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点的高斯坐标为xA=112240m,yA=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
A. 19带,111 B. 19带,117 C . 11带,63 D. 11带,66 2、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 )。 A.测量精度越低 B. 其对应的权越小 C. 与测量精度无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d1=136.46m±0.015m,d2=960.76m±0.025m,
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
A. d1精度高 B. 精度相同 C. d2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4、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
镜法消除( )。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竖盘指标差 C. 横轴不水平 D. 竖轴不竖直 5、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和 两种。
2、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 、 和 。
3、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是_____,基准面是______;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是
________,基准线是_____。
4、竖直角观测中,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分别为94°24′30″和265°35′54″(竖
盘按顺时针标注),则最终竖直角为 ,竖盘指标差为 。
5、某平面三角形中,观测了α、β两个内角,其测角中误差均为±4″,则就此推算
三角形第三个内角γ的中误差为 。
6、GPS的误差按来源可分为 、 和 三类。
三、 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
1、测绘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2、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误差包括哪些种类?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3、角度测量中为何要用正、倒镜观测?水准测量时,为何要使用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为何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为何要使一测段中的测站数为偶数? 4、高斯投影有哪些特点?如何建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5、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何特点?它有哪些用途?
6、等高线有哪些种类?等高线有何特性? 7、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软件具有哪些功能?
8、何为三联脚架法?它有何优点?简述其外业工作的作业程序。 9、地形图在工程中有哪些应用?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过程中,图廓的生成是很重要,
图廓的内容包括哪些? 10、试分析光电测距误差来源,并写光电测距仪的精度表达式。
四、 论述题(共25分)
简述单一闭合导线测量近似平差计算步骤、公式及精度评定内容,并指出附合导线与
闭合导线计算有何异同。
五、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附合导线,BA和CD边为已知边,已知A(149.370,286.235),B(200.000,
现沿前进方向进行角度观测,得到:200.000)和坐标方位角DC=305°27′22″,
A=93°21′12″、1=100°16′08″、2=125°35′28″、3=132°16′29″、4=106°22′57″、C=220°28′31″,f允 ≤40n。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 如图所示水准网,A、B、C三点为已知高程点,D、E为未知点。各观测高差
及路线长度如下表所示。计算未知点D、E的高程平差值及中误差。
观测高差值/m
线路长度/km
1 1 1 1 1 1
已知点高程/m
h1=-1.348 h2=0.691 h3=1.265 h4=-0.662 h5=-0.088 h6=0.763
HA=23.000 HB=23.564 HC=23.6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