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评价

来源:伴沃教育


安全评价

D08560102 陈清 08工商1班

一、危险源辨识的地位和作用

(一)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台设备、一套装置、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是其中的一部分。《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本条强调了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告知的责任和义务。

安全评价是危险评价,其中辨识危险在安全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有效的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危害辨识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线条,只有正确的辨识危害和进行评价,有效的控制各类风险,体系的建立才有意义。

(二)危险辨识方法和分类

危险辨识是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根据GB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六类:物理性危险因素(防护缺陷、噪声危害等)、化学性危险因素(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等)、生物性危险因素(致害动物、植物等)、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负荷超限、从事禁忌作业等)、行为性危险因素(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等)、其他危险因素。

危险辨识有如下意义:

1、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HSMS)的问题核心

组织建立与运行OHSMS,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整个OHSMS的核心问题。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础

OHSMS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而基础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用人单位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OHS方针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容许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OHS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的主要输入

OHSMS的几乎所有其他要素的运行均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或需对其加以考虑。

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运行的动力

危险源辨识到风险评价,评价出可容许风险采取维持管理方法,不可容许风险制订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两者都通过检查纠正到审查改善,再到新一轮的危险源辨识,因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总之,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使安全工作不再仅限于行政命令和监察督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点更加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了实处,通过三个试点单位的运行我们感到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有一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使之在现代安全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上海教师公寓的启示与教训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无法知道下一秒会面对怎样的惊喜或危险,生活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警钟长鸣,做好准备。我们要吸取这次重大火灾教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进行火灾隐患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的环境。

(二)、加强应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的高楼丛林,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繁荣的标志。我国一线城市,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楼时代。然而,央视大火和上海公寓大火,已经用最惨烈的方式,传递出一个信息:对于高楼时代,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真正准备好。据悉,消防部门试验证明:高楼一旦失火,大火最快30秒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也就是说,一旦高层失火挡住逃生通道,除了等待救援,自行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云梯是解救火海被困人员的主要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云梯高度都在70米到90米之间,按照每层楼高3米来算,折去使用时的倾斜度,云梯实际能到达的高度不可能超过30层。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消防车可利用水龙带经水泵接合器打入室内管网消防车扑救,而更高层以上的多半是无能为力,胶州公寓大火暴露出上海消防能力欠缺,面对高楼束手无策,云梯与水龙扑救高度有限,而直升飞机援救速度过慢,没有发挥效果,只能眼睁睁看着高楼被烧透,高层建筑物,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对装备技术含“金”量要求更大。那么,是否应吸取教训,加大对消防设施的研发和投入,加强应急反应措施。其次,高层建筑内部的救灾疏散设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依赖建筑物里的消防设施自救。比如: 安装柴油机消防泵等消防设备,柴油机消防泵是通过柴油机驱动,无需多接电源,实现自启动。

(三)、监督管理机构存在疏漏:

对与上海的火灾,存在四大疑问:1、节能保温工程项目有做安全评估吗?虽然总承包商坚称“工程施工和所用材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并通过有关验收”,却依然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那么,该项目的安全评估又是如何过关的呢?2、无证电焊工为何能上岗?失火小区为上海市静安区改善住房工程试点楼盘,由区政府出资3000万负责给房屋进行节能保温改造。如此严整规范的工程,为何施工人员却没有资格证?是否存在工程违规转包的现

象? 3、失火大楼去年才换过外墙,时隔不过一年,那么现在为何还要更换?这种频繁更改的行为,与节能环保极不相称。如果是为了试点,为何不选择其它更为陈旧的楼宇?4、为何不做好施工现场火灾隐患的安全防范工作?据媒体报道,施工现场混乱,存在着可燃易燃物多、电气线路故障、开关和配电箱安全、电焊作业、照明用电混乱、乱丢烟头、消防器材设施配备不足或不符要求、员工宿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等安全隐患。既然是一个重点工程,为何连起码的安全防范都做不到?

贪官污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场恒久的战役,以上问题,不难看出此项目中存在的诸多猫腻,层层的利益链条,牵扯不清。上级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又或许是是贪渎者太过狡猾,为了利益为所欲为全然不顾道德良心。所以,政府机构的信息有必要透明化、公开化,让群众进行监督,使得政府机构真的办实事,不要搞一些形式工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其次,对建筑工程承包商的资格审核有待加以规范和政治,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去约束承包商的行为,同时也要坚决追究一些重大火灾事件中的施工方安全方面的刑事责任,对整个行业起到警示作用;再则,也要对建筑材料和工程的安全评价管理加以足够的重视,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要重视审查,防止劣质假冒材料以次充好;同时,目前的现状看,监理流于形式,施工方希望监理多记点工作量,对偷工减料睁一眼闭一眼等,所以一进场,监理就被施工方绑定,甚至开监理会时,监理成了施工方的代言人,因此要加大培养相应的人才,对监理的工作职责进行规范,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尤其要对施工现场实行火灾隐患的安全防范工作,从各个方面对火灾进行防范,降低风险。

再则,政府要重视法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市场发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建筑法、招投标法等远远落后市场发展需求。近十年来,建筑市场、建筑材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法律和建筑安全技术规范都相当滞后。比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只是针对25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但实际上我国已有不少建筑达到300米、400米,一旦发生火灾,一般的消防设备束手无策,只能靠自救。此外,近年来不少火灾都是因保温材料而起,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规范和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规范应该更加严格。因此,政府机构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跟进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给行业制定相应的标准,使行业有法可依,依法生产,可以有效防止违法行为的出现。

(四)建筑材料

基于上海火灾教训,众多省份提出停用聚氨酯泡沫材料,促使整个行业对建筑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鉴定选择,其实早在视大楼起火暴露出建筑材料的安全隐患。在传统装修中,内部装修所用建材产品的防火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建材产品的耐火性普遍不高,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建材产品便成为大火的“推手”,以木材、板材为代表的建材及装饰用材首当其冲。为此,

应提升建材的防火标准,对建筑材料的审核和生产制造过程使用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检测和评价过程,以减少不合格、有害建材的流入市场。

(五)、安全知识的普及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对市民进行日常培训和演练,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及时根据情况实施自救和救人,从而保住更多的生命。而上海的火灾显示的是中国人民集体火灾自救能力的薄弱,,对安全自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刻不容缓的,每时每刻都有人因为缺乏安全知识而在灾害中丧生。因此,政府、

企事业单位、家庭等等都应当把安全自救知识的普及作为重点,并进行火灾演戏,增强民族的防火自救意识。

(六)火灾与保险制度

保险与消防作为现代社会中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正在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国公共营业场所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但公共场所火灾责任保险覆盖率却逐年下滑,大部分火灾损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补偿,最终只能由政府善后负责,给公共财政带来沉重负,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也陆续开展了火灾公众责任险的试点,但与建立公共营业场所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国家应大力推进部分行业进行火灾保险,对火灾保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积极探索火灾保险与消防工作互为促进的新机制,通过商业保险分担政府责任,造福人民群众,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个人觉得安全评价课程的教学课件太过专业化了,条条框框较多,而且内容多而复杂,老师应该有选择的进行教学,而且缺少课堂互动。

课前的最新安全事件的安全知识分析是很有意义,并且比较能提起学生兴趣,也容易记住安全知识。对于第二节课播放的视频,建议老师可以找一些国内的课件,播放之后让同学或老师自己总结一下,或者进行提问,加强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