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比商末:足细,腹浅。 西周足内侧平或内凹
商代晚期柱足粗壮、矮,西周早期柱足细高。 垂腹是西周中期的特点。
蜗纹是西周早期昭王以前独有的纹饰。 西周独有方座簋。
西周早期圈足高。西周中期以前附耳在口沿以下。 西周早期器腹略浅。
扁足鼎西周早期较商代晚期有简化现象。 00001
鼎 商代早期
圆鼎,1977年出土,北京地区平谷县商代二里岗墓葬(商代早期),国家博物馆藏,《文物》1977年第11期,《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册。
1.口内收,边较窄,口沿外撇。 2.一对半环形立耳,较矮。
3.腹较深较鼓,成球状,相对扁,圜底,略平。 4.三足,圆锥状,外撇,中空至底。 5.纹饰:腹部饰兽面纹。 6.尺寸:18cm高。 7.铭文:鳖。
00002 甘鼎 商代早期
商代早期二里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考古》2004年第7期。 1.口沿:较宽,略平,外撇。 2.一对半环形立耳。 3.深腹,腹壁较平直。 4.圜底。
5.三个中空的圆锥状足。
6.纹饰:弦纹,连珠纹,带状兽面纹,云雷纹为底纹。
00003眉鼎 商代早中期之交,接近中期
商代早中期之交,接近中期。北京保利博物馆藏,《保利藏金》。 1.口沿外卷。
2.双儿直立外撇,中部内收,成半环形。 3.束颈。 4.鼓腹。
5.颈部下面饰带装兽面纹,云雷纹为底纹。 6.铭文:眉。
00004万鼎 商代
1.足:上粗下细,三足。
2.口宽,口沿与腹部齐平,口沿较平,外撇,器壁较厚。 3.立耳,较小。 4.圜底。
5.纹饰:颈部以下腹部以上为弦纹组成的纹饰带,连珠纹内加雷纹带/一周镶着连珠纹的雷纹带。 6.铭文:万,蝎子。
00005 巅鼎 商代
《文物》1975年第2期,20cm高,陕西绥德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口较小,较收敛,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器壁较厚。 2.腹深,较鼓,圜底。 3.三足,较细。
4.口沿下饰一周带状兽面纹,云雷纹作底纹。 5.铭文:天。
00006 天鼎 商代
圆鼎,故宫博物院藏。 1.口:直口。 2.耳:立耳。(这种耳最早是商代中期) 3.腹:略鼓,腹部最大径较高。 4.底:圜底。 5.足:柱足
6.纹饰:口沿下饰一周兽面纹带。 7.铭文:“天”,在器物内壁。
00008 牛鼎 商代晚期
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出土,1004号大墓。 高70cm,方鼎(比圆鼎等级高)。 1.唇:方唇,平沿。
2.耳:口沿上有一对立耳。 3.足:四条圆柱足。
4.纹饰:四面外腹部中央有突出的扉棱,四角也有扉棱各一条。口沿下饰卷鼻夔纹/龙纹,两两相对。四壁中部各饰浅浮雕牛首,牛首旁边空白处有鸟纹,牛首上空白处饰龙纹。足上半部饰浮雕牛首纹,足下部饰蕉叶纹。 5.铭文:“牛”,饰于内壁。
00088 箙鼎 商代晚期
藏于北大考古遗址博物馆,高20cm。 1.口沿略窄。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 3.腹部:圆腹,圜底。
4.口沿下饰一周蝉纹,云雷纹作底纹。腹部饰三角云雷纹,之间夹云纹。 5.铭文:“箙”。
00496 妇好鼎 商代晚期
留有青铜本色,黄色。 妇好墓M5出土,《考古学报》1977年第2季度。 1.方唇,较厚。 2.立耳。 3.柱足。(西周足内侧平或内凹)
4.腹部有六道扉棱,腹部上部分饰兽面纹、夔纹,下部分有蝉纹、焦叶纹。 5.铭文:“妇好”。
00689 朋舟鼎 商代晚期
卢芹斋贩卖的文物之一,纽约克勒博物馆藏。 高17cm,口径28cm。 1.有一对立耳,较小。 2.腹壁较直。
3.三条柱足,较短。
4.纹饰:颈部饰浮雕蜗纹,蜗纹间有下卷角兽面纹。腹部饰蝉纹,云雷纹为底纹。 5.铭文:
00630 长子鼎 商代晚期
高17cm,口径12cm。 1.方唇,口沿上斜坡。 2.立耳,略向外。 3.浅腹圜底。
4.三足,扁足,为三条夔龙。底部连接着/连铸着一个托盘,托盘底部有3条龙形的扁足。(?) 5.口沿下饰一周兽面纹、列旗纹。
重父任鼎 商代晚期
安阳小屯南地出土。 高25cm。
1.方唇,平折沿。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较大。 3.腹略鼓。 4.三条柱足。
5.口沿下饰一周圆蜗纹,间隔四瓣花纹/目纹,云雷纹作底纹。
乡乙贮鼎 商代晚期
日本神代川县箱根博物馆藏。 1.口微侈。
2.束颈,颈部内收,拉长。
3.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厚重,较大。 4.鼓腹,圜底。
5.三条柱足粗壮,微外撇。
6.颈部有云雷纹作底纹的夔龙纹。腹部饰蝉纹。足上阴刻蝉纹。
乡贮/宁癸鼎 商代晚期
美国华盛顿赛特勒博物馆藏。 1.窄沿,斜沿,方唇。 2.颈部内收。
3.口沿两个短边上有一对立耳,相对较小。 4.深腹,平底。 5.四条柱足粗壮。
6.四壁的中部和四角各有一条扉棱。四壁上部有夔龙纹,一组两个。下部有下卷角兽面纹。
后母辛鼎 商代晚期
小屯5号墓妇好墓出土。 高80cm。 1.立耳厚重。 2.平底。
