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钻修井机绞车滚筒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管锋 段梦兰 徐峰 荆州434023 1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大连116023 2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 要:针对海洋钻修井机绞车轻量化的要求,利用Ansys软件对某海洋钻修井机滚筒体和滚筒轴进行了有 限元分析,得到了最大位移及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最大钩载工况下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通过Ansys软件对 滚筒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得到符合绞车工作要求的最优的滚筒尺寸,结果表明优化的结构也满足强度及刚度要 求。文中提出的滚筒结构优化方案可用于指导生产实际。 关键词:海洋钻修井机;绞车滚筒;有限元法;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I-I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11)10—0072—04 Abstract:In the light of the hghtweight requirements of offshore drilhng and workover rig winch,the paper applie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the winch drum body and drum axle with Ansys software,and acquires the maximum displace— 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meet the requirements under the maximum hook load condition.Via the optimization applied to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drum by Ansys software,the paper gets opti— mal drum size required by the working of the winch,and the resuh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structure meets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requirements.The dru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actual production. Keywords:Offshore 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winch drum;finite element method;optimal design 绞车作为钻修井机的核心部件,在钻修井机 的传动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优化结 如井架、绞车、钻井泵等重要部件均有轻量化的 要求,它不仅关系到整个模块化钻修井机的质量, 同时与平台的承载能力有关 。对其进行轻量化 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厂家的重视。 构、提高效率、延长寿命、减轻质量一直是研发 设计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对于钻修井机,绞车滚 筒强度设计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确定滚筒的 壁厚,这样偏于不安全。为保证可靠性,一般采 用增大结构尺寸,但这样增加了成本和质量。 现代海洋平台设计,轻量化是1个重要的设 计理念。对于海洋平台模块化钻修井机的设计, 1滚筒体的有限元分析 1.1滚筒体的计算载荷和工况 海洋钻修井机绞车的载荷工况主要有最大钩 载、正常修井和严重修井工况。由于滚筒所受载 口装卸,2007(1):38,39. 3 总结 根据制定的方案,对关键环节受力构件进行 了结构计算分析,保证了门机整体迁移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此方案在迁移过程中省去了采用驳船 运输的费用和门机在驳船上的封固费用,大大提 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此种方案分别对大连船舶重 工的80 t门机和中远船务的40 t门机进行了码头 [2]高顺德,屈福政,王欣.大型门座起重机整体迁移新 方案[J].起重运输机械,2004(9):48—50. [3]杨艳芳,张园,胡吉全,等.港口门座起重机的整机 滚装系统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6): 45—47. [4]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s]. [5]GD 008--1997海上拖航指南[s]. 