉,果木成林,农业发达,此句意思是渠水灌溉农田,树木绕着千家万户,红色大门被绿荫掩映阳光。 ④六番:即六州番落,指唐代西北的伊州、凉州、甘州、石州、渭州、熙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此处是指安置于宁夏一带的“六胡”。番,古代对中原王朝以外各族的通称。 ⑤书生:此借指卢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两坝重修 明·冯清

东风①两坝喜重修,一脉滔滔接上流。 原隰②利分均上下,汉唐③泽溥④自春秋⑤。 四时⑥谢绝商霖⑦梼⑧,万代评将禹绩⑨俦⑩。 捍御11足兵缘足食,凶除千古志应酬。 【说明】

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两坝,相传唐代在河西修渠筑有大小两坝。大坝是唐徕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故又称唐坝,明代筑大坝堡(故址在今青铜峡市大坝镇境内);小坝,原名汉坝,是汉延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明代建汉坝堡,因近傍汉延古渠所建堤坝而得名(故址在今青铜峡市小坝镇境内)。 【作者】

冯清:明代大臣。别号濯庵,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籍,浙江余姚县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正德十年(1515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三边军饷。 【注释】

①东风:此指春风。

②原隰:原指低湿之处,此指新开垦的荒地。 ③汉唐:指汉延渠和唐徕渠。 ④泽溥:恩泽广大。 ⑤春秋:泛指历史。

⑥四时:四季。此指一年四季的农时。

⑦商霖:《书·说命上》载,商王武丁任用傅说为相时,命之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孔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谓依为济世之佐。后以“商霖”为称誉大臣之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⑧梼:古同“筹”,数码,即筹算、筹划。

⑨禹绩:指大禹治水的业绩。据说远古的时候,大禹导河至积石经今宁夏青铜峡地界,见黄河水在此被阻,便以神斧凿削石壁,河乃畅流,先民建“神禹祠”祭祀。 ⑩俦:相比。

11捍御:保卫;抵御。 汉渠①春涨 明·朱栴

神河②浩浩③来天际,别络④分流号汉渠。 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 三春雪水桃花泛⑤,二月和风柳眼舒。 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居。 【说明】

选自《宣德宁夏志》。“汉渠春涨”是朱栴删修的西夏八景之一。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汉渠的春色融融,称颂前人的开凿之功,直抒他的追念敬仰之情。同时在诗中亦暗含自励自勉、不能坐享父辈福荫的情怀。 【作者】

朱栴(1378—1438):号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庆亲王,封地宁夏。因当时宁夏粮饷不足,暂住古韦州城(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迁王府于宁夏(今银川市)。死后谥曰“靖”,故称“靖王”或“庆靖王”。朱栴天资聪颖,学问广博,长于诗文、草书。著有《宣德宁夏志》等著作。 【注释】

①汉渠:即汉延渠,又名汉源渠,俗称汉渠。 ②神河:指黄河。 ③浩浩:水盛大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别络:分支。

⑤三春雪水桃花泛:旧时春分三春,即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三月即古历春三月。三月又称桃花月,塞上三月,浇了雪水的桃树,争芳斗艳,谓之“桃花泛”。泛,广博、普遍的意思。指遍地桃花普遍开放了。另解,桃花泛,亦即“桃花汛”“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云:“黄河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二月三月,桃华始开,冰泮雨积,川流猥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华,同花。 开靖虏渠① 明·王珣

滚滚河流势险哉,平分一派傍山来。 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裁②。 此日劳民非我愿,千年乐土为谁开。 老臣喜得金汤③固,幕府空闲卫霍④才。 【说明】

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弘治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 【作者】

王珣:字德润,山东曹县(今山东省曹县)人。成化五年(1469年)乙丑科进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一月,由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在任四年,“实行伍,兴水利,足粮储,轻税赋,重教化,宽严得中,边人畏服”。并主修《宁夏新志》(《弘治宁夏新志》)。 【注释】

①靖虏渠:《乾隆银川小志》载:“靖虏渠乃元昊时废渠,旧名李王渠,疑即古之艾渠。弘治年间巡抚王珣奏开,更名靖虏,石坚沙深,竟不能成,仍为废渠。”《嘉靖宁夏新志》亦云:“靖虏渠,元昊废渠也,旧名李王渠。南北长300余里。弘治十三年(1500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奏开之,以更今名:一以绝虏寇,一以兴水利,但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困,竟不能成,仍为废渠。”在今玉泉营西干渠西侧,尚有遗址残存,1959年沿其址开挖西干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裁:判断,决定。

