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2014—2015学年)讨论试行稿(草案) 2013、9、12 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 1、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②乱收费、向学生推销各种复习资料以谋取私利;⑶ 搞有偿家教,从事第二职业;④学校安排任务不接受,或拈轻怕重,或找借口推脱,有上述行为每项每次扣1--2分。①不服从工作安排,组织纪律差;②有违法、违纪等现象对教A1育造成恶劣影响的。有上述行为之一者扣4分,直接定为政教处、德 师德(5不称职。 总务处会5分) 2、上课赶学生出教室,随便停学生的课,随便让家长同年级组 分 到校造成不良影响;向家长索要财物;言行作风差;打架 骂人、辱骂讽刺家长,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凡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劳动)、上级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表现不积极、有上述行为每项扣2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演讲比赛等师德活动每次计0.3分,一等奖记0.5分,此项总分不超过1分 1、每位教师按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包括校内培训。档案齐全(个人学习计划、总结、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交流汇报材料、结业证书等)记5分,应有材料缺一项扣1分。参加各类培训每缺勤一次扣0.2分 2、完成教师远程研修任务级记1.5分,评为优秀学员的加0.5分。 教导处 继续教育3、45岁以下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每周发表一篇博文。政教处 (10分) 45岁以上教师建一个网络学习文件夹,每周至少阅读并收办公室 藏一篇与你教育教学有关的文章。2分 4、读书工程计1分,根据读书富脑工程要求,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体会并交流0.5分。每年订阅一份与本学科或从事工作相近的报刊杂志计0.5分。缺一项扣0.5分。 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到计划、人员、过程、效A2果四落实,分期中、期末两次集中考核、平时不定期抽查能教导处、课程开发上课情况。计划1分,过程1分,效果2分 20政教处、4分 学生社团活动2分。 分 办公室 语文教师承担写字课程,数学老师承担七巧板课程。 1、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教育)案例、校内交流材料、承担市县校级课题的研究材料、进行综合实践教导处、和研究性学习、承担公开课情况等没有证书,但能说明自政教处 己教育创新有关材料,分类整理,提供给学校,学校根据 材料的多少和质量,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评议排序,在创新成果 1—0.8之间均匀得分。 (一)2 凡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评比活动,但没分 有达到“创新2”中加分要求的教师,在推行本校教学模 式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创新1”得分本年级组列前。 2、学期末进行学生综合评教,由教导处、政教处制订检 查标准,根据评教结果在1—0.8之间均匀得分。 评价方法 根据处、室、组平时记录。在学期末一次性确认。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得出,在5-3.5分等差递减。如有严重违规行为由校长办公会议直接判定该教师为0分。 根据处、室平时记录。在学期末一次性确认 根据处、室平时记录,做好过程性检查,期末组织全校展评 在学期末一次性确认
“创新2”部分所写论文或发表的学术文章应与本人任教科目一致,与本人承担任务一致,否则不予加分 以上四项由教导处每周统计一次,并公布,学期末汇总并进行二次赋分(会议组织者提供会议记录)。 各年级主任制订细则,在学期末由年级主任组织、分管校长协助测评。 创新成果(二)2分 1、论文及专业奖(见附)。 2、凡获得团体业务奖的小组(例:先进教研组、先进年级组先进学科组等)小组负责人按同级优质课加分,小组成员折半加分。 教师考勤(7分) 勤 14分 1、每学期教师公共假期2天。超过2天,学期内请假一节扣0.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2分,旷课一节扣0.3分,教师考勤登记表漏登一次扣0.1分。代替签名每次扣0.5分。 教导处 2、每天按8节课算。 办公室 3、大病、加班等特殊情况由校委会讨论决定. 4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议,实行到点点名制度,迟到一次扣0.2分,缺席一次扣0.3分。 5、全学期全勤加1分 年级主任根据各年级考核要求(主要从办公纪律、值班跟班、边缘生、弱科生辅导转化)对本年级教师在7—3.5范围内均匀赋分。 学校行政人员及其他人员有办公室组织民主测评,在7-3.5分范围内均匀赋分。 年级管理7分 年级组 办公室 1、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实验计划总结等,由教导处制订检查标准,符合标准记0.5分,缺项记0分,(按照0.5、0.4、0.3分分类计分)。 计划、总2、班主任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环保计划,班主结(2分) 任工作总结、安全工作总结、环保总结等,由政教处制订 检查标准,符合标准,按时完成记1分,缺项记0分, (按 照1、0.8、0.6分分类计分) 3、学校各处室计划、总结有办公室收交计分。 