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访谈纪要-发展部杨部长

来源:伴沃教育
深圳燃气“十一五”规划-访谈纪要

深圳燃气“十一五”规划项目访谈纪要

访谈人 :金峤伟、郑庚峰 被访谈人:杨光(发展部部长) 访谈时间:2004-12-24

9:30-11:30 AM

――――――――――――――――――――――――――――――――――――――― 主要判断:

1. 公司高层对战略规划很重视,但执行中并未真正重视起来。 2. 要改变公司对LPG的认识。 3. 强调上市沟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主要观点总结:

1. 公司已确定以燃气为主业,但远景定位有几种选择:燃气运营商、能源运营商、清洁能源

运营商、综合服务商。 2. 通过收购广聚能源进入电力、石油领域。电力和瓶装气的资产装入广聚能源,借壳上市;

管道燃气考虑独立运作上市。 3. 未来的发展要适度,要稳重求进,关键要解决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缺口。 4. 未来优先发展天然气,瓶装气仍大有可为,华安公司的作用不可低估。 5. 股权多元化了,但公司的运营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老国企色彩严重。

6. 发展部在公司的职能定位不太明确:兼有规划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市场部三种角色。 7. 由于缺乏营销规划,并且业务流程运作不顺畅,导致公司对市场机会反映迟缓。 8. 燃气集团一直在争取市政府的有利政策,但今年的成效不大,相关政策尚未出台。 访谈内容: 1、 个人情况

1) 2000年进入燃气集团,燃气专业,之前在广济能源,负责过设计施工、资本运作等工作 2、 对公司战略的看法

1) 公司对战略很重视:公司于2004年4月15日改制完成。去年请北大工商管理做过培训;

发展部今年年初也将其纳入工作计划。十五规划有,但被压在箱子底。 2) 发展远景:公司原来做过仓储、加油站,根据现有资源、优势,集团对“做燃气”这一点

认识比较统一。但定位有几种讲话:华南地区最大燃气运营商、能源运营商、清洁能源运营商、综合服务商(冷热电三连供、燃气空调等整体解决方案)。 3) 个人认为近期定位于城市燃气运营商,远期进入电力、石油领域(主要通过收购广济能源,借壳重组。华安目前每年17~18万吨销售,利润有1个亿,装入上市公司可以支撑业绩)。但个人认为不堪好广济的石油业务,与中石油、中石化比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来不排除把石油拿出来重组,需要重新审视、是否卖掉。 4) 未来业务发展一定要沟通资本市场:电力和瓶装气的资产装入广济能源,借壳上市;管道

第 1 页

深圳燃气“十一五”规划-访谈纪要

燃气独立运作、上市。国资委反对建立控股公司,认为电、油、气不相关,管理协调性差、下面的人权力会比较大,存在失控的风险。

5) 业务组合:未来优先发展天然气(价格优势是核心);瓶装气仍大有可为,可以奠定上市重

组的基础。2010年左右,广东消耗LPG600万吨,而LNG只有100万吨。LPG仍然会占主导。华安公司的作用不可低估。 6) 今年特区内有1.5万户转瓶装气为管道气。公司对LPG的认识要转变。

7) 深圳燃气已经跨越了工程期(依靠开口费的盈利模式),进入销售期,目前以销气为主,然

后是营销期和服务期。电力上,美视电厂与燃气集团互补。

3、 公司的优劣势

1) 瓶装气:管理人才优势;基础设施;华安的地缘优势;华安的采购模式优势——采购价格

平稳,风险相对低。 2) 管道气:深圳的地缘优势;政府关系好,政府期望做大做强;安全管理的优势;专营权。 3) 管道气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营销能力上,但现已开始重视。组织上不适:没有整体的打法;

营销策略上不适:如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市场细分策略等;竞争手段相当单一,软营销不够;规范性不足,如营业厅布局,小姐应答等;品牌认知模糊,logo变了3次,现在仍有用户叫我们煤气公司;现在call center的作用越来越大,较以前比,增强了呼出功能。(要求访谈中华燃气时多了解人家的服务理念) 4) 组织结构应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更适应客户,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5) 人才方面:欠缺复合型人才,目前的干部队伍以工程型的为主,管理型少,重技术,轻营

销与服务,以后要转变。但不赞成大规模空降,应该立足于内部培训,适度引进。

4、 部门定位、作用

1) 部门有13人,有效战斗力11人,有司机一名。原来有20个人,但有些业务骨干去了二级

公司,如天然气高压管网公司。 2) 主要职能有:业务发展战略制定;有营销职责,但职能说明中没提到;负责与主业相关的

投资,项目投资管理与计划(固定资产);天然气的组织实施、协调(如管网规划、评估、市场布局);还负责客户投诉的处理、协调(业务的协调)。 3) 业务流程也存在很大问题,例如:年初没有计划。导致丧失很多市场机会,如在与房地产公司用户入住很久,都还没有通气。准备与房地产公司签联盟协议等手段来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金建议学习中华煤气,设立市场分析员,负责外部信息收集,并定期制作市场简报。

5、 公司的运营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

1) 虽然股权多元化,但仍然是国有控股。

2) 虽然引进中华煤气战略投资者,但其介入管理层的不多,1个财务总监,3个部长。 3) 虽然竞争上岗,但中层基本没有动;人员变化不大,充实了一些年轻干部 4) 稳定相当重要,但组织调整压力大,采取渐进式。

5) 目前,领导层已感受到股东的压力,董事长改革的决心很坚定;最近请外脑就是一个突破。 6、 LNG的挑战

1) 投融资、监管、建设、管理。专营权又很多约束条件,应制定针对监管的应对措施。

第 2 页

深圳燃气“十一五”规划-访谈纪要

2) 认为未来只能适度发展,稳中求进。关键是人才缺乏。新奥目前也面临了困境(管理、营

销人才) 3) 天然气来了,如何根据客户细分制定价格政策。目前工商是民用的1.3倍。 7、 深圳市城市燃气的政策

1) 今年政府的有力政策还没有出台,虽然做了一些工作。目前管网建设的开挖费仍要要交,

但占用绿地费免掉了。 2) 燃气空调等的补息政策还没有出台;政府应当发有关燃气置换的批文,但现在还没发。深

圳目前的工业、商业的政策没有广州的那么有利,如油改气的政策。明年争取试点LNG燃气汽车、冷热电三联供。 3) 政府已经明确投融资是企业的行为。但不排除有些区可能会出一些钱;

4) 汽车加气站的免费政策也在争取。建设的有利政策、用户产业政策都作为明年的主要工作

来抓。 下一步工作建议:

1) 需要进一步搜集广聚能源的资料

2) 关于LPG业务发展可以参考于总在《广东燃气》的文章 3) 核实新奥目前经营是否存在困境 4) 进一步了解华安的采购模式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