作 地 邮 者:曹旭阳 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编:116023 堆码头的整体迁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礼兵.50 t/10 t双小车门式起重机整体迁移[J].港 一收稿日期:2010—12—21 72一 《起重运输机械》 2011(10) 荷主要与快绳拉力有关,而这3种工况下最大钩 载的快绳拉力最大,为此在计算滚筒体所受载荷 时只需考虑最大钩载工况一即可。对于滚筒体, 主 要受到钢丝绳表面压载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为钢丝绳缠绕i层时,滚筒表面所承 受的压力,MPa;A 为钢丝绳i层缠绕经验系数, 见表1;F为快绳拉力,N;D为滚筒直径,,mm; Js为滚筒绳槽间距,mm。 表1多层缠绕系数 缠绳层数 1 2 3 4 5 多层缠绕系数 1.0 1.4 1.8 2 2.13 _ 因为快绳拉力F对滚筒造成的载荷有弯矩、 扭矩以及缠紧的钢绳对筒壁的外压力。前两者载 荷产生的应力分布复杂且都很小,而外压力在筒 壁中产生的压应力很大,因此,这是进行强度核 算的重点。滚筒受到钢丝绳(快绳)的外挤力, 将此力理想为滚筒的外压力,一般滚筒要缠数 层,在缠绕过程中由于外圈缠绕时对筒壁进一步 的压缩使里层的钢丝绳放松而降低对滚筒的压 力。对于HXJ158海洋钻修井机绞车,其最大钩 载时的快绳拉力为200 kN,钢丝绳直径为29 mm, 滚筒作用直径为508 mm,对最大钩载工况,钢丝 绳一般缠绕2层,其多层缠绕系数为1.4,滚筒绳 槽间距按标准槽S=d+3=32 mm,钢绳对滚筒的 压力可近似看做在滚筒表面的平均分布压力,代 入式(1) p 面2AP 2×1.4×200 000 508×32 =34.5 MPa 1.2滚筒体的有限元模型 滚筒体结构虽然不复杂,但细微结构也较多。 为了分析方便,对滚筒作如下简化:忽略边界处 的倒角;铆钉或螺钉连接的部件简化成固结;滚 筒厚壁筒服从虎克定律,材料均质且各向同性。 由于滚筒体是薄壳结构,故采用壳单元。本次分 析采用Shell 63壳单元,Shell 63为3D弹性壳,它 可以进行变厚度定义。选该单元可以很好地模拟 结构,提高计算精度。综合考虑计算时间和内存 消耗,划分有限元网格后共有1 320个节点和1 276个单元;滚筒体和滚筒轴通过连接盘采用键连 《起重运输机械》 2011(10) 接,当滚筒受力变形时,滚筒和滚筒轴将会沿轴 向伸缩,因此,在二者连接的柱面上左端施加固 定约束,另一端施加沿轴向自由和其他方向固定 的约束。滚筒体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绞车滚筒体有限元模型 1.3有限元分析结果 利用Ansys软件对最大工况下滚筒体的有限元 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分 别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看出,最大应力出现在 滚筒体与滚筒轴连续处,应力值为286 MPa;最大 位移出现在滚筒右端,位移值为0.324 mm。 0.603x10 0 110 ̄10 0 161 ̄109 0.211x10 0.261 ̄10 0.854×10 O 135×109 0 186×10 0236×10。0286×109 ..图2绞车滚筒体应力分布云图 0 0 719 ̄10-4 0 144 ̄10-jO 216x10-3 O 288 ̄10 O 36xl0-4 0 108 ̄10_]0 180xl0-3 0 252x10 O 324xl0 图3绞车滚筒体位移分布云图 一73— 1.4计算结果分析与校核 滚筒材料选用ZG40Mn2,在正火+回火状态 下,其屈服强度为395 MPa,由有限元的计算结 果,可得出滚筒的安全系数为/2=395/286=1.38。 由滚筒设计规范,许用安全系数[ ]=(rt +1) [/2 ]/2,借用环形截面杆受弯而屈服的极限设计 安全系数n =1.27,类似于内压厚壁筒的塑性失 效准则,可取[//, ]=1,则滚筒许用安全系数 [n]=(1.27+1)/2=1.135,n>[n],所以该滚筒 强度足够。而其最大综合位移小于0.5 mm,变形 量小,刚性好。 2滚筒轴的有限元分析 2.1滚筒轴的计算载荷和工况 对于滚筒轴的计算载荷分快绳在滚筒左端、 中间、右端3种情况考虑。当快绳在滚筒左端和 右端时,滚筒通过轮毂给轴的受力面施加了均布 载荷;当快绳在中间时,压力则通过左右2个连 接盘均匀分布左右2轴段上。 按公式F=2 JU J ‘P MlcosOdO可算出均布载荷。 对于HXJ158海洋钻修井机绞车,装连接盘轴 段的直径d=240 mm,连接盘与轴接触轴向长度 z=400 mm,计算可得,当快绳在左端时,在轴左 端与连接盘接触轴段受力的半个轴面上施加均布 载荷为331 741 Pa;当快绳在右端时,同左端;当 快绳在滚筒中间时,在左右两端与连接盘接触的2 个轴段受力的半个轴面上施加均布载荷为 165 871 Pa。 扭矩通过对键的受力面施加均布载荷实现。 对于HXJ158海洋钻修井机绞车,最左端与最右端 的扭矩为T=26 293 N・m,该轴段轴直径为d= 210 mm,接触面面积为S=0.25×0.014=0.003 5 m,施加的均布载荷为35 772 789 Pa。中间的键扭 矩为T=52 586 N・m,该轴段轴直径为d=240 In/n,接触面积为S=0.35 x0.016=0.005 6 m,均布 载荷为39 126 488 Pa。 2.2滚筒轴的有限元模型 为了分析方便,对滚筒轴作如下简化:忽略 边界处的倒角;把键简化成矩形形状。由于滚筒 轴是实体结构,故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本次分析 采用solid 45块单元划分有限元网格后共有2 350 ..——74...—— 个节点和2 165个单元,滚筒轴通过轴承支承,一 端固定,一端游动,因此,在轴承接触的滚筒轴 柱面上左端施加固定约束,另一端施加沿轴向自 由和其他方向固定的约束。 