③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④卫霍:指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因前后北击匈奴有功,故史书常合称之。 宁夏 明·孟逵

百万貔貅①善攻守,胡尘②靖③扫草茸蒙④。 威加朔漠⑤龙沙⑥外,人在春台⑦玉烛⑧中。 山限华夷⑨天地设,渠分唐汉⑩古今同11。 圣君贤相调元12日,塞北江南文教13通。 【说明】

这首七言律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诗中表明了宁夏政治、经济、文化形势随着明朝军队在军事上的胜利而有所发展。 【作者】

孟逵:玉田县(今属河北省)人,一说顺天府(今北京市)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按察佥事督储到宁夏。 【注释】

①貔貅:古籍中的猛兽,古人常用以比喻勇猛的军士。 ②胡尘: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③靖:平定。《嘉靖宁夏新志》作“静”。 ④草茸蒙:青草嫩而密。

⑤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⑥龙沙:古时指我国西部、西北部边远山地和沙漠地区。后泛指边塞地区或塞外沙漠之地。

⑦春台:指登眺游玩的胜处。《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⑧玉烛:谓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言人君德美如玉,可致四时和气之祥。《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

⑨山限华夷:山,指贺兰山。贺兰山东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贺兰山西居住着蒙古族人民。华,指汉族。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⑩唐汉:指宁夏平原上的唐徕渠和汉延渠。 11古今同: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12调元: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也有人解为对百姓的调理和教化。 13文教:旧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横城堡渡黄河 清·爱新觉罗·玄烨

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

汤汤①南去②劳③疏④筑⑤,唯⑥此⑦分⑧渠利赖多。 【说明】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初三,清康熙帝玄烨从北京出发,率师亲征蒙古贵族葛尔丹的叛乱。三月二十四日,从盐池出发,沿长城内侧的宁盐大道到达灵武市横城驻宿,写下了这首诗。

康熙帝“亲巡农野,视渠流灌溉”,对“朔方资大河之灌注,疏渠灌田”的重要性更为明悉。平叛结束后,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将“疏通河渠”作为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命令官员督率民众,清淤疏滞,拓宽渠道,修复暗洞,对古老灌区进行全面疏浚整饬。 【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圣祖,年号康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释】

①汤汤:水大流急的样子。 ②南去:一说为“南北”。 ③劳:辛劳。 ④疏:浚河。 ⑤筑:筑堤。 ⑥唯:只有。 ⑦此:这。 ⑧分:分水。 长渠流润 清·王都赋

长渠①活活泻苍波,塞北风光果若何。 畎浍②自分星汉③水,人家齐饭玉山禾④。 春村野甸⑤鸣鸠⑥唤,夏色凉畦浴鹭过。 漫道汉唐遗迹⑦远,由来膏泽⑧圣朝⑨多。 【说明】

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长渠流润,清代宁夏八景之一。 【作者】

王都赋:乾隆年间宁夏人,生卒年代不详。 【注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长渠:泛指宁夏引黄灌区各渠。《乾隆宁夏府志》云:“渠之大者,汉、唐、惠农,各长二三百里,两岸陡口以千计。洪流分注,喷瀑溅涛,绣壤连畦,瞬息并溉,洵(实在)斯民之美利,即此地之胜观。”著名的古渠有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秦渠、汉伯渠、七星渠、美利渠、羚羊角渠、羚羊寿渠等等。 ②畎浍:田间水沟。 ③星汉:银河。此借指黄河。

④玉山禾:玉山,产玉之山,美好的地方。此喻丰收的粮食像玉山一样。另解,玉山,江西省东部县名,主要农产品以水稻、小麦等出名,此处为代指,即宁夏引黄灌区。禾,粟,这里泛指粮食作物。

⑤野甸:郊外田野。古时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⑥鸠:鸟名,斑鸠。

⑦汉唐遗迹:此指汉延渠和唐徕渠。汉唐两渠均开凿于汉代。 ⑧膏泽:比喻恩泽。 ⑨圣朝:即清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