1、包括业务学习笔记、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记录、听 课记录等,由教导处制订检查标准,符合标准记0.5分, 缺项记0分,其他情况酌情记分 2、包括学习笔记、班主任工作记录,家访记录、主题班 会,后进生教育,心理咨询及其他临时资料,认真参加学绩 笔记与记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缺一次扣0.1分,认真撰写教学札记,66录(3分) 每学期15篇5000字以上,每少一篇扣0.1分。积极撰写分 教育案例,按时完成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按时完成每次扣0.1分。符合标准记1分,缺项记0分,其他情况酌情记分 3、学校行政人员学习笔记、工作日志有办公室赋分。 教导处、政教处 办公室 教导处、政教处 计划在学期初一次性检查 总结在学期末一次性检查 在学期末一次性检查
采取定期集中凡符合作业与备课的规定数记3.2分,每少一次扣0.1检查与不定期作业(4分。由教导处会同年级组采取定期集中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抽查相结合的教导处会分)与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集中检查时吸收部分骨干教师参方式进行评估,同年级组 课(4分) 加。学期末根据展评打分在3.2-4分之间进行记分,。 集中检查时可 吸收部分骨干教师参加 1、课堂教学由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分别按照3分、由分管副校长、2分、1分的分值对任课教师进行听课排序,按2:2:1的教导主任、年级人数比例分别记100%分、90%分、80%分,三处得分之和即教导处、主任、兼课干课堂教学为该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得分。 年级组、部、教研组长、(7分) 2、凡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教研组 学科主任分别(展示课、观摩课、公开课、电教课等),但没有达到“创对所属人员听新2”中加分要求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本组列前。 课排序。 1、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德育,课下管理学生行为,做学生的导师,对违规违纪行为及时制止。积极承担帮助学困生和差生转化工作,并做好帮扶记录。 2、任课教师要关心学生安全,每天上课前要检查学生1、2、3项、由到校情况,做好记录,如有学生缺勤要向班主任汇报,不政教处根据班做记录者每次扣0.1分。 由政教级课堂情况记3、如班主任不重视学校工作,学校处室指出后仍不能处、总务录统计、班级工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次在班主任附加分中扣扣0.1德育管理处、班主作情况记录统分。 成绩(5任、年级计,由班主任提4、任课教师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家长会和所在班级组分) 组或办公供活动记录扣织的活动。重大活动跟班教师不跟班或不协助班主任工作室 分。4项由活动的扣0.1分, 组织者或办公(5)不参加学校有关活动一次扣0.1分,组织不得力室提供活动记出现重大事故, 影响学校声誉的每人次扣0.1分。 录 6、班主任失职,所管班级出现重大事故,不加附加分。 5、附加分:根据班级量化成绩一二三等分别加1、0.8、0.6分。 学校视平时上级检查和学校评估完成情况记分,优秀记由教导处功能室管(具体办法政教处、1分, 良好记0.8分,一般0.6分,差记0分 。 理 见功能室管总务处、分管的教研组成绩优秀、良好、一般分别记1、0.8、教研组长理有关制度年级组 0.6分。 1分 执行) 1、考试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计算办法: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学业水平考试时分教导处、 数评价的科目,计算个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学年级组 科(备课组)捆绑、班级捆绑、年级捆绑四项指标每学期注:达到 期终考试各年级成绩的计算,以联考学校各年级的成绩为卷面总分在学年末一次 参照,具体办法如下: 的60%为性计算确认。寒 (1) 个人教学成绩 及格率,假进行一次中 个人成绩分别按在联考学校(含本校)平均分、及格达到卷面期评价。任教多 率、优秀率的位次得分: 总分的个班级的平均 平均分15分:第一名15分,倒第一10分,其他等85%为优计算得分。 差赋分。 秀,(一二 及格率5分:第一名5分,倒第一3.5分,其他等差年级教学成绩赋分。 90%)。 (40) 优秀率5分:第一名10分,倒第一3.5分,其他等差赋分。
绩 教学成绩(40) (2)备课组捆绑教学成绩(只计平均分) 捆绑5分:第一名:5分,倒第一3分,其他等差赋分。 (3)班级任课教师捆绑教学成绩(班级总平均分) 捆绑5分:第一名:5分,倒第一3分,其他等差赋分。 (4)年级捆绑教学成绩:(年级总平均分) 捆绑5分:第一名:5分,倒第一3分,其他等差赋分。 (1)、(2)、(3)(4)三项得分之和即为各任课教师教学成绩得分(不含抽测,最高成绩40分,最低27分) (5)在县抽考中名列乡镇综合前3名加3分,4-7名加2分(若多次则为平均值),8-10名加1分,最后4名-2分、-1.5分、-1分、-0.5分. 一线非考试科目任课教师教学成绩评定办法: 1、非考教师教学成绩根据评议位次计分,满分40分;上级要求必须参加的比赛满分40分(球类比赛、运动会、合唱比赛等),两项成绩各按照50%的权重计入最终得分。 2、学年无比赛的按教学成绩评议得分的2倍计算。 比赛依据县名次定,无法确定县名次的不计分(声乐、舞蹈、书法等)。比赛得分=20+10(5-乡镇位次)/4;若缺 n个单位公式变为:比赛得分=(20+0.6*n)+(10-0.6*n)(10-n-乡镇位次)/(5-n) 3、不任课或者没有考试成绩的的学校领导教学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在学校教师成绩的第六名起始计算,按照评议顺序每隔3人进行等差递减。 评议采用排序的方式进行.计算时按教师教学成绩的第二名到在岗教师的最后一名等差递减后作为教学成绩得分。 附:工作检查标准
