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伴沃教育
管理篇・班级管理 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陈坚周 (广东省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摘要: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阐述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责任意识;班级管理;现状;有效渗透 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的 确,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独生子女因为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宠 爱,变得心中没有了他人,脑中缺乏了责任意识。由于缺乏责任意 三、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责任意识的途径 1.班主任树立榜样,带动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品德行为 模仿、学习榜样而得来的。因此,榜样的力量是 识,他们变得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由于缺乏责任意识,他们变得 往往是通过观察、不思进取,学习懒惰;由于缺乏责任意识,他们变得不懂礼数,不 无穷的。责任意识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 对学生来说是一面镜子、一本 知荣耻……由此可见,班级管理中。绝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责任 出来。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教育。 一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树_上榜样。 什么是责任意识 、2.遴选班干部,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每个班级的班干部是至关重要的,是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 所渭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 真地履行分内的职责和参加有关活动,把责任转变为行动的心理 师管理整个班级,不应该是指定的,而是同学们一起选举出来的, 特征,也可理解为责任心、责任感。根据《汉语大词典》,“责任意 选举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举手的形式。由于班干部是学生民主 识”一词有三重含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分 选出来的,所以学生尊重班干部,服从班干部的领导。班主任要对 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花 班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因为班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周围的同 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一位女儿对父母、对家的责任意识。“精忠报 学,只有他们自己首先做到严于律己、认真学习、积极参加班级事 ”体现了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二、目前班级管理的现状 1.班级管理存在随意陛 务,其他同学才能行动起来,并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改善自己、跟上 步伐。 3.制定班规,培养全体学生的责任意识 班规是一个班级赖以维系的保障,合理的班规是民主产生的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 标,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不少班主任受“应试 结果。为此,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学校的规 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即成 章制度;其次,分组讨论班规内容;最后,综合各小组讨论内容,整 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 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班规。由于这些规定是学生自己制定的,所以 绕取得好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还有绝大多数班主任仅仅注重学 在执行过程中大都能够自觉配合。班主任也要注意定期与班干部 生在校时间的教育,没有注重对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这样的班 进行交流,以了解管理的效果,及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真正 级管理使得学生缺失思想和责任教育。 2.班级管理缺乏指导性 不少班主任仅仅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如考勤、卫生、纪律、 发挥班主任的调控作用。 4.与家长携手,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中,可塑性极强,“使之则为,使 行为规范的管理,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大家都清楚,文化 止则止”。因此,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方面就显得十分重 课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这 要。家长应该让孩子随得人的一生之中,责任重于泰山;懂得为自 就要求班主任不能以学习要求来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 己犯下的过错而承担责任,而并非自私白利,为所欲为。 来代替学习管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 综上所述,责任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我们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集合一切力量,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责任 意识的培养共创佳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对自己 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缺乏应有的民 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用 主性。本来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 之才。 主作风,学会自理自负。然而很多班主任在制定班规、确立班干 部、实施管理时,都由自己全权操办,这样学生成为被管理的对 参考文献: [1]张雪岩.德育教育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象,没有发挥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保 生,更无法谈及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一[2]叶雪波.走进心灵的教育:浅议高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障。这种班级管理,只能培养循规蹈矩、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学 [J].教育艺术,2007(12). ・编辑 高 琼 214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