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充分发挥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优势

来源:伴沃教育
怎样充分发挥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优势

语文教师当班主任有很多便利之处,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自然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可以借助作文与学生有更多心理上的理解和沟通。但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当班主任的优势呢?通过几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积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社会对学生的道德需求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成型的时期,对于其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本身他们也在探索着用一种怎样的人生哲学来服务自己的人生。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成员的需要,学生由于个人经历和周围狭小范围的限制,对此可能没有完整客观的理解。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明确这两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新风,是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个体成员的道德需求。“八荣八耻”既是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继承和提炼,也是对新时代提出的道德教育发展方向。而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这恰好是他们所不易把握或者不易理解的,因为一些功利的、狭隘的、短期的社会生存观念左右混淆了他们的视听。现在的青少年缺乏同情心、道德感和乐观勤奋奉献的精神,这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一项艰难的教育任务,因为好像要让他们拿书本和现实斗。其实不然,我们要知道学生自己也在探索,如果你的理论、你的教育是正确的,他们是乐于接受的。 二、积极吸收新知识,用新观念、新方法来教育学生

比如说,我们说要教育学生有道德感,学生就会认为道德并不能获得功利,那么你如何去让学生明白道德的价值呢?其实“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几千年前孔子就理解得相当透彻了,而“社会秩序”基本就是靠道德来维系。但你讲孔子,学生就会自然地反感:“又是孔子!”于是在学习《将进酒》后面评价曹操的练习时,我和学生谈了史实对曹操的评价。“曹操本姓夏侯,因为其父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才冒姓曹。作为宦官之后,门第不高,加上品行也不够端正,不能得到举荐的机会,于是靠的是他自己的奋斗和不择手段的活动。这使他一生都抛弃道德追求功利,甚至在他取得成功后,又以这种人生观把整个社会推向可怕的邪路。他公开以‘求贤不求仁孝’的态度来建设自己的政权,最终导致北方中原大乱300多年,因为大家都是取利舍义。甚至曹被晋代,也是他培养起来的一批野心家和阴谋家造成的局面,他怎么折磨汉献帝,怎么残酷地对付仇敌,最终都让司马昭如法炮制在自己后代身上。”站在政治层面上说,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但舍弃道德最终是后患无穷。因为舍弃道德只能够获得短期利益,对于长期利益来说却是相当沉重的损害。

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用新观念、新方法来教育学生,真切的教育学生会乐于接受的。 三、切入学生的现实世界,让学生带着兴趣自然地去学

对于鲁迅,学生其实大多数是不感冒的,很简单,总是在课文里看到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又不好理解。其实这个问题错在谁?鲁迅身上是有相当多的作为平凡人的闪光点,可是我们总是在讲解“作者作品”时讲他姓氏、名号、籍贯、生卒年、作品列表,一开始就把鲁迅抬到了一个学生靠不着的地方。鲁迅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学习生活、经济生活,而这些才是贴近学生理解的世界中具体的概念。只有切入学生的现实世界,学生才有可能投入学习、接受教育。

我们可以谈“鲁迅”的学历和收入,来教育学生自立自强。

王洁在《鲁迅是什么学历》中对鲁迅的学历做了充分的考证。鲁迅在私塾里度过青少年后,因家道中落,于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在这所维新派创办的军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专学校里前后只读了七个月就退学了,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级别基本也是差不多的,这是鲁迅平生得到的最完整也是最高的文凭的学校。其后,鲁迅由江南督练公派赴日留学,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个学校顶多相当于“大专”。而鲁迅在仙台只两年就退学

了,从此以后鲁迅基本上都是自学。就是这样一个只有中专“文凭”的大专肄业生,回国后却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几所大学的讲师,他靠的是什么?是对文学的爱好和刻苦的学习。

四、对作品的思想分析中融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伟大的作家为什么伟大?因为他们的作品里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甚至解放人类、奉献社会的无私大爱。而我们的课本中很多就是这些经典的作品。可是,我们的老师如果不懂得发掘这些内在的精髓,真是浪费了经典。

比如《逍遥游》,学生学了后很难理解。其实最后观点就三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是我们一般只是翻译了事。其实不妨结合实例来谈。20世纪,可以称为圣人的中国人就是周恩来,联合国秘书长的三句评判让天下人服膺:哪个首相一辈子只有一个夫人?哪个首相在国外银行没有私人的储蓄?哪个首相获得了人民的长久爱戴?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关键是什么?忘了毁誉,忘了自己。全世界,可以代表20世纪的人物是谁?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不着毁誉、没有自己的人。凭什么这样说?爱因斯坦26岁就发现了相对论,他是这样看待自己成功的原因的:“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想想,人们为什么不会深入地花上几十年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不会给我们带来饭吃,不会给我们带来荣誉,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中国古代教育孩子读书,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总之,大部分文学作品总是承载着道德教育的,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优势,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