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专题发言
所谓高效教学的含义就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意思。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清楚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而我认为这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老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而有的教师又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
(3)备课时教师往往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所
以知识遗忘很快;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教学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相辅相成。要想达到课堂的高效,就必须做好课前、课后的工作。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一点,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想到,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但是,由于学生贪玩的天性,学习直觉性很差,能够自觉预习、复习的学生很少,而能够持之以恒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这一点常常成了一个空头口号,很难坚决执行下去。我认为此时就应该体现教师的作用,将空口复习变为明确的家庭作业,也就是说老师应做好导学设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具体预习任务,也便于老师监督学生的预习工作。
2、抓教材处理、抓知识形成。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教的主动。
3、注意学习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更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对
于这一点,教师的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小黑板增大课堂容量,这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总要的地位。而学生做题是无心的,所以教师所寻找的例题要有心,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时应有针对性,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检测教与学的成果,一把一清,让学生有成就感。另外,如果老师能争取在课堂上就完成作业的练习,减少课后作业的布置,这样也能在一定层度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
4、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采用提问和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遗留问题也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魏书生说过:“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这里所说的“懒”,并不是不认真备课,不认真准备课前准备,而是在上课时还课堂于学生。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内容尽量少讲,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节约更多时间来攻克难点。
总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每年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为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