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智育 教育之基

来源:伴沃教育


智育 教育之基

——读《我的理想教育》感悟二

今天读了朱永新教授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之理想智育后,内心是有一些茫然的!社会以教学质量衡量学校,学校工作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智育被如此重视,那智育的成果是否越来越璀璨?围绕智育的人的获得感是否越来越强?答案是否定的。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乐教的老师越来越少,家长的思绪越来越焦虑。

理想的智育是什么呢?其实孔圣人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朱教授的理想智育也如出一辙,就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新;就是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就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要重视实践,使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就是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智育途径。为什么目标明确,而又如此重视的事反而走向了死胡同呢?究其原因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的智育碰到了“一卷定终身”的高考选拔制度,就好比封建时代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一样。其实这两种制度在初期是科学的,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拔制度滞后了而已。

为什么“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苦学苦练”“题山书海”的训练模式大行其道呢?主要是其有简单实用的功能,实用是它适用于批量训练人才,也具备迅速提高成绩的可能,简单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摞卷子即可,老师简单学校省事。如此简单实用,几十年形成了定势的事想凭着一个理想,一腔热血,一朝一夕去更改变它是难上加难的。

在长均小学当校长时,我试着推行了“杜郎口教学法”;在青湖学校当校长时,我很认真的在推行“自主式五步教学法”,希望学生们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乔乐学校当校长时,我更是主动而为,推行了“跨班选课,分层走班”的教学改革,希望达到让小草和大树同享阳光雨露,希望每个孩子能有一技之长的目标,最后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基本回到了“满堂灌”的模式,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智育愿景最终没有实现。

回想自己从教26年来,从小学教到初中,再到现在的高中,一直站在教学一线,教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等多门学科,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成绩也还好!感悟到了一个“四有在手,质量无忧”的教学心得,应邀在南昌市内外多所学校谈谈体会,也能得到一些同仁们的共鸣。具体是:有情怀,把教书当事业;有爱心,把学生当孩子;有常规,把教学当法规;有学识,把学习当享受做到“四有”,质量无忧!

理想的智育永远在前方,追寻的脚步永远在路上。相信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评价体系日臻科学完善;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优秀人才充实到教育队伍,乐教的老师越来越多;随着VR,人工智能化等现代化技术用于教育,乐学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不久的将来,理想的智育必将实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