3.四条柱足中空。 4.扉棱。
扁足鼎 商代晚期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艺术博物馆藏。 1.方唇。 2.立耳。 3.颈部内收。 4.浅腹,圜底。
5.三条高大的夔龙纹扁足。 6.腹部饰兽面纹。
00009 牛鼎 西周早期
藏于美国费城宾省大学博物馆,西周早期。 1.口:侈口,方唇。 2.耳:两个立耳。 3.圜底。
4.足:三条柱足,中部内收,像兽蹄方向过渡,比商代足细。
5.纹饰:腹部有六处扉棱,足上有三个小扉棱。盖微微隆起,上有一龙形的钮/捉手,每个耳朵上各有一对相背的高浮雕龙头,盖面饰饕餮纹。腹部饰一个下卷脚兽面纹。足上半部各有一个浅浮雕兽面纹,扉棱作为中线。 6.铭文:“牛”。
(周初比商末:足细,腹浅。)
00017 史鼎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方鼎,2011年西安出土,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高不到30cm,长方体。 1.方唇,口沿略收。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微微外撇。 3.平底。
4.柱足:介于西周早期较细和商代中期上粗下细之间。
5.纹饰:四壁和四角的中部铸有扉棱,四壁饰上卷角兽面纹,以云雷纹为底纹。 6.文字:“史”。
00612 西周早期
罗振玉旧藏。
1.口沿窄薄,外撇。 2.立耳。 3.浅分裆。
4.三条柱足细高,内收。(西周早期柱足细高) 5.铭文:“登拱子孙”。(似“非”族徽)
㚔(nie4)父庚鼎 西周早期。
官方窖藏,圆鼎。 1.刻意的束颈。
2.鼓腹,腹径最大径较高。 3.三条柱足。 4.颈部饰云雷纹。
冉父辛鼎 西周早期
台北故宫藏。 黑漆古。 高30cm。
1.敛口,圆唇,平沿。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 3.深腹,圜底。
4.三条柱足,足根略鼓。
5.口沿下饰一周云雷纹为底的兽面纹。
束父辛鼎 西周早期
高24cm。
1.口沿较窄薄,方唇。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 3.腹微鼓,略浅,圜底。 4.三条柱足。
5.口沿下饰三组云雷纹构成的兽面纹。 6.铭文:内壁铸有三个铭文
甫母丁鼎 西周早期
商承祚旧藏。 高18cm。
1.平沿,方唇。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外撇。 3.腹略鼓。
4.三条柱足细高。
5.口沿下饰一周浮雕圆蜗纹,间隔四瓣花纹,云雷纹作底纹。
00588 亚疑鼎 西周
高20cm,罗振玉《夏商周三代吉金文存》。 1.方唇,口沿为斜面。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 3.圆腹,圜底。 4.柱足粗壮。
5.颈部饰夔龙纹,云雷纹为底纹。腹部饰斜方格乳钉纹。足饰蝉纹。 6.铭文:“亚疑”。
00666 星云鼎 西周中期
1980年12月扶风县法门镇出土,西周中期,大约在穆王时期。 口径20cm,高度20cm。 1.平折沿。
2.立耳,微外撇,单薄。 3.下腹向外倾垂。
4.柱足,已具备兽蹄足基本特征。
5.口沿下饰一周垂冠顾首夔纹,以云雷纹为底纹。 6.外底有范线,三角形。
05076 生史簋 西周中期
1980年陕西扶风县黄堆乡8号西周墓出土,周原博物馆藏。 1.侈口。 2.双耳。 3.鼓腹。
4.有一对兽首,下方有方形珥。 5.圈足外撇。
6.口沿下饰一周分尾鸟纹,云雷纹作底纹。前后两面各有一个浮雕的兽头。纹饰带两侧各有两道弦纹。 7.铭文:较多,27个字。
05051
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方座簋。 1.口沿微侈,带盖,有捉手。 2.束颈。 3.鼓腹。
4.纹饰:兽目交连纹/窃曲纹,瓦棱纹。 5.铭文:26个字。
05067 贤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16cm。
1.侈口,无盖。 2.鼓腹,圈足外撇。
3.圆雕状龙头,即顾首龙纹。颈部饰一周圆蜗纹,间隔夔纹,云雷纹作底纹。圈足上饰弦纹。 4.铭文。
00848 西周晚期
私藏。
1.口沿窄薄,内收。
2.口沿上有一对立耳,较大。
3.圆鼎,腹浅,腹径、口径宽,无垂腹。(垂腹是西周中期的特点) 4.三条兽蹄足。
5.腹部饰S形回龙纹/夔龙纹/窃曲纹。
00702 国子鼎 春秋晚期
1956年山东临淄县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 高25cm。 1.附耳。
2.蹄足/兽足。
3.盖中部有一个半环形钮,钮外圈有三个矩形钮(用于倒置)。 4.器腹中部有一道棱纹。
00706 战国晚期
1990年黄龙县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高17cm。
1.弇(yan3)口鼓腹。 2.长方形附耳,外撇。 3.体扁圆。
4.下有三条兽蹄状足。
5.盖面鼓起,上面有三个环形的钮。 6.腹中部饰一周凸棱纹。 7.铭文:“雕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