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测量常用的方法浅谈

来源:伴沃教育


工程测量常用的方法浅谈

一、方向线交会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

如图4-8所示,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中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定位桩拉上线绳,恢复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图4-9),在龙门板上标出墙、柱的中心线,可以将龙门板上相对应的方向点拉上白线绳,用以表示墙、柱的中心线。

图4-8 方向线交会图

1-柱中心线端点;2-柱基定位桩;3-厂房控制网

图4-9 龙门板定点法

1-龙门板;2-龙门桩;3-细线绳

二、距离交会法

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如图4-10所示,A、B为控制点,P为待测点。为了在实地测定P,先应按式(4-19)计算出a、b的长度。a、b之值也可以直接从图上量取。测设时分别以A、B为中心,a、b为半径,在场地上作弧线,两弧的交点即为P。

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图4-10 距离交会法

三、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经常要在地面上和空间设置一些给定高程的点。如图4-12所示,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

后视读数为a,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可按下式计算:

b=HA+a-HB(4-24)

图4-12 高程测设示意

所测出的高程通常用木桩固定下来,或将设计高程标志在墙上。即当前尺读数等于b时,沿尺底在桩测或墙上画线。当高程测设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木桩的顶面旋入螺钉作为测标,拧入或退出螺钉,可使测标顶端达到所要求的高程。

四、高程传递

1.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

当开挖较深的基槽或将高程引测到建筑物的上部,可用水准测量传递高程。图4-13是向低处传递高程的情形。作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B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之高程HB按下式计算:

HB=HA+a-(b-c)-d(4-25)

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如高程传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对(b-c)之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上例是由地面向低处引测高程点的情况,当需要由地面向高处传递高程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

图14-13 高程传递法

2.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

若开挖基槽不太深时,可设置垂直标板,将高程引测到标板上,然后用钢尺向下丈量垂直高度,将设计标高直接画在标板上,既方便施工,又易于检查。当需要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可根据柱、墙下部已知的标高点沿柱或墙边向上量取垂直高度,而将高程传递上去。

五、倾斜线的测设

在道路、排水沟渠、上下水道等工程施工时,往往要按一定的设计坡度(倾斜度)进行施工,这时需要在地面上测设倾斜线。如图4-14所示,A、B为地面上两点,要求沿AB测设一条倾斜线。设倾斜度为i,AB之间的距离为L,A点的高程为HA。为了测出倾斜线,首先应根据A、B之间的距离L及倾斜度i计算B点的高程HB。

HB=HA+i×L

图4-14 倾斜线测设

然后按前述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方法,将算出的HB值测定于B点。A、B之间的M1、M2、M3各点则可以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来测定。如果设计坡度比较平缓时,可以使用水准仪来设置倾斜线。方法是:将水准仪安置于B点,使一个脚螺旋在BA线上,另外两个脚螺旋之连线垂直于BA线,旋转在BA线上的那个脚螺旋,使立于A点的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B点的仪器高,此后在M1、M2、M3各点打入木桩,使立尺于各桩上时其尺上读数皆等于仪器高,这样就在地面上测出了一条倾斜线。对于坡度较大的倾斜线,则应采用经纬仪来测设。将仪器安置于B,纵转望远镜,对准A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的地方。其他步骤与水准仪的测法相同。

六、圆弧测量的方法 1、 R=LL/8F+0.5F,H=√RR-LL/4,已知Y尺寸,求X,

X=-H+√RR-YY, 2、 已知X,求Y,

Y=√RR-(X+H) (X+H) 3、 实例

AB=AC,BD=CD,这样的条件是AD垂直于BC,这种尺规做图方法在圆弧的测设中,对于测量员有很大帮助。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