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当前煤矿安检工作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安检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安检员;安全检查;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4495(2004)SO一0157—02
由于煤矿作业条件的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 水、火、瓦斯、顶板、粉尘等五大自然灾害的侵害,加
之工人素质和文化程度较低,采矿业目前依然被认为是比较危险的职业,煤矿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病率比其它行业要高得多。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把安全搞上去,把事故降下来,实行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是防患于未然的有
效措施之一。
1 煤矿安检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生产的安检工作,贯穿于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只要煤矿开始生产,就涉及到安全管理的问题。安全检查就是对危及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地点或场所进行查处,进行安全检查,不仅查处事故隐患,而且还要查处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人员的“三违”等)。煤矿井下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地方,是事故多发之处,井下恶劣的自然条件、超强的劳动强度、狭窄艰苦的作业环境、分散的作业人员,容易使人烦躁,精力难以集中,体能下降,反应迟缓,行为不协调,易发生事故。而且如果真的发生“三违”行为,无人劝阻和制止,一旦出现险情和事故,不能及时救助,这些情况,都是诱发事故的因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时,不仅需要井下所有管理和作业人员及时发现并排除,而且更需要一批专职安检人员去检查、发现和排除,做到防患于未然。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采用,使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课题,运输机电事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瓦斯煤尘爆炸及井下突水等事故,更是伤亡
收稿日期:2o03—10—17
作者简介:刘永刚(1964一)。男,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矿业
大学,现任大屯煤电公司徐庄煤矿安检科副科长。惨重。往往造成矿毁人亡的悲剧,血的教训给我们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安全检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多年来,煤矿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也决定了煤矿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井下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威胁着
职工的身体健康,煤矿工人的尘肺病患者逐年增加,这就要求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煤矿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家破人亡的悲剧,而且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煤矿的形象也受到巨大损害,事故给伤亡家属造成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给亲人带来的心理伤害是无法愈合的。所以一定要加强煤矿安全检查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强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也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既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促进了煤矿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经过长期探索,为了适应井下特殊的生产作业环境,抵御水、火、瓦斯、顶板、粉尘等五大自然灾害的侵害,也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国家资源不受损失,煤矿企业总结出了一整套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安全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煤矿的安全工作虽然有了重大改进,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的管理体制,但国家监察不可能完全代替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工作,行业管理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真正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仍然是煤矿安检员,这一点已经被煤矿行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所认可。安检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检员依然是肩负安全重任的“矿山安全卫士”,各级领导对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比较重视,每个矿都设置了专职安全监督检查部门,配备了2004年6月 矿业安全与环保 第31卷增刊
数量不等的专职安检员,生产一线及辅助生产单位也有了兼职安检员、群监员‘、青岗员、协管员、信息联络员等作为专职安检员的辅助与延伸,
并建立了应的规章制度,工作中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记录,安监站、科、副队长、专职安检员、其他安检人员基本形成了自上到下一级管理一级、自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模式,其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正常。但是,安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 对安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够虽然安检机构、工作制度都是基本健全完善的,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有部分领导、管理人员对安检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总是认为,安全检查是找麻烦、影响工作,仍然存在着对安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再者,平时不出事时,安全工作的经济效益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没有具体的数据体现出来,这时,大家只看到生产形势大好,却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安检工作好象是“没有经济效益”,因此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出
了事故之后才想起抓安全,才想起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但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有些领导虽然表面上积极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因涉及到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对安检工作不支持或打折扣,一旦安检员查处了有关问题,这些领导不是托关系走后门,就是亲自出面,干扰或阻挠问题的处理。
2.2 安全监督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①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工艺越来越先进,安检员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变化;② 所配备的专职安检员数量不够,安全检查很难覆盖井下所有地点,容易出现漏查、空岗现象,有的地点甚至较长时间查不到一次。
2.3 安检员选用不当没有按照安检员应具备的条件选拔安检员,主要表现在:1)年纪偏大,有些单位的安检员是从一线或辅助单位即将退休的人员中调过来的,或通过某种关
系调过来的,前者跑不动,是来“养老”的,后者不想跑,同样也是来“养老”的,这些人空占安检员的岗位,却起不到安检员的作用,久而久之,不仅使安检队伍冗肿庞大,人浮于事,易产生内耗,而且严重影响了安检人员的形象,使安检人员的威信难以提高;
2)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素质较差,有些安检员是文盲或半文盲,即使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到现场能查出问题,却不能写出来,他们的继续学习能力
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检查仅凭老的经验;有些安检员技术单一,懂采煤的,不懂掘进,或懂岩巷的,不懂煤
巷等;有些安检员甚至是“半瓶醋”。
2.4 安检员本身素质上的问题安检员本身对安检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认识不足,对安检员的职能不熟悉,文化素质和安全素质都不高,井下的工龄也不长,因此监督起来就没有说服力,而且他们不思(愿)学习提高;还有些安检人员职业道德不高,对被检查单位吃、拿、卡、要,个别人甚至与被检查单位做交易,严重影响了安检员的形象和权威性。
2.5 管理机制上存在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安检员应有的地位、待遇、权利和发展空间,没有从机制上树立起安检员的威信,安检工作没有威慑力,安检规章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2.6 安检工作创新不够缺少安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创新。
2.7 其它有些安检员与被检查单位的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抹不开情面,所以工作不敢抓,更不愿得罪人。有些安检员工作方式粗暴,方法简单,不是按照“监中有帮,帮中有监,监帮结合,不离原则”的安监方针去做,而是张口罚款,闭口训人,容易引起被检查者的对立抵触情绪;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安检工作的深人开展。有些被检查单位的人员串通一所,相互通风报信,干扰安检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单位对安检工作敷衍了事,当安检人员检查时,当面说得好,背后依然故我,违章依旧。
3 改善安检工作的方法
3.1 领导高度重视和坚决支持是搞好煤矿安全检查的重要保证这个重视和支持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光讲在嘴上,而是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重视和支持,还要有物质上的奖励;不仅仅是等到出了事故后才重视和支持,还要在平时就要给予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凡是领导干部重视安全管理,支持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安全检查的作用发挥得就好,效果就明显,矿井安全状况就好,否则,矿井安全状况就不好。
3.2 配齐安检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安检人员完善安检工作的管理机制,健全安检工作制度,使安检员真正做到责、权、利三到位,保证安检员能正常开展工作,尊重安检人员的劳动;严格根据安检员应具备的条件选拔合格的安检员,建议从在井下一线的重要岗位上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高中毕业生或技校毕业生或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安检员,通过严格的考试,择优录取,并通过一至二个月的严格的岗前全面培训,持证上岗,提高待遇。3.3 加强对安检员的的教育培训包括思想职业道德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不仅提高安检员自身的安全业务素质,更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中懂得监督,善于监督,也敢于监督;还要加强安检员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行为教育,使之不
仅关注、检查别人(处)的安全,还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在安检员中建立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以确保安检员队伍的整体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给安检员提供良好的继续学习环境,使他们及时接受新知识,及时了解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原理和安全操作方法,使其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3.4 创新安全检查工作
要用发展眼光、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检查创新工作,要积极探索开展安检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其形式应多样化;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依靠安全生产方针为导向,用安全目标为标准,建立纵向制约、逐级负责,横向协调,专业保证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的管理机制;努力推广高新技术,落实各种责任制,严格现场安全检查,加强隐患的排查力度和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通过集约化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编辑:吴自立)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