2.3有限元分析结果 利用Ansys软件对最大工况下滚筒轴的有限元 模型进行分析,分别考虑快绳在滚筒左端、中间、 右端3种情况,得到相应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图4 和图5为快绳在滚筒左端情况下,滚筒轴的应力 和位移分布云图,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出现在右 侧连接盘和滚筒轴接触部位。3种情况下的分析结 果对比表见表2,它们的结果相差不大,其中快绳 在左侧时,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最大。 23 349 O 146 ̄108 0292 ̄108 0438 ̄108 O 583 ̄10。 ..O 731×107 0219×10 0.365×108 0..510×10 0.656x10 图4绞车滚筒轴应力分布云图(快绳在左端) d1 o i72x o-4b:343x1o14 d.515xio -4 ×_4 × _4 x-5 × ×图5绞车滚筒轴应力分布云图(快绳在右端) 表 滚筒轴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快绳位置 最大应力 最大位移/mm 在滚筒左侧 65.6 ● 在滚筒右侧 66.8 ● 在滚筒中间 66.2 O.O81 . 计算结果分析与校核 因为轴的材料为 并调质处理,查得许 用疲劳强度,最大应力均小于许用疲劳强度 《起重运输机械》 ( [ 一 ]=75 MPa,所以该滚筒轴强度足够。而其最 表3滚筒体优化结果对比 O O O 0 0 O 0大综合位移不足0.1 mm,变形量小,刚性好。 3滚筒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滚筒体的强度和刚度 存在着富裕量,对它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减轻其 质量,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优化设计时可选择 滚筒体的体积为目标函数,因为质量与体积成正 比,那么减小总体积就相当于减小总质量。而滚 筒体的体积在其长度和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 其厚度。这里采用Ansys软件对滚筒体尺寸进行优 化计算,然后对比,选出最优的设计。A程序提 供了分析一评估一修正的循环过程对设计方案进 行优化,对初始设计进行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对 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然后对设计进行修正。重复 执行这一循环过程直到所有设计都满足要求,得 到最优设计方案。 3.1优化变量选取 根据前面的分析,取滚筒体厚度为设计变量。 因为滚筒体的强度是校核重要的依据,这里选取 最大应力作为状态变量。为了减轻质量和降低产 品成本,在满足绞车工作能力的条件下,以滚筒 体质量最轻为目标,假设滚筒体密度是分布均匀 的,选取单元总体积为目标函数。 3.2优化结果 利用Ansys软件对滚筒体进行优化分析,经过 6次迭代(图6),得到的优化计算结果见表3。 数量 图6体积迭代次数图 3.3结果分析 根据Ansys分析,第6组结果为最优结果,通 过表3可以看出,其最大应力最接近初始最大应 力286 MPa,且目标变量体积值最小,比初始体积 减少了约10%。第3组结果虽然体积最小,但其 《起重运输机械》 2011(1O) 优化值(6组) 变量 初始值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滚筒厚度 0.050 0.050 0.054 0.038 0.047 O.O46 0.045 /m 体积 0.094 0.094 0.101 O.O72 0.087 0.086 0.085 /m 最大应力 286 26O 242 334 278 283 284 /MPa 最大应力偏大,安全系数低,不足取。总之,最 终优化的结果显示,取滚筒体厚度为46 mm时, 既能有效减轻绞车滚筒部件的质量,又能满足工 作要求,为最优结构尺寸。 4结论 利用Ansys软件对某海洋钻修井机滚筒体进行 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位移及应力分布,结 果表明最大钩载工况下滚筒体的强度和刚度足够。 最大钩载工况下滚筒轴的强度和刚度足够。通过 比较,优选了最优的设计尺寸,优化滚筒结构既 节省了材料,同时又满足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周传喜,张延水,南丽华.海洋修井机井架有限元分 析及结构优化[J].石油机械,2008,36(9):54— 57. [2]戴相富.钻修机绞车滚筒的有限元分析[J].石油矿 场机械,2009,38(3):46—48. [3]陈崇,曹霞,王万宇,等.9 000 m海洋绞车滚筒轻量 化设计分析[J].石油机械,2010,38(6):88—91. [4]陈如恒,沈家骏.钻井机械的设计计算[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5]ANSYS Inc.ANSYS Elements Reference[M].11 th ed. SAS:IP Inc,2001. 作 者:管锋 地 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长江大学机械工程 学院 邮 编:434023 收稿日期:2011—01—15 —7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