1、计划检查。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实验计划等,由教导处政教处在学期初一次性检查,按时且填写齐全认真,记0.5分,每拖一天或每缺添一项扣0.1分,不交计划者记0分。
2、政治业务学习笔记、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记录、听课记录的检查。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每少100字,扣0.1分。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记录符合次数且填写齐全,每少一次或缺添一项扣主持人0.1分。听课记录每学期不少于20节(仅限本校听课、以年级、教导处听课考勤验证)。外出听课和电教课不少于10节。每少一次或缺添一项扣0.1分。由教导处政教处在学期末一次性检查符合标准记0.5分,缺项记0分。
3、作业与备课的检查。凡符合作业与备课的规定数记3.2分,每少一次扣0.1分。由教导处会同年级组采取定期集中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集中检查时吸收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学期末根据展评打分在3.2-4之间进行记分。 4、如遇特殊情况,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附:一 、关于各类附加分
(一)学术文章(文学作品除外)赋分
在全国统一刊号CN或市县内部刊号(济南教育、平阴教育)公开发表学术文章1500字以上的省级1分、市级0.7分、县级0.4分,大会交流(典型发言)省级1.5分、市级1分、县级0.5. 按每学期限2篇最高级别计分。 (二)论文赋分
1、省教研室论文: 一等奖赋1.5分 二等奖赋0.8分 三等奖赋0.4分 市教研室论文: 一等奖赋0.8分 二等奖0.4分
县区教研室论文: 一等奖赋0.4分 学校优秀教学反思赋0.2分 相应级别教科(所)室折半计分 (三)专业奖励赋分
1、省教研室优质课: 一等奖赋4分 二等奖赋3分 三等奖赋2分 市教研室优质课: 一等奖赋3分 二等奖赋2分 三等奖赋1分 县教研室优质课一等奖赋1分,二等奖赋0.5分 观摩课、示范课按优质课标准折半赋分
2、市教研室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评选、课件、综合活动、说课比赛(含市电教馆课件): 一等奖赋1分,二等奖赋0.5分; 县级一等奖赋0.5分;学校观摩课一等赋0.25分。 3、济南市学科带头人赋3分,县级赋1分;
济南市学科中心组成员赋2分,县级赋0.5分,镇级(学校)赋0.25分 4、市级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一等奖赋4分、二等奖赋3分、三等奖赋1分;
县级:一等奖赋2分、二等奖赋1分、三等奖赋0.5分;学校一等奖赋0.3分 、 二等奖赋0.2分。 5、优秀辅导教师奖(教师本人证书)
省级一、二等奖赋1分 市级一、二等奖赋0.5分 县级赋0.25分。 6、市科技创新大赛奖辅导奖赋1分、县级0.5分。
7、在上级各类检查中,因个人工作失误对学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酌情减1—5分。 二、 关于量化赋分的几点说明
(1)成立由相关领导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监督指导考核计算工作,为确保无误,合分分两个小组平行同时进行,教导处、办公室分别牵头一个小组,核对无误后,打印文本,有关人员签字存档计入个人成绩。 (2)处室组计算的考核中间结果(如:工作量、教学成绩等):有关处室组成立相应考核小组,计算过程
至少分2小组进行,核对无误后,打印文本,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计入个人成绩。
(3)学术文章、论文及专业奖励赋分:由考核领导小组,依据学校规定和实际情况赋分,核对无误后,打印文本,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计入个人成绩。
(4)优秀辅导教师奖赋分:由考核领导小组,参照比赛地点或组织单位级别依据学校规定及实际情况赋分。 (5)学术文章、论文及专业奖励时效性:发表的学术文章应及时到办公室登记,过期作废,一般登记时间为发表时间后一月内有效,特殊情况由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论文及专业奖励原则上考核期内有效,证书以颁发时间为准,特殊情况由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6)论文属多人合作的,每人得分等于总分除以合作人数。
(7)一稿多投,重复投只赋一次最高级别分。弄虚作假者扣减相应分数。 (8)社会团体、群众团体所评论文及专业奖励不予赋分。
(9)学术文章1.5分封顶、论文1.5分封顶,学术文章、论文及专业奖励总分最高3分封顶,级别最高省级封顶。
(10)代表学校完成难度较大的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且多数教师未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由考核领导小组评议适当加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