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传媒》 2014年第3期
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公愤,而一些西方媒体所作的报道罔顾事实,充斥奇谈怪论,3月3日的《人民日报》针锋相对,在“国际论坛”刊发题为《十足的虚伪与冷酷》的署名评论。3月4日的《光明日报》也发表《西方媒体抽了自己一记耳光》《请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两篇言论,对此据理批驳。
昆明暴恐事件刚发生,《人民日报》在掌握美国等主流媒体群体性失明与乱语的一系列例子后,即研究、策划评论选题。这种带有前瞻性的工作部署,为及时开展舆论斗争赢得了时间。比如一连用的四个反问句:“你们不是说‘人权’吗?你们看到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无辜生命了吗?”等犀利设问之后,评论紧接着举例,不久前美将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军事拘留中心的最后3名中国维吾尔族囚犯移交给斯洛伐克,进而指出:“美国政府对疆独分子的纵容态度无疑助长了其嚣张气焰。”这一案例,从更深层次批驳美两面派手法,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光明日报》的两篇言论发出严词质问:“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国际社会有良知的人都在谴责这次恐怖事件,都对这一小撮天理难容的恐怖分子咬牙切齿吗?”“真不知道这些西方媒体的用意是什么,难道他们是在为这些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太简陋感到惋惜吗?”文章最后以犀利的笔法发出正告:“愿深受恐怖主义之害的美国,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点评: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几篇言论战斗性、说理性很强,对西方一些媒体以双重标准报道昆明暴恐事件反击及时、批驳有力。从文章产生的过程,到具体阐释什么叫着眼大事,把握大势,显示了党报权威和风范。面对突发事件及其复杂局面,媒体就该这样跟踪和研判国内外舆情,及时发声、有力发声、理性发声。
(朝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