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来源:伴沃教育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摘要: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企业组织的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于理论界,更多的来自于企业周边的群体和利益相关者。本文从理论入手,透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对现代企业如何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提出了一些观点。

Abstract: As part of the social system,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rporates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is not only from the theoretical world, but more is from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and stakeholders.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the paper put forwards some ideas on how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how to build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the modern corporate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

Key words: enterprise;social responsibility;business ethic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0-0102-02

0 引言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企业组织的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于理论界,更多的来自于企业周边的群体和利益相关者。如何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使其在汲取社会“营养”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就成为一个探讨的热点。 1 何谓企业社会责任

要理清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界定清楚社会责任的概念。这要从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说。

企业离开社会系统是无法生存的。一个企业的运转,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他们都要把社会系统中的多种要素作为其输入,然后再一定要素条件的支持和约束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一般意义上说,企业组织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消耗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义务等同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也承受了一定的运载压力,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此观点,理论和实践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分歧主要出现在企业究竟要承担哪些类型的社会责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从图1中引申出来。既然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就可以把社会责任理解为一种回馈,回馈的对象就应该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的对象。我们用企业利益相关者这个名词来定义这些人群,一般来说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顾客,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提供者——供应商,为企业投资的人——股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员工,为企业提供支持的机构——政府,企业周边地区——社区等等。

归纳来看,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表现在四个方面:

1.1 经济责任 主要指的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报酬、为社会提供财税。这是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营利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2 法律责任 主要是指遵守国家、地区和行业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责任。这一点与企业类型的社会组织无本质区别。

1.3 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是无法用经济或法律来衡量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来自

道德约束,通俗地说就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企业。有关伦理的概念在下文中阐述。 1.4 自愿责任 自愿责任超出了上述三个层次的范畴。它不再受任何力量的约束,这种形式的社会责任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的自愿行为和社会期许。 2 何谓商业伦理

要解释商业伦理的概念,就要首先弄明白什么是伦理。伦理从本质上就是表达的一种道德关系。伦理具有两个特征:

2.1 伦理是处理关系的准则 伦理处理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社会系统中众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伦理清楚的为社会构成要素指明了各种行为规则,告诉其约束的对象“什么是应该的”、以及“什么是不应该的”。伦理中的这种标准有一定的相对性,那就是它们只在其产生和形成的“域”中其作用,一旦超出了这个“域”,伦理可能就变成了谬论。

2.2 伦理是内化于心的准则 虽然伦理的上述约束作用“显而易见”,但伦理能不能起作用不是取决于多少人知道伦理规则,而是多少人接受伦理规则。“明知故犯”是一种典型的对伦理置之不理的行为表现之一。伦理力量来自于教化,伦理作用根本为内化于心。

商业伦理,比伦理更为具体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的是用来约束企业商业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是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对于品德高尚企业的一种要求,用来指导企业如何与其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处理关系。就主体而言,商业伦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由于企业是一个不明确的责任主体,所以一般来说,商业伦理主要是指企业高层领导的伦理道德及其塑造的企业伦理观念。企业高层领导作为组织文化的创造者,自然要对企业的伦理价值观负责。 3 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力来源

如前文所述,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层次,与约束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各个层次的社会责任是否履行、企业履行的效果如何所受到的约束力是有差异的。 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主要受到来自于法律的约束。责任,就意味着一种义务。企业的最低层次的义务表现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的企业没有存在的可能。不仅如何,企业还必须按照国家和企业的规定支付员工工资、提供合理报酬,并从盈余中缴纳税收,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此外,企业还要像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不能为了履行经济责任而肆意妄为,犯法的事情是决定允许的。上述两个层次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社会系统营利性组织存在的最基本的要求,一旦违反,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不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是短命的。

第三层次的社会责任——伦理责任主要受到伦理规范的约束。也就是说,伦理责任约束的范畴超出了法律的界限。这个层次的社会责任如果不履行也不违法,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就像人们对于人的评价一样,对于不履行伦理责任的公司,人们充其量给其贴上一个“品德不高尚”的标签。伦理责任更多地是由企业高管的道德、企业高管对商业规则熟悉等方面决定的。可以举一个例子,如对于一个生产食品的企业,明知某种成分对人体没有好处,但为了保鲜、“味美”等原因,在没有法律明文限量的情况下,加大多的剂量是合理的呢?这正是体现企业伦理道德水平的关键。

第四层次的社会责任——自愿责任超出了伦理约束的范畴。所谓自愿,就是是否行为完全由自己确定,法律上没有要求,伦理中也没有规范。我们把这种约束力称为“超道德约束”。严格来说,企业的自愿责任已经不是一种义务的表现,而且一种主动的行为。举例来说,如汶川、玉树、舟曲等地发生地震或泥石流灾害后,很多企业慷慨捐助。这种无偿的捐助行为就是一种自愿责任。与其说是为

了满足社会期望,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奉献。 4 商业伦理视角下的社会责任

究竟企业应该承担到什么层次的责任,理论和实践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组织,而不是公共机构,二者存在的目的就有本质的区别,为何要让企业承担其范畴以外的责任。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企业既然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其索取和奉献应该是对等的,不能把自己从广泛的社会责任期许中脱离出来。

从上文中社会责任约束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法律的底线最低,道德的底线其次,超道德的要求最高。本文认为,作为企业组织,至少应不遗余力的承担起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来,这是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众多社会群体的期待,也是满足商业伦理要求的。至于伦理之外的约束,应该留给企业一定的空间。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整个社会的慈善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要求企业在每一次灾难面前都捐的底掉,这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的现实。但是对于大灾大难中一毛不拔的企业,或许可被认为少了一些热心,也是不符合社会期许的。因此,对于自愿责任承担的程度,我们的忠告是,量力而行。 5 结语

本文明确了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的概念,并分析了社会责任的约束力来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商业伦理视角下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希望本文观点对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薛彬.商业伦理视角下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制与社会,2009(6).

[2]屈晓婷,李效东.经济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

[3]石小玲.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探讨,现代商业,2010(26). [4]王兴.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分析,法制与社会,2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