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试卷:A 考试形式:闭卷 共4页 授课院(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系 考试日期:2007年7月11日 一 二 三 总分 标准分 40 40 20 100 得分 一. 填空题(本题总分40分) 1.(本题5分)
如图,一带电量为q,半径为R的金属球,置于 相对介电常数为r、各向同性的均匀无限大的电
介质中。金属球内(rR)的电场强度大 小分布为 ;
金属球外(rR)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布为 。
2.(本题5分)
如图,一无限长圆柱形直导线,外包一层相对磁导率为r的圆筒形磁介质,导线半径为
R1,磁介质外半径为R2,导线内有电流I通过。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Or, 则介质内 (R1rR2)的磁场强度大小分布为 ; 介质内 (R1rR2)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布为 。
r
R2R1I
O导体 磁介质
3.(本题7分)
一匀质正方形薄板,静止时边长为a、质量m0。现在,令该薄板沿其一对角线方向以速度v0.6c运动,则薄板的质量为 ,薄板的面密度 。 4.(本题3分)
带正电的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衰变为介子与中微子)。其静止时平均寿命为
02.4108s。用高能加速器把介子加速到u0.8c,则测得介子的平均寿命
应该为 。 5.(本题6分)
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能够产生光电效应。测得逸出的光电子的能量范围从0到1.61019J。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可以预计该光电效应遏制电压为 ;这种金属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为 。
A-1
6.(本题2分) 原子的线度为1010m,则由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关系”估算,原子中电子速度的不确
定量大约为 。 7.(本题2分) 电子的质量为m。一个电子被束缚在宽度a的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则处于n3与n1能态上的电子的能量之差为E3E1 。
8.(本题4分)
在氢原子光谱中,从高能态向n= 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是可见光,形成的是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线系。
处于第3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回低能态时,可以发出的可见光谱线 有 条,辐射光子的能量分别为 。 9.(本题4分)
原子中有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状态可以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 原理和 原理。
已知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根据这两条原理,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为: 。 10.(本题2分)
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受激辐射时,辐射光子和入射光子 的 完全相同。 二. 计算题(本题总分40分) 11.(本题10分)
如图,用均匀细金属丝构成一半径为R的圆环,电流I由半无限长导线1流入圆环A点;经四分之三圆弧ACE和四分之一圆弧ADE;由圆环的E点流出,进入半无限长导线2。设导线1 和导线2与圆环共面。求圆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
12.(本题14分)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Oxy中,沿x轴放置一塑料细直棒AB,棒上均匀分布线电荷密度为
的电荷,棒的长度为2a,坐标原点O位于棒的中心;在yb处有一半径Rb,均匀带电的塑料小球,带电量为q;在yb处,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P(x,0)为x轴上、棒AB延长线上的一点。整个系统处于真空中。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求P(x,0)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
A-2
yqRbbCP(x,0)OBAbxaDq13.(本题10分)
如图,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在其附近有一导线棒ab,长度为L,离长直导线距离d。
当它沿平行于直导线的方向以速度v向下平移时,导线棒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哪端的电势高?(导线棒与长直导线共面且垂直)
14.(本题6分)
如图,在康普顿散射实验中,已知入射X光光子的波长为0,自由静止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0。在康普顿散射后,X光光子的波长改变20%。试证明:反冲电子获得的能量为
Ekhc05hchc 6060反冲电子的动量的大小为
h2hm0cP。 230360提示:注意“康普顿散射中能量和动量守恒”、“爱因斯坦光子能量公式”、“狭义相对论质
能关系”、“狭义相对论动量与能量的关系”。
三. 简答题(本题总分20分) 15.(本题6分)
写出电容为C、带电量为Q的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表达式,该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储存在电容器中的? 写出自感为L、通有电流I的自感线圈中储存的能量表达式,该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储存在自感线圈中的? 16.(本题6分)
简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条假设。 17.(本题4分)
简述均匀介质中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18.(本题4分)
量子物理中,用什么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它有什么样的统计意义?简述量子物理“态的叠加原理”。
A-3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解答本试卷过程中,你可能会用到如下的物理常数和公式,请选择正确的使用。
m3119e9.1110kg,e1.610C,1.051034Js,c3.00108m/s,
EiUUUb xj yk z,UaUbEdl
adB0Idlrˆ0I4r3,B4a(cos1cos2),B02nI(cos2cos1) B0IR20qvrˆ2(R2x2)3 ,B0,B0NI0nI,dFIdlB,
24r22R2dvB)dlab(,dBiLEidldttt/StdS1u2c2x/(u)(xut),t/(u)(tuc2x),ll/1u2c2,EEkE0Ekm0c2,
E2P2c2m2m0v0c4,Pmv,h,hhh1v2c2mc2c,pmc, 112mV2eUdxa2aa,h2mV2A,dx[lnxa]x2a2 h0m(1cos)c(1cos)2csin2,c2.41103nm,
0c2~1112Rn2n/2, rnn20hme2n2r1 Ee21me41hhn8222,,
Hi0rnn0hn2E1p2m0Et,
2n22n(x)asinax,,En2ma2n2, s,p,d,f,g, ddx[lnx]1x bdx221lnxa,xdx1dxb3,xxa2axax(x2b2)2x2b2ln axa
A-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